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语疏证:解读论语 的权威力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复之,如初。晋人使谍于子木,(子木即建也。)请行而期焉。子木暴虐于其私邑,邑人诉之,郑人省之,得晋谍焉,遂杀子木。其子曰胜,在吴,子西欲召之。叶公曰:“吾闻,胜也诈而乱,无乃害乎?”子西曰:“吾闻胜也信而勇,不为不利,舍诸边境,使卫蕃焉。”叶公曰:“周仁之谓信,率义之谓勇。吾闻胜也好复言,而求死士,殆有私乎。复言,非信也;期死,非勇也。子必悔之。”弗从,召之,使处吴境,为白公。请伐郑,子西曰:“楚未节也,不然,吾不忘也。”他日又请,许之。未起师,晋人伐郑,楚救之,与之盟。胜怒曰:“郑人在此,雠不远矣。”胜自厉剑,子期之子平见之。曰:“王孙何自厉也?”曰:“胜以直闻,不告女,庸为直乎?将以杀尔父。”平以告子西,子西曰:“胜如卵;余翼而长之。楚国第,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胜闻之,曰:“令尹之狂也,得死乃非我。”子西不悛。吴人伐慎,白公败之,请以战备献,许之,遂作乱。秋七月,杀子西、子期于朝而劫惠王;子西以袂掩面而死。
  树达按:叶公称白公胜为乱,而子西则称胜为勇,乱非勇而与勇至相似故也。
  直而无礼则绞。
  《阳货篇》曰:子曰: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子路篇》曰: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树达按:本章言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而《阳货篇》则曰,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勇之弊同为乱,直之弊同为绞。然则二章义实同。特彼言不好学,举其因,此章言无礼,明其果,为异耳。此知不好学者正谓不学礼也。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学而篇》曰: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毛诗小雅序》曰:《伐木》,燕朋友故旧也。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
  《微子篇》曰: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
  《荀子宥坐篇》曰:孔子曰:吾有鄙也,去其故乡,事君而达,卒遇故人,曾无旧言,吾鄙之。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孝经》曰: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礼记祭义篇》曰: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曰:“夫子之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乐正子春曰:“善如尔之问也。吾闻诸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而弗敢忘孝也。今予忘孝之道,予是以有忧色也。”(《大戴礼曾子大孝篇》、《吕氏春秋孝行览》文略同。)
  《论衡四讳篇》曰:先祖全而生之,子孙亦当全而归之。曾子重慎,临绝效全,喜免毁伤之祸也。
  《礼记檀弓上篇》曰:子张病,召申祥而语之,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几乎!”


泰伯篇(2)


  树达按:此事与曾子正同。可见孔门弟子之于学,至死不息,大都皆尔,不惟曾子一人也。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新序杂事一篇》曰:楚共王有疾,召令尹曰:“常侍苏与我处,常忠我以道,正我以善。吾与处,不安也;不见,不思也。虽然,吾有得也。其功不细,必厚爵之。申侯伯与处,常纵恣吾。吾所乐者,劝吾为之;吾所好者,先吾服之。吾与处,欢乐之;不见,戚戚也。虽然,吾终无得也。其过不细,必亟遣之。”令尹曰:“诺。”明日,王薨。令尹即拜苏为卿,而逐申侯伯出之境。曾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言返其本性,共王之谓也。
  《史记滑稽东方朔传》曰: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怪之。居无何,朔果病死。《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之谓也。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礼记冠义篇》曰: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命。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
  又《表记篇》曰: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
  又《玉藻篇》曰: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尸,燕居告温温。
  《韩诗外传卷九》曰:传曰:孔子过康子,子张、子夏从,孔子入坐,二子相与论,终日不决。子夏辞气甚隘,颜色甚变。子张曰:“子亦闻夫子之议论邪?徐言 ,威仪翼翼,后言先默,得之推让。巍巍乎,荡荡乎,道有归矣。小人之论也,专意自是,言人之非,目扼腕,疾言喷喷,口沸目赤。一幸得胜,疾笑嗌嗌,威仪固陋,辞气鄙俗。是以君子贱之也。”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礼记乐记篇》曰: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
  《说苑修文篇》曰:曾子有疾,孟仪往问之。曾子曰:“鸟之将死,必有悲声;君子集大辟,必有顺辞。礼有三仪,知之乎?”对曰:“不识也。”曾子曰:“坐!吾语汝。君子修礼以立志,则贪欲之心不来;君子思礼以修身,则怠惰慢易之节不至;君子修礼以仁义,则忿争暴乱之辞远。若夫置樽俎,列笾豆,此有司之事也。君子虽勿能可也。”
  树达按:此与《论语》少异。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诗大雅板》曰: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伪尚书仲虺之诰》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荀子大略篇》曰:迷者不问路,溺者不问遂,亡人好独。《诗》曰:“我言维服,勿用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言博问也。
  《淮南子主术篇》曰:文王智而好问,故圣;武王勇而好问,故胜。
  《说苑建本篇》曰:夫问讯之士,日夜兴起,厉中益知,以分别理。是故处身则全,立身不殆。士苟欲深明博察以垂荣名,而不好问讯之道,则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躯也?
  又《说丛篇》曰:君子不羞学,不羞问。问讯者,知之本;念虑者,知之道也。此言贵因人知而加知之,不贵独自用其知而知之。
  《吕氏春秋观世篇》曰:譬之,若登山,登山者处已高矣,左右视,尚巍巍焉山在其上。贤者之所与处,有似于此。身已贤矣,行已高矣,左右视,尚尽贤于己。
  《韩非子说林上篇》曰: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寸而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有若无,实若虚。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篇》曰:良贾深藏如虚;君子有盛教如无。
  《老子》曰: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中论虚道篇》曰:人之为德,其犹虚器欤!器虚则物注,满则止焉。故君子常虚其心,士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众人之上,视彼犹贤,自视犹不足也,故人愿告之而不倦。《易》曰:“君子以虚受人。”《诗》曰:“彼姝者子,何以告之?”君子之于善道也,大则大识之,小则小识之。善无大小,咸在于心,然后举而行之。我之所有,既不可夺;而我之所无,又取于人。是以功常前人而人后之也。
  《淮南子缪称篇》曰:后稷广利天下,犹不自矜。禹无废功,无废财,自视犹觖如也。满如陷,实如虚,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