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Ray KURZWEIL; The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 MIT Press; 1990。
Ray KURZWEIL; The Age of Spiritual Machines: When puters Exceed Human Intelligence; Viking; 1999。
Ray KURZWEIL; Are We Spiritual Machines? Ray Kurzweil vs。 the Critics of Strong A。I。; Discovery Institute; 2002。
James MARTIN; After the Internet: Alien Intelligence; Capital Press; 2000。
Pamela McCORDUCK; Machines Who Think; Freeman; 1979。
Bill McKIBBEN; Enough: Staying Human in an Engineered Age; Timers Books; 2003。
Hans MORAVEC; Mind Children: The Future of Robot and Human Intelligen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Hans MORAVEC; Robot: Mere Machine to Transcendent Mi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Douglas MULHALL; Our Molecular Future: How Nanotechnology; Robotics; Gene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ll Transform Our World; Prometheus Books; 2002。
Gregory S。 PAUL; Earl D。 COX; Beyond Humanity CyberEvolution and Future Minds; Charles River Media; 1996。
Sidney PERKOWITZ; Digital People: From Bionic Humans to Androids; Joseph Henry Press; 2004。
Peter RUSSELL; The Global Brain Awakens: Our Next Evolutionary Leap; Element; 2000。
Jeffrey SATINOVER; The Quantum Brain: The Search for Freedom and the Next Generation of Man; Wiley; 2001。
Geoff SIMONS; Is Man a Robot; Wiley; 1986。
Gregory STOCK; Metaman: The Merging of Humans and Machines into a Global Superorganism; Simon & Schuster; 1993。
John TAYLOR; The Shape of Minds to e; Michael Joseph; 1971。
Kevin WARWICK; March of the Machines: Why the New Race of Robots will Rule the World; Century; 1997。
Kevin WARWICK; In the Mind of the Machine: The Breakthrough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row; 1998。
关于纳米技术的文献
William I。 ATKINSON; Nanocosm: Nanotechnology and the Big Changes ing from the Inconceivably Small; Ama; 2003。
B。 C。 CRANDALL et al。; Nan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Perspectives; MIT Press; 1992。
B。 C。 CRANDALL(ed。); Nanotechnology: Molecular Speculations on Global Abundance; MIT Press; 1996。
K。 Eric DREXLER; Engines of Creation: The ing Era of Nanotechnology; Anchor Press; Doubleday; 1986。
K。 Eric DREXLER et al。; Unbounding the Future: The Nanotechnology Revolution; Morrow; 1991。
K。 Eric DREXLER; Nanosystems: Molecula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and putation; Wiley Interscience; 1992。
Sandy FRITZ; Understanding Nanotechnology; Warner Books; 2002。
Michael GROSS; Travels to the Nanoworld: Miniature Machinery in Nature and Technology; Plenum Trade; 1999。
Markus KRUMMENACKER et al (eds。) Prospects in Nanotechnology: Toward Molecular Manufacturing; Wiley; 1995。
Wil McCARTHY; Hacking Matter: Levitating Chairs; Quantum Mirages; and the Infinite Weirdness of Programmable Atoms; Basic books; 2003。
Mark RATNER et al。 Nanotechnology: A Gentle Introduction to the Next Big Idea; Prentice Hall; 2003。
Ed REGIS; Nano: The Emerging Science of Nanotechnology; Remaking the World – Molecule by Molecule; Little; Brown; 1995。
Edward RIETMAN; Molecular Engineering of Nanosystems; Springer; 2001。
Gregory TIMP (ed。); Nanotechnology; Springer; 1999。
关于量子计算的文献
Amir D。 ACZEL; Entanglement: The Greatest Mystery in Physics; Four Walls Eight Windows; 2001。
Julian BROWN; The Quest for the Quantum puter; Touchstone; 2000。
Mika HIRVENSALO; Quantum puting; Springer; 2001。
Gerald J。 MILBURN; Schrodinger’s Machines; Freeman; 1997。
Gerald J。 MILBURN; The Feynman Processor: Quantum Entanglement and the puting Revolution; Perseus Books; 1998。
Michael A。 NIELSEN and Isaac L。 CHUANG; Quantum putat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后记
非常凑巧,我的书译成中文将在中国出版的时候,几乎同时我从美国移民到中国来做教授。
为什么我会选择到中国?
自1995年以来,我每年都来中国访问,使我亲眼目睹了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新的观念在非常迅速地产生,我认为它比美国更有活力、更充满生机,而美国人日益变得肥胖、自满和保守。我希望我的人工智能的研究工作,特别是人工大脑的研制在中国延续并有新的拓展。当前我组建了一个人工智能研究学习小组,试图用我在本书第二章节中提到的相关科学技术,协助我研制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大脑。如果这样的尝试能成功,中国将在该领域成为世界上当今技术的先驱并定将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将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我的观点看,中国在本世纪将成为在国际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民族。她有13亿人口(世界最多),在过去十年,
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大约10%,为世界上最快的国家。因此在新思想、新科学、新技术方面,她将逐步开始成为世界上的主导国家。美国的经济年增长率仅3%。在购买力方面即实际个人购买力和收入所得(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中国在2006年已经占美国国民产值的3/4(GNP)。因为中国年增长值为10%,相对美国,如上面我所提及的3%,你就可算出,中国不久将超过美国的GNP(至少在购买力方面,急速地赶上美国)。这样继续下去,中国必将回到她曾在历史上的辉煌地位。因此,我希望在退休以前能一直呆在中国(我有一位中国的妻子)。我喜欢在赢的一边。
在本书结束时,我特别要对两个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一个是我曾在美国的博士生—— 本书的译者胡静。第二个是我的中国妻子—— 雷国庆。如果没有他们两个人的工作,此书将可能仅限于英语的读者了。
编辑手记
我们知道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2亿年,是人类历史的50倍以上。在这2亿年的时间里,似乎它们并没有本质地进化成更高级、更智慧的一类生物,这也许就是它们灭绝的原因吧。那么,我们人类,首先能不能存在的比恐龙更久,如果能生存那么久,似乎没有任何迹象可以表明人类那时候会有本质的进化,以至于可以自由地翱翔于宇宙。
当我拿起这本书的时候,知道这决不是一本科幻小说。但当我读它的时候,却让我感到亦真亦幻的神奇和惊悚,让人看了就离不开目光。被誉为人工智能先驱者的德·加里斯教授,向我们预测的未来,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真实远远超出想象。与他描绘的几乎近在眼前的情景相比,那些科幻小说和电影都太缺乏想象力了。那些毕竟不是最前沿的科学家幻想出来的,局限性很大。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们用人的思维来考虑能力是我们的万亿个万亿倍的人工智能机器,就像一个蚊子来思考人类会怎么想怎么做一样是完全不现实的。
我本想劝说作者将第三章有关技术的部分挪到后面,担心这个章节技术性太强,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但是,我自己很快被这些神奇的技术迷住了,我越来越理解为什么德·加里斯会有这样夜不能寐的苦苦思索了。书中非常合理地推论了,人类真的会很快制造出这样无所不能的“可敬”或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