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学心理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四项测查病人可得0~8分,分数愈高者表示病人暗示性愈强,被催眠的可能性就愈大。    
2。治疗时,房内光线要雅淡,要静,室温适中。让病人坐在舒适的沙发上。先调整呼吸,使它平静有规则,进而使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治疗者在旁实施催眠时一般采用直接或间接两种方法。直接法是凭着治疗者的威信,用简短、明确、权威性的言语或轻柔的抚摸头部即使病人进入催眠状态。间接法是借助“催眠药”如对面墙上发亮的灯光,或单调深沉的“拍节器”。一般催眠治疗多采用间接法。令病人凝视或倾听催眠物,同时治疗者给予言语暗示,用单调、低沉、肯定、柔和的言语反复暗示,病人愈来愈疲倦、眼皮紧了、变重了、睁不开了……,随即暗示其上肢、下肢、全身都松弛无力了,病人随治疗者的暗示而进入催眠状态。    
催眠状态的深度一般分为三:轻度、中度和深度。    
轻度催眠状态:病人闭眼、躯体肌肉处于松弛状态,眼睑发僵,思维活动减少,不能按治疗者的暗示行动,如睁眼,只能扬动眉毛,有时出现自动活动,事后病人诉说他未睡着,周围一切都听到,都知道,就是不能也不想睁眼,只感觉全身沉重、舒适。    
中度催眠状态:病人瞌睡加深,皮肤感觉迟钝,痛阈值提高,顺从。事后病人说他开始突然睡着了,后来又醒了,问他:治疗者跟他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病人只能记起催眠初期治疗者的言语和行动。    
深度催眠状态:病人的感觉明显减退,对针刺不起反应,事后完全不能记忆起他在催眠中的言行,而实际上病人完全按照治疗者的指示回答和行动,故又称梦行。    
3。本疗法的适应症主要是神经症和某些心身疾病:如癔症性遗忘症,癔症性失音或瘫痪、恐怖症、夜尿症、慢性哮喘、痉挛性结肠、痉挛性斜颈、口吃等。消除某些心身障碍和顽固性不良习惯效果更好。一般采用轻度催眠用来消除各种症状,在催眠下直接向病人进行言语暗示,肯定其有关症状在醒来后必将消失。催眠加深时可进行催眠分析,病人较易地将被压抑而遗忘的精神创伤说出来而找出其致病的心理因素,也可进行催眠麻醉顺利地进行外科手术。此外,还可利用此疗法进行集体催眠,治疗酒精中毒症或麻醉药成瘾者。    
4。治疗初期,每周进行2~3次,以后每周1次,一般不超过10次,每次治疗结束时,用言语暗示病人继续睡下去,后转入自然睡眠。或告诉病人,听到计数10倒数至1后即可醒来,或让病人重复治疗者的计数,告诉他数到5时即可醒来一直数到1为止。解除催眠状态不宜过于急促,最好慢慢地让病人醒来。    
5。据有经验的催眠治疗家统计,人群中能进入催眠状态的约占70~90%,仅有25%的能达到深度催眠。在有经验的治疗者指导下轻度的催眠或觉醒状态下暗示常能收到较好的疗效。由于此疗法的实施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选择病人要严格,一般须由受过训练的精神科或其他临床医生和心理学家担任。    
(何慕陶 李心天)    
校对时间:00…09…19 11:07:1020 Mar 2001 21:17:16 +0800 陈卫                 (作者:何慕陶 李心天)                                 
                  第二十一章 临床心理咨询
        
第二十一章 临床心理咨询    
第一节 概述    
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是来访者(即要求进行心理咨询的人)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者之间,就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进行共同分析、研究和讨论,把整理出来的问题进行分类、定性、找出问题的症结,经过心理咨询者的启发和指导,共同协商,找出摆脱困境和情绪危象的办法,以克服情绪障碍,恢复与社会环境的协调适应,维护心身健康,使之生活幸福美满。    
自古以来,人类当面临灾害、疾病及厄运时,往往寻卦问卜、算命、看相、祷告、求签,以求获得精神寄托、安定精绪,从“未来”获得补偿和希望,或者做好承受更大精神压力思想准备,以求乐天安命。以上这些迷信形式的种种做法,实际上已有心理咨询的原始形式。    
在文化科学知识发达的今天,形形色色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系的文明病愈来愈多,而这类文明病,单用传统的生物学治疗手段常是无济于事的,必须着眼于社会、心理因素,采用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新模式指导下的多层次治疗手段,才能使预防和治疗有效。这就是当今为什么愈来愈多的人寻求心理咨询的道理。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人类在低一级的欲望满足后,就会有更高一级欲望的出现。当今文明社会,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物质享受和物质文明,但人们并不会因此满足,心理上反而有越来越大的压力和烦恼,为此,人们更加渴求心理健康,迫切需要心理咨询。    
