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语疏证:解读论语 的权威力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灵公篇》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礼记中庸篇》曰: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又《大学篇》曰: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矩之道。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树达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也。行忠恕之道,于才质沈潜者为易,而子贡则高明之才也;故孔子因其自言而姑抑之,亦欲激厉之,使其自勉云尔。孔子之答问也必因材;子贡有一言终身之问,而夫子以恕教之,亦可证此章之义矣。朱子谓“无加于人为仁,勿施于人为恕,恕则子贡能勉,仁则非所及”,似不免强生分别之病,殆未是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礼记杂记下篇》曰: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
  《韩诗外传卷一》曰:孔子曰:君子有三忧:弗知,可无忧与?知而不学,可无忧与?学而不行,可无忧与?
  《先进篇》曰:由也兼人。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逸周书谥法篇》曰:勤学好问曰文。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曰:郑伯赏入陈之功。三月甲寅朔,享子展,赐之先路三命之服,先八邑。赐子产次路再命之服,先六邑。子产辞邑。曰:“自上以下,隆杀以两,礼也。臣之位在四,且子展之功也,臣不敢及赏礼,请辞邑。”公固与之,乃受三邑。公孙挥曰:“子产其将知政矣,让不失礼。”
  又《襄公三十一年》曰:郑人游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乎?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吕氏春秋下贤篇》曰:子产相郑,往见壶丘、子林,与其弟子坐,必以年,是倚其相于门。
  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左传昭公十二年》曰:郑简公卒,将为葬除,及游氏之庙,将毁焉。子大叔使其除徒执用以立,而无庸毁。曰:“子产过女,而问何故不毁,乃曰:‘不忍庙也。诺。将毁矣。’”即如是,子产乃使辟之。司墓之室有当道者,毁之,则朝而;弗毁,则日中而。子大叔请毁之。曰:“无若诸侯之宾何?”子产曰:“诸侯之宾能来会吾丧,岂惮日中!无损于宾而民不害,何故不为?”遂弗毁,日中而葬。君子谓子产于是乎知礼,礼,无毁人以自成也。
  又《昭公二十年》曰: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其使民也义。”
  《左传襄公三十年》曰: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后汉书陈宠传注》引《新序》曰: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史记管晏列传》曰:晏平仲,莱之夷维人也。
  又《张耳陈余传》曰:余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交。张耳与赵王歇走入钜鹿城,王离围之。陈余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军钜鹿北。王离兵食多,急攻钜鹿。钜鹿城中食尽兵少,张耳数使人召前陈余。余自度兵少,不敌秦,不敢前。数月,张耳大怒,怨陈余。使张、陈泽往让陈余曰:“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安在其相为死?苟必信,胡不赴秦军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陈余曰:“吾度前终不能救赵,徒尽亡军。今必俱死,如以肉委饿虎,何益?”张、陈泽曰:“事己急,要以俱死立信。安知后虑?”余乃使五千人命张、陈泽先尝秦军,至皆没。项羽悉引兵渡河,赵王歇、张耳乃得出钜鹿。张耳与陈余相见,责陈余以不肯救赵。及问张、陈泽所在,陈余怒曰:“张、陈泽以必死责臣,臣使将五千人先尝秦军,皆没不出。”张耳不信,以为杀之,数问陈余。陈余曰:“不意君之望臣深也!岂以臣为重去将哉?”乃脱解印绶推予张耳,张耳遂收其兵。陈余独与麾下所善数百人之河上泽中渔猎,由此陈余、张耳遂有隙。汉元年,项羽立诸侯王,分赵,立张耳为常山王,以南皮旁三县封陈余,陈余愈益怒,因悉三县兵袭常山王张耳,张耳败走。汉二年,东击楚,使使告赵,欲与俱。陈余曰:“汉杀张耳乃从。”于是汉王求人类张耳者,斩之,持其头遗陈余,陈余乃遣兵助汉。汉之败于彭城西,陈余亦复觉张耳不死,即背汉。汉三年,韩信已定魏地,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余泜水上。太史公曰:张耳、陈余始居约时,相然信以死,岂顾问哉?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岂非以利哉?名誉虽高,宾客虽盛,所由殆与太伯、延陵季子异矣。
  《汉书萧育传》曰:育少与陈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始育与陈咸俱以公卿子显名,咸最先进,年十八,为左曹,二十余,御史中丞。时朱博尚为杜陵亭长,为咸、育所攀援,入王氏,后遂并历刺史郡守相。及为九卿,而博先至将军上卿,历位多于咸、育,遂至丞相。育与博后有隙,不能终,故世以交为难。
  《后汉书王丹传》曰:丹子有同门生丧亲,家在中山,白丹欲往奔慰,结侣将行,丹怒而挞之,令寄缣以祠焉。或问其故,丹曰;“交道之难,未易言也。世称管鲍,次则王贡,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故知全之者鲜矣。”时人服其言。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何如其知也?”
  《左传文公二年》曰:仲尼曰: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三不知也。杜注云:作虚器,谓居蔡山节藻也。
  《礼记明堂位篇》曰:山节藻,天子之庙饰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国语楚语下》曰:斗且曰:昔斗子文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左传文公六年》曰:季文子将聘于晋,使求遭丧之礼以行。其人曰:“将焉用之?”文子曰:“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杜注云:所谓文子三思。
  又《哀公二十七年》曰:中行文子告成子曰:“有自晋师告寅者,将为轻车千乘以厌齐师之门,则可尽也。”成子曰:“寡君命恒曰:无及寡,无畏众,虽过千乘,敢辟之乎?将以子之命告寡君。”文子曰:“吾乃今知所以亡。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杜注云:谋一事则当虑此三变,然后入而行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