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涅槃愚系就第五地所断之惑障而言;现观察行流转愚及相多现行愚系就第六地所断之惑障而言;细相现行愚及纯作意求无相愚系就第七地所断之惑障而言;于无相作功用愚及于相自在愚系就第八地所断之惑障而言;于无量所说法无量名句字后后慧辩陀罗尼自在愚及辩才自在愚系就第九地所断之惑障而言;大神通愚及悟入微细秘密愚系就第十地所断之惑障而言;于一切所知境极微细著愚及极微细碍愚系就第十地满心金刚喻定现在前之际所断之惑障而言。见《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
【二十二无减】如来四智相应心品,定有二十二法,称为二十二无减。即作意、触、受、想、思、欲、胜解、念、定、慧、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及心王。换句话说,二十二无减为心所有法的五遍行、五别境、十一善心所,及执持二十一心所的无垢识,此二十二法为纯善无染之法。见《成唯识论》卷十。
【二十八天名称】三界二十八天,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欲界六天的名称为:四天王天、仞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天的名称为:初禅天三天,为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天三天,为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天三天,为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天九天,为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无想天。无色界四天的名称为:为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二十五谛】这是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之一、数论派的哲学。此派将宇宙万有分为神我(即精神原理)与自性(即物质原理)二元,而将世界转变的过程分为二十五种,以其为真实之理,故称二十五谛。此即从自性生‘觉’(又称‘大’,乃存在体内觉知之机关,即决智);自‘觉’复生自我意识(我执)之我慢;复于我慢生出地、水、火、风、空等五大。以上八者为万物衍生的根本,故称根本自性。又自五大生色、声、香、味、触等五唯,眼、耳、鼻、舌、身(皮)等五知根,语、手、足、生殖器、排泄器等五作根,以及心根(以上十六者乃从他物所生,故称十六变异)。如此,从未显现之自性中,能显出觉、我慢等二十三种,加上自性与神我二者,是为二十五谛。古代印度六派哲学,是唯识家破斥的对象。
【二十四种不相应行】唯识宗立五位百法,不相应行法为五位法的第四位。是以色、心心所分位,立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即: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事、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等。见百法明门论。及不相应行分释。
【二十唯识论】参阅‘唯识二十论’条。
【二十唯识论疏】参阅‘唯识二十论述记’。
【二十种随烦恼】随烦恼心所,是唯识宗五位百法中的六位心所之一。此又名随惑,是随根本烦恼而生起的烦恼。随有三义,一者自类俱起,二者遍不善性,三者遍诸染心。随烦恼心所二十个,分为小随、中随、大随三种。小随烦恼十个、中烦恼二个、大随烦恼八个。小、中、大的分别,以三义俱备者名大随,兼具二义者(自类俱起、遍不善性)名中随。于不善心中各别而起者称小随。小随烦恼计有十种,曰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其发生作用面最小,而行相粗猛,于不善心中,各别生起。中随烦恼有二种,曰无惭、无愧,其发生之作用范围较小随烦恼为宽,具有自类俱起,遍不善心二义,故曰中随。此二者,对自己所犯的过恶不感到羞耻,是其共同点;而惭者‘轻拒贤善’,愧者‘崇重暴恶’,是其相异点。大随烦恼有八种,曰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其发生作用范围最广,具有自类俱起,遍不善性,遍诸染心三义,故曰大随烦恼。见《百法明门论》。
