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屋2002-0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其环境是写实(《上来透口气》)还是虚拟的预言式(《一九八四》),在其特定的条件下都是可信的。于是,这两个小人物的故事成了某种重大主题与思想的载体,比任何宏大结构和叙事都来得真实和有说服力。这让我想起劳伦斯论小说的一句话:“任何东西只要是在自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中,它就是真实的。”这是艺术的真实。奥威尔做到了。   
    你看《上来透口气》中那个胖乎乎的保险推销员保灵,看他那个乱哄哄的家,看他家所在的那个典型的生活区,看他周围的那些乌七八糟的新兴中产阶级的家伙们,这些人构成了——天啊,英国人的大多数!就连这么普通的保灵都无法忍受生命的重负了,都要像只海龟一样要浮上水面来透口气,可竟然发现无气可透!   
    你看《一九八四》中那个倒霉的温斯顿,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靠偷情来“透口气”,看他周围的人包括分居的妻子那副可憎的面孔,看他供职的“真理部”和邻居“和平部”、“仁爱部”和“富足部”的所作所为——“和平部负责战争,真理部负责造谣,仁爱部负责拷打,富足部制造饥饿”,看那些人多么心甘情愿地造谣说谎,靠监视别人以获得升迁,这些人构成了——天啊,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最终这样一个还有良心的人都心甘情愿地出卖并带着对偶像的热爱而死,这样的人类境遇还能残酷到什么程度?   
    按照伊瑟的“虚构行为”理论,一个作家的创作是对真实生活的选择,这种选择与想象结合,通过虚构成为新的真实,它是现实的像似结构。一部作品的主题是作家选择的总和。奥威尔进行了自己的选择,对自己的选择进行了虚构使之获得了新的真实并获得了自己的主题,由此成功地将政治写作变成了艺术。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否则任何有政治态度的“码字的”都可以轻易成功了。但他们没有。   
    不管人们以什么形式纪念奥威尔,人们都是在纪念自己的奥威尔,但对他最好的纪念是用心阅读他的作品,在不同的语境下体悟一种真正的“冬季良心”。我们这些俗人难得有这种良心,但至少能接近这种良心。受到这种良心的温暖或谴责,也是一种幸福。   
    在英国,我这样理解奥威尔。   
    注:本文是为译林出版社即出的《一九八四·上来透口气》(乔治·奥威尔著,孙仲旭译)所作的序。


 
道德的暧昧性
——徐志摩情爱剖析
? 艾 云
 
 
  西蒙·波芙娃与萨特不仅是以自己的存在主义理论和创作成果留存于世,其中更有他们那惊世骇俗的情感处理方式:放弃婚姻,不经结合的结合,却永不离弃,而又允许双方偶尔的风流韵事。他们订立的“君子协议”,的确是为了克服现代人面临的尴尬的无法克服的伦理学困境。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因为这个世界虽然仍有战争、流血和不义种种关于政治理念的事务要求人们为之花费精力;但是,在警报解除,人们从避难所、从壕堑、从硝烟中走出以后,走进缱绻而迷蒙的长夜,那关于身体和情感的棘手之事很快就会到来。波芙娃和萨特究竟解决得怎样呢?   
