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信的佛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在佛教的经典中,是有根据的。曾有一个佛教徒的妹妹,嫁给了□体外道的
信徒室利笈多,那个□体外道的信徒最初极端地反佛乃至害佛,最后终于唾弃了□ 
体外道而皈依了佛教(根本目得伽卷七卷八)。另有佛的信女须摩提,也嫁给了外 
道的信徒,感化了外道的信徒。(增一阿含卷二二须陀品之三)                 
                                                                         
    因此,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在四摄法的「同事」的原则之下,不但不要求配偶 
的对方首先放弃了原有的宗教信仰,甚至可以先去投合对方的宗教信仰,结婚之后 
再来潜移默化,转变对方的宗教信仰。这就是先使自己同于他,再使他来同于己。 
                                                                         
    当然,婚姻是终身的大事,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一个初机信佛的佛教徒,不必
利用婚姻作为传教的手段而致造成不幸的后果。所以,婚姻的主要条件,不应该是 
宗教的信仰,而是彼此之间的情投意合。                                     
                                                                         
    因此,如果没有把握感化对方,最好选择同一信仰的配偶,如理组成佛化的家 
庭,否则,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导致婚姻的悲剧,那是很不幸的。             
                                                                         
    再说,组成佛教化的家庭,虽是佛教徒的应有责任,万一由于配偶的信仰不同 
而坚持他的不同信仰,一时之间又无法改变他的信仰,那么,宗教的容忍,应该能 
使互相尊重各自的信仰。正信固比迷信好,有信仰也比没有信仰好。在如此的情形 
下,应当信仰是信仰,夫妻是夫妻;教堂(寺院)是教堂(寺院),家庭是家庭。 
因为,佛教本来不是家族化的宗教,而是自由化的宗教。佛陀不障碍他人信仰外道 
,佛陀不反对他人供养外道,乃至要对弟子说:「汝当随力供养于彼。」(中阿含 
三二.一三三)                                                           

§佛教徒必须要行佛化婚礼吗?                                             
                                                                         
    佛化婚礼,在佛教的三藏典籍中,找不到明确的根据。所以,佛教并不强调佛 
化婚礼的重要性,凡是公开的婚姻,都会受到佛教的认可。佛教严禁私通,私通在 
佛教称为邪淫,是犯罪的行为。                                             
                                                                         
    至于佛化婚礼,在佛化家庭的建设上说,是有必要的。至少,佛化婚礼的举行 
,已经证明男女双方都是三宝的弟子,自从结婚之后,他们所组成的家庭,也必是 
佛化的家庭。所谓佛化家庭,是指信奉三宝并且实践佛法的家庭,至少那是一个修 
持五戒十善的家庭,一个和乐慈爱的家庭。
                                                                         
    所以,凡是正信的佛教徒,应该举行佛化婚礼,并且鼓励亲友们举行佛化婚礼 
。                                                                       
                                                                         
    因为佛化婚礼在佛典中没有明确的根据,对于婚礼的仪节,迄今尚没有统一的 
规定。不过,主要的仪节,应该是皈依三宝及宣誓相敬相爱,在三宝的光照之下, 
结为夫妇,以爱情相助,以道情相勉。                                       
                                                                         
    根据比丘戒的规定,出家人不得作婚姻的介绍人。但是,既没有说出家人不能 
作证婚人,也没有说出家人可以作证婚人。若以解脱道的观点衡量,出家人最好不 
做证婚人。若以菩萨道的观点衡量,为了佛化社会的理由,出家菩萨为人证婚,当 
可视为接引的方便。                                                       
                                                                         
§佛教徒可以离婚吗?                                                     
                                                                         
    离婚的问题,在佛典之中,也不容易找到明确的根据。不过,佛教主张婚姻的 
美满及婚姻的责任,既然结为夫妇,结婚之后,应该相亲相爱,互相尊敬,各守各 
的本分,各尽各的责任,佛教严禁邪淫(私通),婚姻破裂,多数是由夫妇之间的 
不能互守贞节,夫妻之间既然都能坚持邪淫一戒,婚姻是不容易破裂的。即使破裂 
了的婚姻,佛教也主张破镜重圆;所以,佛陀虽不许比丘弟子们介入婚嫁的事件, 
但仍许可比丘们为「若男女先已通,而后离别,还和合」(四分律卷三)。因为, 
男女的离婚,对于彼此的心理,都有不良的影响,尤其对于儿女的抚育,更要负起 
道德上的责任。根据这一论点而言,也可以说,佛教是反对离婚的。             
                                                                         
    不过,佛经中也没有说离婚是犯戒的行为。所以,万一由于感情的冲突,趣味 
的不投,乃至是出于虐待等的重大理由,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是可以离婚的,如 
果是为了满足情欲的理由而离婚,那是不道德的,也不是佛教所许可的,故也是罪 
恶的。因为,夫妻的离异,最倒霉的是他们无辜的儿女。                       
                                                                         
    在中国的古俗,男子丧妻可以再娶,称为续弦,以为那是道德的,如果女子丧 
夫,唯有守寡终身才是值得表扬的美德,这种「贞操」的观念,实在是由于轻女重 
男的习尚而来。在印度,并不如此,以印度教的科多马法典而言,主张丈夫他往六 
年而仍不得其音讯者,妻即可与其他男子通。佛经中的俗人出家时,必先舍其妻子 
,任妻自由,所以,失去丈夫的女子改嫁,在佛教是允许的,也是道德的。       
                                                                         
§佛教以为婴儿可以信佛吗?                                               
                                                                         
    佛教不承认基督教所说的「原罪」,所以也不以为婴儿的罪恶性,如果婴儿有 
罪,那是他们在过去生中的行为造作,薰附于他们的生命主体──八识田中,佛教 
称之为「业」。所以,婴儿不会由于出生的理由而继承了人类的「原罪」。       
                                                                         
    婴儿期间,尚没有自我判别的能力,信仰佛教的皈依仪式,必须是出于自我意 
志的宣誓,否则便不算皈依。佛教主张,七岁以上的儿童才可以出家,准此而言, 
皈依三宝的仪式,也该到七岁以上并且已有自我判别的意志之时,才可以举行。   
                                                                         
    不过,佛教深信功德的回向作用,所以佛教鼓励大家在婴儿出生的前后,以及 
为了庆祝婴儿的满月及周岁等时节,应该斋僧布施或念佛诵经,为婴儿的福寿智慧
而祈祷。(例如增含卷二十五五王品之二)                                   

§佛教反对节制生育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