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清人蕃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记录,在清代北京元宵节民间娱乐时,
称跳绳为“跳百索”。济南府《府志》中载:“每年孟春正月元旦……儿女
子以绳跳为戏,名曰 ‘跳百索’。”《松风阁诗抄》中也有诗记载:“白光
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当时这种跳绳加伴唱的
游戏,娱乐性很强。跳绳有单脚跳、单脚换跳、双脚并跳、双脚空中前后、
左右分跳等多种方法,对促进少年儿童发展灵敏、速度、弹跳及耐力等身体
素质,皆有好处。因此,跳绳运动一直流传至今。
荡秋千的由来
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为了
谋生,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
壮的野藤,依靠身体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
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有了。
《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当时拴秋千
的绳索为结实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鞦)均以“革”
字为偏旁。
古代荡秋千,只不过是一种单纯的游戏活动,只是在清明寒食节前后才
有所见;而且仅仅局限于豪门贵族家的红男绿女。解放后,国家在各个体育
场所和学校,普遍安置了秋千设备,荡秋千便成为一种广泛的群众性体育娱
乐活动。
踢毽的由来
踢毽子,富有浓郁的民族风味,是我国流行很广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活
动。它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到了明清时,这项运动就更为流行。特别
是清朝时候,有踢毽“绝技”者,在大庭广众面前献艺,围观的人无不击掌
叫绝。北京有个杂技名角叫谭俊川,踢得一脚好毽子,被人誉为“毽儿谭”。
他79岁,还能一口气踢7000多下,一只普普通通的毽子,在他的脚下能踢
出几套动作。我国河北省的承德市,素有“毽子之乡”的美称。在承德,几
乎家家有毽子,人人会踢毽。春节期间,是踢毽子的节日,男女老少,结伴
出门,街头巷尾,毽羽飞舞。有的学校和工厂还要举行踢毽运动会。
… Page 7…
马球的由来
马球是球手骑在马上用杖击球的游戏,最早产生于吐蕃(现西藏),据
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听说吐蕃人好打球,便派人去
学。唐中宗李显继位后,由于他好击球,马球运动出现极盛时期。景龙年间
(公元707—709年),吐蕃派使者迎接唐金城公主入宫,带来很多马球高手。
吐蕃使者要求与唐大臣赛马球,中宗令几个球手上场,都被打败。这时临淄
王李隆基 (即后来的唐明皇)带着附马杨慎交等三人“持杖飞马”而上,与
吐蕃十人对击,把吐蕃球手打得大败。宋代名画家李公麟为这次壮举绘制了
《明皇打毬图》,宋晁说之题诗说:“闾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沉醉打毬回,
九龄已老韩休死,元复明朝谏疏来。”马球运动到宋元还较盛行,至明末清
初就日渐消失,现在只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尚有流行。
斗鸡游戏的由来
斗鸡,是人们利用公鸡好斗的性格,挑唆其互相争斗借以取乐的一种游
戏。这种游戏在我国古代曾经盛行一时,成为上至帝王,下至一般平民,无
不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
在我国北方,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饲养家鸡。考古工作者曾
在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发现一些鸡跗跖骨,绝大多数属于雄鸡。公鸡鲜明的好
斗性格不难被人们发现和利用,由此推想斗鸡取乐的活动可能开始较早,从
文献资料上看,西周就有了。《列子》卷二就载有纪渻子为周宣王养斗鸡的
故事。
西周时,斗鸡可能还不十分流行。到春秋战国时,斗鸡开始流行。《战
国策·齐策》说:齐都临淄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
博鞠者”,可见斗鸡当时已成了民间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并普遍深入到都
市的文化生活中。
赛鸽的由来
鸽子的性情温驯而热情,有的鸽子经过驯化后,可以传递信息,这种鸽
子叫做信鸽。汉代张骞、班超出使西域时,就使用了信鸽来往取送信息。宋
高宗很喜爱信鸽,常常亲手放飞。有一首古诗写道:“万鸽盘旋绕帝都,暮
收朝放费工夫,何为养取南来雁,沙漠能传二圣书。”可见,古人对信鸽是
很喜爱的。
信鸽用来举行竞赛,在中国始于本世纪20年代。1925年,全国养鸽发
源地上海,成立了一个“上海赛鸽会”。但是,当时参加赛鸽会的人都是侨
居中国的外国人。那时信鸽竞赛的距离,最远不超过1000公里,而冠军获得
者往往操纵在西方洋人之手。30年代,上海又成立了一个信鸽协会。在比赛
中,参加者有了中国人。
新中国成立后,信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在许多重要节日、
重大庆典活动中,都有信鸽表演,增添喜庆气氛。我国的全运会开幕式上,
… Page 8…
除第三届外,每届都有信鸽表演项目。
摔跤运动的由来
摔跤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动项目之一。目前,摔跤的名称很多:有中国
式摔跤、国际式摔跤、柔道、相扑等。但国际上公认的还是国际式摔跤。中
国式摔跤和蒙古摔跤是我国设有的项目。至于柔道和相扑,由于它的比赛形
式和规则有所不同,其摔跤方式又多,且带有武术特色,因此,把它与国际
式摔跤分割开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运动项目。
中国式摔跤在我国古代叫角力,又称角抵。《述异记》里说,黄帝战蚩
尤时就有了角力。据此,我国古代的摔跤,已有 5000多年历史了。公元前
11世纪的周朝,角力逐渐成了一种重要的军事体育活动。《礼记·月令》记
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我国古书《角力记》,
记载了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近1700多年的摔跤历史。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
本摔跤专辑。
太极拳的由来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与流传,许多史事轶闻仅见于拳术家的言传身教。1929
年扬州金一明的《三十二势长拳》中说:“武当脱胎于少林,少林得法于禽
经。”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摹仿熊、虎、猿、鹿、鸟五种禽兽的作,结合
民间流传的保健运动,创编出了《五禽戏》,华佗因此被尊称为拳术的开山
始祖。之后拳术的发展为外内两家:外家是以达摩禅师为祖的少林派,内家
是以张三丰为祖的武当派。
南岳国师文进之编著的《太极拳剑推手各势详解》一书,在谈到太极拳
的起源时有这么一段:“张三丰生于辽东懿州,身高七尺,能日行千里,洪
武初,至蜀大和山修道,二十七年入湖北武当山诵经。一日,有鹊雀急呼于
院中,张氏闻之,由窗中窥见村上有雀,其目下视,地上蟠有长蛇,其目仰
视,二物相斗,历久不止,每当雀上下飞击长蛇时,蛇乃豌蜒轻身摇首闪避,
未被击中,张氏由此悟通太极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之理,因仿太极变化而命
名 (太极十三势)。此太极拳定名之由来也。”
客观地研究历史,太极拳溯源于武当道家并非宣扬宗教。我们知道,太
极拳“气沉丹田”的呼吸方式,与道家注重的“龟息”方式是一致的。就是
“太极”这个名称,也是根据道教“太极图”命名的。太极拳又叫十三势,
十三势并非指十三个动作,而是指五行八卦。
柔道的由来
柔道是中国拳术的发展,其源出少林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