与心理咨询有关的诸多学科的出现和发展,也为心理咨询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指导其实践。医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为医学、医学社会学和联络会诊精神病学的发展,推动了咨询心理学的发展,使其成为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发达国家,心理咨询专业发展很快。以美国为例。40年代后期建立咨询心理学专业,会员越来越多,目前已超过3 ,000人。在社会上,设有众多的心理咨询门诊部或诊所,心理咨询已成为文明社会的必需内容。    
在美国,心理咨询的范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学校咨询:西方各大、中、小学校一般都有专职的心理学工作者,他们 的任务是解决师生的心理学问题:如新生到校后不适应的问题,学生在学校遇到学习或其它困难的问题,报考学校或选择专业的问题,师生关系或同学关系问题,参加何种业余活动或俱乐问题。    
2。选择职业的咨询:在西方国家职业选择是个大问题。一方面资本家或雇主对雇用人员有种种要求,包括具备某种心理品质在内,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录用条件;另一方面待业者也想知道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和实现理想职业自身所应具备的心理条件、专业知识和体形仪表等。    
3。婚姻和性问题的咨询:由于美国离婚率高,几乎达到结婚率的一半。性功能障碍的比例也较大,在“正常”夫妇中女方为48%、男方36%具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性功能障碍。要求婚前、婚后保持夫妇生活和谐的咨询较多。    
4。医院和医疗中的咨询:医院中的心理咨询工作十分繁重,因为在临床医疗、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三者之间划分严格界限是比较困难的。门诊医疗工作包含很多心理咨询工作,很难将它们分开,而心理咨询工作实际上已成为门诊诊疗工作中的一个组成方面。    
我国从1979年起,就有医学心理工作者开始心理咨询的探索。此后,在全国一些大城市的医院内陆续开展了心理咨询工作,并得到社会的欢迎。医院外的心理咨询也得到发展。    
本章重点论述医学心理范畴内的心理咨询问题,主要在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的门诊进行,来访者既有病人也有健康人,他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其职业、文化水平、社会经历、性格特点、人生观和信仰各不相同。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常是各式各样的,来要求心理咨询时,又多是怀着各种复杂的心情和苦恼,这就对心理咨询工作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否则,不仅心理咨询的效果不好,而且还会败坏心理咨询的声誉。一般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者应具备如下条件:    
1。高年资临床医师、临床心理学家、医学心理学家、社会服务工作者。    
2。心理素质好、热情,善于与人交流思想和感情;乐观、开朗,具有一定的情绪感染性;真诚、坦率、容易取得来访者的信任。    
3。具有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并有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知识基础。    
4。有较为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特别是人文科学知识,上自天文地理,下至三教九流,都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有助于和来自不同行业的来访者建立联系和对话。    
5。社会阅历较为深刻,能理解他人的悲欢离合、辛酸与痛苦。    
6。有较高的伦理道德标准,尊重他人,文明礼貌、讲究信用,为来访者保守秘密。并能始终与来访者保持各自的角色身份和界线,不坠入暖昧情网。    
校对时间:00…09…19 13:18:592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