    萨特对波芙娃这样说:   
    “我们之间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但是,如果我们能同时体验一下其他意外的风流韵事,那也是件乐事。”
   她深有同感,当即表示同意。为什么不呢?这个男人的所想正是她所想。虽然这个时候她还在豆蔻年华,还不知等待她前方的命运纠葛到底有什么,但她知道那种永恒的许诺是不必做的,它会成为辉煌的囚禁。况且,她的内心冲撞之剧烈,是一点也不比男人差。   
     他们知道人总为那伦理学处境劳心烦神。肉身总是蠢蠢欲动,听凭它放任自流,人将在泥沼里滚得满身的污秽;而用神性自律的原则束缚固然好,却又因冻僵感而使从事创造生涯的人达不到因窥测神秘而可能达到的深度。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认为将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腾出手去干更重要的事业了。  
    起码后来萨特是觉得伦理学问题不再成为折磨他、令他伤脑筋的问题。他的语言为存在展开,这存在是个关于恶心、变形、荒诞、地狱的反讽剧目,是外部世界的冷眼打量,却不会在作品中将自己交付出去。萨特不为己虑而只为类忧。对于自己,有终生相伴的女友,又有许多别的女性成为他生活中的盐。他的生活是自己预先计划筹谋好的,他不为之喜也不为之忧。但是现在重新去看萨特的作品,却总觉没有以往所认为的那般重要和辉煌了。比如煌煌的巨著《存在与虚无》读来总显诘屈聱牙,那满纸的概念和术语,语感的失却连贯和断裂,意象过频的翻宕,飘思无定,让人读来满头雾水。倒是他并不太用心写出的《词语》一书,反倒有一种亲切素朴的动人。至于萨特剧本所描写的扭曲、恐惧的情绪紊乱与绝望固然也是带出了那时人们生存处境的实情,但在目前人们愈加想趋于平和安泰时,梦魇般的记忆是人们想遗忘的。因为那不美的场境人总想方设法躲开。在这个意义上,萨特完成的只是阶段性写作。   
    对波芙娃说来,同意订约,她对后来萨特与其他女人的关系也能做到理解和宽宥,但她在私心里总有些些的醋意与妒忌。也许女人向来就比男人受更多情感之事的干扰和折磨。她想要摆脱伦理学困境却始终不能完全彻底,总有许多的不快、委屈、感伤以及愤懑。这必然成为她的言说资源。在她的《女客》、《人总是要死的》、《第二性》以及长篇自传体著作中均有披露。她也曾写过《道德的暧昧性》一文,直接对自己的情感历程由感性进入理性把握。萨特没有她的困惑,他写关于历史言说的文字,而波芙娃则无法摆脱欲望化叙事的笼罩。而现在来看,一个女人陷入困境中的挣扎,伸出无助的手向上,渴望攀援出深渊,一种凄绝的姿态帮助了她。波芙娃经由自己的不堪,那难以承受的失眠、痛哭以及彻底绝望的写作,更具有个人的确切与真实。那体温性文字唤醒了人们的细节记忆;也因此,在历史的长河中,那看似虚弱的内心情愫,那些痛穴与伤痕则狠狠触及人的感应与肌肤,这也许便在不经意中达到永恒。   
    可能这正是两性之间在语言上的差异。比如男人更想给历史留下什么;女人则只想给自己留下什么。男人下笔时总想彪炳史书,有一种代天地立言的使命感;女人下笔时只觉那铅灰色重重堵在她的胸口,她要驱散这些。那欲哭无泪之时渴望让语言帮她度过难捱的长夜。
一、不要承诺的承诺
    相识初期的波芙娃和萨特当然爱得是如胶似漆。   
    但他们从开始认识到生命的结束,都是各自拥有自己的住房。住房是分开租,在相距不远的地方,每天或萨特来她这儿写作和讨论;或是她去萨特那儿看书和思考。他们也在一起,生命最旺盛的岁月几乎是夜夜疯狂地做爱。但他们从来是有两个不同空间可供自己支配。   
    他们相爱之深非他人可比。但是即使在相爱的初年,那偶尔的风流韵事在萨特的生活中也没有间断。可能不结婚的提议,正可以避免某种令两人尴尬和不快的事情。其实我们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背叛和他所具有的愧疚难当,只是说他是在伦理学范畴中无所适从。干脆不要这无所适从,不是彼此更从容和自在?男人先提出,是因为男人首先知道自己的秉质,他无法始终坚持对一个女人的爱,爱得专一就少了激情,少了激情就会在倦怠和烦躁中将这爱全否定了。不专一,反倒保持了创造的活力;那不枯竭不陈旧的心灵会使既有的爱日久弥新。男人不是道德论者,道德论者往往是迫于其他传统和权威的威慑,或者要树一个道德的楷模而无奈之中也就习惯了冷寂寒风中的孤伫。但在内心深处,男人只要是优秀的分子,怎能斩断那情缘之孽根?萨特比别的男人更坦率,波芙娃能理解这一切。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瞬间与永恒的关系。关于永恒的,就是他们俩无人可以比拟的思想灵魂的和谐一致以及肉身圆满的吸引。乃至于到晚年,别人采访他们俩,萨特谈到初识的波芙娃留给他的记忆仍是那么美,称她人很漂亮,但不怎么讲究穿戴。而瞬间的,基于他们认识的深刻和观念的超前,这将与道德的暧昧性相关联。人有时候总有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