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慧之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因斯坦毕生的心愿,就是要建立“统一场论”。因为真理必然是简单精确的,物理界发现宇宙中有四种基本力,而且互不隶属。它们是重力,电磁力,弱作用力,强作用力。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量子力学已经成功地将后三种力归纳成一种力。假如重力亦能有所归属,那就太美妙了,表示宇宙中的规律果真是信而有征的。
  不幸,爱因斯坦因重力找不到而失败了,量子力学也无法驯服重力,重力是什么?一种怪物,一个妖灵?它无所不在,却又不知所在!
  在我的理论中没有重力,重力只是宇宙中能量对粒子的作用力,是整体对个体的压力(所有的凝聚力都是这样产生的)。既然如此,哪里需要“统一场论”?更遑论“广义相对论”了。原本简单明了的宇宙,只因一个牛顿的苹果,百多年来搞得乌烟瘴气!
  在粒子层次中,能量结合力的积累为量变,结合力改变为分子力,则为质变。量变的结果使粒子不断地组合,有的消逝了,还原为能量;有的则成为一个稳定的、半衰期甚长的粒子。
  稳定的粒子继续作用,一种新的原子结构产生了,具有一定的性质是为原子力。(层次分类应视讨论的主题而定,如物质结构尚可分为分子、原子、核子等若干层次)。这种性质已经与粒子本身的结合力有所分别,仅以电子价性与其它原子结合,此即为物质。
  在物质层次,原子力的积累是量变,原子力改变为生命力,则为质变。量变的结果,原子、分子不断组合,成为各种物质。物质的组合需要能量,能量来自环境,也就是各种变化。但其变化是否能累积,则又与环境息息相关。
  当质变为生命力时,能量可贮积在物质结构中,有一种物质结构被称为有机物,是以碳氢化合物为基础,其分子键能灵活改变。于改变过程中,或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释放的能量能提供有机结构变化所需,藉此保证此一机构之继续存在。
  当外来能量不足时,此机构原来吸收的能量,可以释放出来加以运用。是以此机体所能吸收之能量,即相当于其存在的保障。而此种吸收能量,又能释放能量以供机体需求的过程,即为生存。
  由于能量具扩散的特性,这种有机结构必须有一独立的环境,否则能量容易流失。当此机构体在其外围形成隔绝的组织,以防止能量流失时,即成为一独立的生存体。此一机体在一定的坐标范围中,不断地利用能量,使其作用延续下去,是称生命。
  在物质层次中,能量变化严格遵守着热力学的能量扩散原则,是以能量作用促使物质趋向崩溃。生命力则刚刚相反,能量是作用的基础,作用力越大,在生存的前提下,生命力会越强盛。生命体的进化就是基于此一原理,用则发达,不用则退化。
  在生命层次中,生命力的积累为量变,生命力改变为感觉力,则为质变。量变的结果,生命体可以生存、生长、生殖。由简单的机体结构变为复杂的。由单细胞体逐渐量变成多细胞的生命,其中最有代表性者,即为细菌及植物。
  生命层次质变为感觉力,是因为生命体的适应机能。生命体中所有的有机结构随时因应能量的变化而变化,变化出来的结构如果没有作用,即难以保持其状况。相反地,当能量的刺激不断发生时,其相应的结构便不断加强,本体强化了,后代也能强化下去。这种强化的方式,在反复进行中,即为“累积过程”。
  累积过程也可以视为由低而高的另一种层次发展,最高层次的累积结构,便是DNA。在DNA的支配下,生命体有生命体本身的变化,同时也能藉由遗传分裂,将DNA传送给另一个独立的生命体。
  在本身的变化与遗传给另一生命体的过程中,一切变化交互进行。每一个体都在变化,而由每一个体到遗传的下一代,变化也继续进行。环境中的能量变化刺激与相应的结构不断地互动,其中生命机体接口变化的结果,即为感觉器官的产生,而在生命体内部则为组织、神经等的蜕化。这种变化因为受到DNA遗传的限制,对一个人的一生而言,似乎微不足道。实际上DNA也在改变,如果一个群体的DNA对环境的变化均难以适应,其结果是群体的灭绝。
