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信的佛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缺少组织,僧人不限资格,对于政府也不提出明确的计画与恳切的要求。这个问题 
在泰国,早已不是问题,他们有一套非常优良的法令,僧人不服兵役,也不能利用 
僧人的身分来逃避兵役。在美国,耶和华见证派的基督徒,要求免除服兵役,教友 
派的基督徒,也反对服兵役,现在他们都已获得了兵役法的保护,而以军中牧师及 
有全国重要性的平民服务,来代替兵役。(世界书局出版的美国的宗教)         
                                                                         
§佛教是和平主义的宗教吗?                                               
                                                                         
    从佛教的本质上说,从佛教的史实上说,佛教确是世界各宗教中最最爱好和平 
的宗教。                                                                 
                                                                         
    佛教主张慈悲主义,能给予他人乃至一切众生之乐称为慈,能拔济他人乃至一 
切众生之苦称为悲,在慈悲主义的实践下,不会见到可镇可恨的人,只有见到可怜 
可悯的人。所以,在佛教徒的观念中,战争是最最残忍的事,宁可牺牲了自己的生 
命,贡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感化强暴,来赢取和平,也不愿以牙还牙以暴抑暴地从 
事战争。在佛教史上,佛教徒们常常遭受到异教或政治的迫害,除了从容殉教,从 
未有过暴力的反抗。比如佛陀时代,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受到舍卫国琉璃王的侵灭 
之时,当时迦毗罗卫的统治者是佛陀的堂弟摩诃男,是虔诚的佛教徒。以当时释迦 
族人的武功来说,不但可以抵抗一阵,根本可以打败琉璃王的,但他们不愿流了他 
人的血,他们没有抵抗,便把城门打开,向琉璃王投降了,但是,琉璃王并不因释 
迦族的投降而就赦免释迦族人的生命。在这情形之下,摩诃男便向琉璃王要求,让 
他潜到水底去,当他未出水面之前,任由释迦族人逃亡,待他出水之后,再把未及 
逃走的释迦族人集体屠杀。琉璃王答允了,但是,摩诃男潜入水底之后,再也不出 
来了,看看释迦族人都要逃光了,派人下水察看,发现摩诃男把头发系紧在水底的 
树根上,早已淹死了。为了所信的宗教,为了守持不杀生的和平主义,释迦族人宁 
可投降被杀;为了挽救族人的生命,摩诃男宁可自沉水底而壮烈地牺牲。终于也大 
大地感动了琉璃王,停止了他的屠杀计画(增一阿含卷二六等见品之二)。这则故 
事,很可以说明佛教是和平主义的宗教。                                     
                                                                         
    虽然,在佛经之中,也有说到以金刚怒目的精神,摧毁邪魔恶怪的势力,但那 
毕竟是属于精神界的修持工夫,而不是现象界的实力表现。                     
                                                                         
    不过,菩萨为了适应各类众生的根性及各种环境的需要,化现的姿态是可以活 
用的,比如华严经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之中,就有从事于烽火战争及严刑峻法的菩 
萨;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应化身中,也现有大将军身。在瑜伽菩萨戒本之中也说, 
菩萨如果见有恶贼为了贪劫财物而要杀很多的人,或者有人要杀已证圣果的大小乘 
圣人,菩萨为了不使那个杀人者因了杀死多人或圣人而堕无间地狱,宁可自己先把 
他杀了,让自己堕地狱──这种出于悲悯之心而非出于贪心及镇心的杀人,佛教是 
许可的。                                                                 

§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吗?                                             
                                                                         
    这是中国儒家思想中的问题,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 
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究竟那一个的主张较对?大致上,后人 
喜欢靠在孟子的一边,因为孔孟才是儒家的正统思想。                         
                                                                         
    因此,也可以说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主张佛教性善论的根据。                         
                                                                         
    事实上,佛教虽可说是性善论,也可说是性恶论,佛教的本质,却是既不属于
性善论,也不属于性恶论。                                                 
                                                                         
    众生皆有佛性,是性善论;众生皆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这 
是性恶论。因为,性善论者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性恶论者则可以去恶而成其善; 
两者观点不同,目的却是一样。所以,佛教可以左右逢源而适其所适。
                                                                         
    若从根本上说,儒家的性善论也好,性恶论也好,他们都是仅仅讨论当下一生 
的本性问题,说性本善与性本恶,是从哇哇□地时算起的,今生以前的善恶行为─ 
─业,他们没有能力追究,今生死后的善恶行为,他们也无从再追究。孟子偏重了 
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著眼在物性的转变,所以说性恶,其实,他们都只看 
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从这一点上说,佛教既非性善论,也非性恶论。因为, 
佛教看众生,是从无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终的目的达成──成佛,从当下的一 
生根本不能论断善恶;在众生来说,善的佛性与恶的无明,根本就是难兄难弟,分 
割不开,有佛性的时候,就已有了无明,它们是一体的两面,在生死,是无明,出 
生死,是佛性。物性是从无明开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 
,固然不对,是恶,也是不对。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 
与生俱来,投于善则善,投于恶则恶。(注十)
                                                                         
    照这么说来,佛教是同于扬雄的善恶混合论了?那也不是,佛教主张:无明烦 
恼,是可以逐渐降伏而分分断除的,无明断尽了佛性也就圆成了,这就叫做断烦恼 
证菩提,了生死入涅盘。在生死的凡夫位中,烦恼是恶,佛性是善;一旦证了菩提 
,入了涅盘,根本也没有善恶可言。善恶问题,仅是世间法中的观念,出世法中, 
乃是无善无恶的。善别于恶,有善必有恶,所以佛教的目的,既不讲恶,也不讲善 
。其实善恶问题,纵是世间法中,也是没有绝对的,正像毒药可以毒死人也可救活
人,良药可以救人也可能杀人一样。因此,圣位的佛菩萨,他们本身固然没有善恶 
可言,他们看众生也没有善恶的区别,唯有如此,才能怨亲平等而来普度众生。善 
与恶,不过是凡夫众生的自我执著而已。但这也不同于公孙子的无善无恶,因为在 
现实世间的凡夫位上,人性并非没有善恶,出世之后,才没法加上善恶的名目。   
                                                                         
    正因为佛教的善恶观念,是没有永恒性的,是要彻底废除掉的,如果一定要给 
佛教加上一个关于人性的甚么论,那就只好勉强地叫做善恶解脱论吧。           
                                                                         
注十:佛祖统纪卷三十五(大正藏四十九册三三六页)司马君实注扬雄之性善恶
      混,亦谓孟荀各得性之一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