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信的佛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尼姑」一词,也是中国人的俗称,并不合乎佛制的要求,所谓尼姑,是指佛 
教的出家女性。                                                           
                                                                         
    本来,印度以尼(ni)音,代表女性,有尊贵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 
专用。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弥尼,大的叫比丘尼,意思是女沙弥及女比丘。 
                                                                         
    到了中国,每以未嫁的处女称为姑,故将佛教的沙弥尼及比丘尼称为尼姑,并 
没有侮辱的意思,所以在传灯录中,佛门大德尝以师姑称尼姑;但到明朝陶宗仪的 
辍耕录中,以尼姑列为三姑六婆之一,那就有轻贱的意思了。因此,晚近以来,尼 
众姊妹们很不愿意人家当面称她们为尼姑。
                                                                         
    根据梵文,尼即女音,加上姑字,即成女姑,以文训义,根本不通,女别于男 
,既有女姑,难道尚有男姑不成?如果一定要称为姑,那该有个比例:女道士称为 
道姑,打卦女称卦姑,女比丘当称为佛姑;同时,耶教的女修士,中国人也该称她 
们为耶姑,否则,就有厚此薄彼之嫌了。                                     
                                                                         
    「居士」一词,也非佛教的专有,在中国的礼记中就已有了「居士锦带」一语 
,那是指的为道为艺的处士,含有隐士的意义。                               
                                                                         
    在印度,居士也不是出于佛教所创,梵语称居士为「迦罗越」,不论信不信佛 
教,凡是居家之士,便可称为居士。                                         
                                                                         
    佛教对在家信徒尊称为居士的由来,大概是出源于维摩诘经,维摩诘共有四个 
尊称;方便品称为长者,文殊问疾品称为上人及大士,菩萨品等则称为居士。因据 
罗什、智者、玄奘等大师的解释,维摩诘是东方阿ㄔㄨ\佛国的一生补处菩萨,示
现在家相化度众生,所以用居士一词称在家的佛教徒,也含有尊为大菩萨的意味在
内了。
                                                                         
    可见,一个名副其实的居士,便该是一位大乘的菩萨,决不是带有灰色气氛的 
处士或隐士。                                                             
                                                                         
    然在长阿含经中,唯将四大阶级的第三阶级吠舍种称为居士,并将轮王的主藏 
(财货)大臣,称为居士宝,那末居士者,相当于商人、经理或者是实业家了。   

转载注:「阿ㄔㄨ\佛国」的「ㄔㄨ\」应为「门」内三个「人」

§禅师、律师、法师是甚么?                                               
                                                                         
    在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一三中,比丘分为经师、律师、论师、法师、禅师,一共 
五类。长于诵经的为经师,长于持律的为律师,长于论义的为论师,长于说法的为 
法师。长于修禅的为禅师。但在中国的佛教中,经师与论师,未能成为显著的类别 
,律师、法师及禅师,倒是风行了下来。                                     
                                                                         
    禅师,本来是指修禅的比丘,所以,三德指归卷一说:「修心静虑曰禅师」。 
但在中国,有两种用法,一是君王对于比丘的褒赏,比如陈宣帝大建元年,尊崇南 
岳慧思和尚为大禅师;又如唐中宗神龙二年,赐神秀和尚以大通禅师之□号。另一 
是后来的禅僧对于前辈称为禅师。到了后来,凡是禅门的比丘,只要略具名气,均 
被称为禅师了。                                                           
                                                                         
    律师,是指善解戒律的比丘,学戒、持戒,并且善于解释处理以及解答有关戒 
律中的各种问题者,才可称为律师,律师在佛教中的地位,相当于法律学者、法官 
、大法官,一般的比丘、比丘尼要求持戒不犯,未必通晓全部的律藏。所以,比丘 
如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律师,实在不简单。                                   
                                                                         
    法师,是指善于学法并也善于说法的人,这在一般的观念中,以为法师是指的 
比丘,其实不然,佛典中对于法师的运用,非常宽泛,并不限于僧人,比如法华经 
序品中说:「常修梵行,皆为法师」。三德指归卷一说:「精通经论曰法师」。因 
明大疏上说:「言法师者,行法之师也」。又有说以佛法自师并以佛法师人者称为 
法师。因此,在家的居士也有被称为法师的资格,甚至善于说法的畜类如野干(似 
狐而小),也对天帝自称为法师。基于这一理由,道教受了佛教的影响,也称善于 
符□的道士为法师;于晚近成立的理教,也受佛教的影响,把他们的教士称为法师 
,可见,法师一词,并不是佛教比丘的专用称谓了。                           
                                                                         
    根据佛制的要求,我以为:佛教的出家人对俗人自称,应一律用比丘(沙弥) 
或比丘尼(沙弥尼),或用沙门;在家信徒称出家人,一律用阿□梨(或称师父) 
,居士自称则一律用弟子,不愿者,即仅用姓名,有用学人自称者,但照经义,那 
是初二三果的圣者;出家人称出家人,长老则用长老,上座则用上座,平辈则互以 
尊者或亲切一些用某兄某师来称呼对方,佛世的比丘之间,均可称姓道名;比丘对 
于尼众可以称为姊妹,尼众自称长老上座,可比照比丘的用法,平辈则互以姊妹相
称;教外人称比丘及比丘尼,自可由其随俗。如果比丘而确有禅师、律师、法师的 
资格,当然可以接受教内外的名副其实的称呼,否则,像今天的佛教界,凡是僧尼 
,不论程度资质的高下,一律被称为法师,实在不合要求。                     
                                                                         
§罗汉、菩萨、佛陀是甚么?                                               
                                                                         
    是的,许多人对于罗汉、菩萨、佛陀的意义,不能明确的了解,甚至信佛多年 
的佛教徒们,也有捉摸不清之感。                                           
                                                                         
    佛教的法门,照北传系统的看法,有大乘与小乘之分,小乘是专修解脱道的, 
大乘是修菩萨道的。菩萨道是人天道及解脱道的相加,也就是说,解脱生死而仍不 
离生死,以便随类化度有缘的众生者,便是大乘的菩萨道。                     
                                                                         
    解脱道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简称罗汉,罗汉是小乘圣人,小乘的最高果位有 
两种:一是声闻圣者,由于听闻佛法,从佛的言教而修四谛法(苦、集、灭、道) 
及三十七菩提分而得解脱道的,那就是罗汉;一是生在无佛之世,自修十二因缘法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而自悟解脱道, 
自了生死的,那便称为缘觉或辟支迦佛。声闻与缘觉,同属于小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