  在感觉层次中,感觉力的积累为量变,感觉力改变为应变力,则为质变。量变的结果虽使感觉有各种变化,但其变化多为机械式的反应行为,每种变化适应于某一类型的环境。前一代累积的功能,下一代可以传承。所有的低等动物以及少数有感植物等,多属于此一层次。
  感觉根据利害选择生存的环境,生命得以在有利的条件下发展。生命越发达,组织分工就越复杂,感觉力也随着变化多端。当复杂的机械作用不可能再经由简单的遗传过程达成时,另一个质变即将到来。
  这种质变是一种应变力,属于辨识的过程。在感觉层次中,接收的感官直接连通反应中枢,故在感知外界刺激后,反应立即产生。应变力的产生改变了感官的分工,使感官得以“学习”环境的变化因素,故而进入学习层次。
  在学习层次中,应变力的积累为量变,应变力改变为认知力,则为质变。量变的结果,生命体得以在生存中学习,学习可以改变反应动作,增加生存的机会。然而这种学习的时机,多半是在生命体初生的阶段,所需要学习辨识的项目并不多。而且学会之后,其应变力终生不再改变。
  属于学习层次者,必然是动物,而且幼儿有一段短暂的哺育期。在此期间由于得到双亲的照料,生存的机会大增。此时亦为感官的适应期,为幼小生命学习的良机。
  学习层次是决定人、兽之别的分水岭,对鸟兽而言,学习只是学习,没有产生质变,就不可能有认知力,没有认知力就不可能上升到经验层次。不论是人是兽,不论学习了多少,也不论学的是什么,没有认知的学习只是生存的本能而已。
  对学习层次而言,其质变为认知力,有此始知能量变化的利害关系,始能在利害之间争取生存最大的利益。因此学习的结果更能适应环境,尤其是在变化不显著或是没有生存之虞的环境,学习即足资应付。
  在经验层次中,认知力的积累为量变,认知力改变为意志力,则为质变。量变的结果,由认知产生行为,行为具有动机及目的,由此产生策略及手段。本层次只有人类能够到达,也只有人类具有经验。(因讨论之主题是以人类为中心,对人类之部分经验而言,其它生物仅能视为学习。但若以生物学的立场,讨论生物特性,则可将若干高等生物,分配在经验层次中,是则,又应多假设本能等其它层次,务求能贯彻层次的结构。)
  当一种机体具备了记忆的能力,且能认知该记忆的利害关系,并以之作为行动之参考,此即为经验。对此经验体而言,利害认知与经验形成互为因果,利及害的认知分辨是决定经验的先决条件,同时,利害的认知也必然成为经验的一部分。
  然而,利与害要根据什么来决定呢?必然是根据感官的刺激。而感官接受刺激,往往只是很短暂的一段感觉。等这段感觉期过了,所得的经验很可能与另一段的利害关系不尽相同。
  经验层次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量变,即将每一部分的经验认知,根据刺激的利害关系,连接成为“经验串”。不论多长的经验串,都还只是一段一段的流程。很可能其中前后矛盾,甚至于经验本身并不真确,对经验体而言,都只得到含糊的感觉。
  经验是纯主观的经历与验证,每一个体以其主观认知为判断标准,结果又成为主观经验。在这种循环式的流程下,任何主观个体都不可能察觉其判断标准正确与否。
  经验是以个体为单位,没有任何一种经验能跨越两个经验体之间。然而随着感官功能的分工,动物能藉声带的振动而发出声音,两经验体便有了沟通的桥梁。
  代表相异事物的不同声音,令人产生不同的经验。用得越多,声音的变化也就越丰富。由此扩大了主观经验的范畴,能将经验微分得更精细,其它的感官也相对的更为发达。人类是演化过程中对声音变化认知最多的动物,多到能以声音的频率、强度、性质等,分别代表各种不同的经验认知。
  耳神经与发声的声带神经有部分交连,所以一听到声音,共振的结果,人的声带就会感到些微的刺激。这原是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