【二十种烦恼现行】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载,即指:一、随所欲缠现行,指在家之人未离诸欲,而于所欲之境,起种种缠缚之业,相续不舍。二、不随所欲缠现行,指出家之人不随世间欲乐之境,而生厌离之心,相续不舍。三、无所了知现行,指住恶说法之人,于善恶法,不生分别,于一切境界无所了知,此痴惑之心,相续不舍。四、有所了知现行,指住善说法之人,于一切法而生分别,令向善法,而舍恶法,此了知之心,相续不舍。五、粗烦恼现行,指贪、嗔、痴诸烦恼,各有增上粗重,或于顺境贪惑粗重,或于逆境嗔惑粗重,各起不同。六、等烦恼现行,指贪、嗔、痴等诸烦恼惑,一齐现起,无轻重分别。七、微烦恼现行,指修行求离欲界之人,虽未证果,而于三界烦恼,微细轻薄。八、内门烦恼现行,指修行求离欲界之人,虽不著于色等外尘之境,而内心所起习气,相续不舍。九、外门烦恼现行,指未离欲界之人,随缘色等外尘诸欲境界,而起种种烦恼,相续不舍。十、失念烦恼现行,指见圣道得果之人,忽遇余缘,闻不正法,习气发现而失正念。十一、猛利烦恼现行,指未得道果之人,勤加精进,起不正作意,发勇猛心,相续不舍。十二、分别所起烦恼现行,指人不信正法,于诸邪见而起分别,妄生种种执著,相续不舍。十三、任运所起烦恼现行,指人起懈怠心,不求正行,而于五欲(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之境,自然而起诸惑,相续不舍。十四、寻思烦恼现行,指人于禅定观法,常自思念觉察,妄起分别,相续不舍。十五、不自在烦恼现行,指人睡眠,梦境散乱,意识所缘,相续不舍。十六、自在烦恼现行,指人醒时所起邪慧之念,遍缘诸境,相续不舍。十七、非所依位烦恼现行,指如幼少之人,于一切境,不知好恶,起诸放逸,相续不舍。十八、所依位烦恼现行,指修行根熟之人,依于正行之位,断诸烦恼,而能断之心,相续不舍。十九、可救疗烦恼现行,指人勤修道行,断生死惑业,如救疗众病,唯知生死之病而可救疗,不知乐著涅槃之心,相续不舍。二十、不可救疗烦恼现行,指人不能修诸正行,以救疗生死惑业众病,而诸烦恼相续不舍。
【二分家】唯识宗立识体四分,难陀论师主张心识二分说,以由识体生起认识作用的见分,和被认识的相分。另有安慧的一分说、陈那的三分说、护法的四分说。参阅‘识体四分’条。
【二世一重因果】大乘唯识宗,于十二有支立二世一重因果。即十二支中,前十支是因,后二支是果,这前十支的因,与后二支的果,定不同世,以造因时非即受果时。过去世的十因,感现在世的二果。但若将十因视为现在世,则二果就是未来世了。此这称为二世一重因果。
【二世间】即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世者,谓有为法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之迁流;间者,事事物物之间隔。总别为二,即:有情世间,五蕴假合而有情识,以为鬼、畜、人、天等之差别者。器世间,四大积聚而为山、河、大地、国土、家屋等,以容受有情者。有情世间为有情之正报,器世间为有情之依报。见《俱舍论》卷十。
【二地断障证真】十地中离垢地的菩萨,修十善业,远离欲垢,舍念清净,即断邪行障(谓身、口、意三者误犯禁戒),证最胜真如,此真如具无边之德,于一切法为最胜。参阅‘十地’条。
【二我见】人我、法我,称为二我;此二种妄见,称二我见。一切凡夫不悟人身乃五蕴假和合,强立主宰,计我为人,即执人有常一我体之恶见,称为人我见。;二乘之人,不了悟诸法之空性,计一切法各有体性。虽得人无我智,犹自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之法,于法取见,称为法我见。
【二我执】二我执,指的是俱生我执与分别我执。一、指于五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执为我,与身俱生,称为俱生我执。二、谓于计我法中,分别我能行善行恶等事而起执著,即依自己之分别力而生者,称为分别我执。
【二法相违】谓烦恼与涅槃二者相违。《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二载:一、烦恼,即指无明贪爱之惑,众生随顺烦恼,流转生死,故违涅槃之道。二、涅槃 nirvana,意译灭度。众生厌生死之苦,修习梵行,断诸烦恼,证大涅槃,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