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的是词句腔调,是语言,是故事,不是半懂不懂的意思。《论语》中的语言风
格多种多样,仿佛是另一种形式的口语,往往有当面说话的神气。书中板面孔的
教训多,笑面孔的对话和生动的故事也不少。孔乙己就曾断章取义(原句是“君
子多乎哉”)引用“多乎哉?不多也”(《子罕》);还有骂人的话,“老而不
死是为贼”(《宪问》);也有赌咒的话,“天厌之,天厌之”(《雍也》)。
这些若译成现代口语,口气就不对了,不活灵活现了。一句“不亦乐乎”(《学
而》),在小说中往往用来开玩笑,指不该乐而乐或乐得过分等等。又如“割鸡
焉用牛刀”(《阳货)))已是成语。许多《四书》句成为从前读书人的口头习
惯语。所以,依我看,《论语》的内容不好懂而且解说随时代变化,反不如语言
的影响大而深远,值得研究。《论语》本来也可以算是文学书。古时文史哲分类
不像现在这样严格。我希望有人注意研究《论语》的传播过程和流行影响的变化,
还希望研究者注意文本的解析,例如语言风格和思维程序。我的小文不过是开头
做一点试验而已。
一九九七年九月
近读《大学》
读《大学》,不免要“饶舌”,当然只是对非专家闲谈。
谈到中国文化和哲学难免要提到儒家;一提到儒家,少不了三个人:孔子
(前五五一——前四七九)、董仲舒(前一七九——前一Ο四)、朱熹(一一三
Ο——一二ΟΟ)。这三位思想家处在不同时期。孔子处在开始分崩离析趋向不
稳定的天下,董仲舒处在统一的稳定的天下,朱熹处在分崩已久要趋向大一统的
天下。在欧洲、印度、中国三大文化共处的“天下”中,这也正好是三个重要时
期,出现大思想家。一、希腊的苏格拉底(前四六九——前三九九)、印度的佛
陀(释迦牟尼)、耆那(大雄)和一些《奥义书》都与孔子同在公元前六至五世
纪。二、罗马统治下犹太的耶稣比董仲舒死时只晚生约一百年。印度在公元前后
有各种总结性典籍大批出现,许多教派纷立,兴起于东北的摩揭陀国的孔雀王朝
灭亡(约公元前一八七),兴起于西北的大月氏人的贵霜国建立起来(约一世纪)。
三、欧洲中世纪结束而文艺复兴开始时期的但丁(一二六五——一三二一)晚于
朱熹不到百年。印度在这期间出现了最后一位古典大哲学家罗摩奴阇(约十一至
十二世纪),代表阿拉伯文化的伊斯兰教已占领了北印度。以上这些人中,看来
只有董仲舒处于西汉的统一稳定时期,所以惟有他可以声称“天不变,道亦不变”。
欧洲和印度从十二世纪以后再没有出现像罗马帝国早期那样政治和文化一致的大
统一。惟有中国却是维持了元、明、清三朝的大统一局面,能像汉、唐那样纷歧
错杂而又定于“一尊”,尽管所“尊”的对象的表面和内容未必一致。类似情况
也许只有日本有,所以自己吹嘘“万世一系”、“八纮一宇”,但范围之大不及
中国。十二世纪幕府兴起,武士取代贵族。文化上仅有十一世纪的《源氏物语》
在全世界首创长篇小说。若讲比较文化和比较哲学,这些现象大概是值得研究而
且已有不少人进行探讨的。
作比较文化研究大致有三方面:一是寻轨迹,究因果。二是查中介(冲突焦
点或传播途径),析成败。三是列平行,判同异。至于方法,孤立的“个案”研
究和笼统的“概论”判断似乎都不够了。资料和课本的编写在世界日益缩小、信
息日益繁多的情况下也会难以应付要求。二十世纪开始不久就出现了相对论和量
子力学,加上牛顿的经典理论,对物质世界有了大进一步的理解,由此认识到在
地球上和宇宙中和原子世界内物质运动规律是彼此不同的。这些科学结论虽然难
懂,但其中的哲学思想迅速延伸,渗入许多方面。有些看来很像脱离科学的哲学
思想,只要是新起而非仅承袭十九世纪的,无不涉及这种对宇宙的新认识。科学
在宇宙的大、中、小三方面加紧钻研,迅速前进,哲学不能视而不见。问题是在
对人类自己怎么研究。本世纪后期,由于这些本来好像脱离实际的研究迅速在技
术中发挥巨大作用,一般人才普遍震惊,更加紧迫地要求对人类自己的研究也能
像十九世纪的达尔文和马克思那样来个大突破。自然和社会虽不能说已经可以作
为统一研究的对象,但分割研究在生态学出现以后也不无困难了。既不能不分割,
又不能不统一,这必然要出现新局面。二十一世纪的桅尖已在望中,只看思想家
从哪里突破了。
我发这一通未必正确的议论和《大学》这本书有什么关系?我说的正是读这
本书时想起的。《大学》讲的是“大学之道”,即“平天下”之“道”。我想朱
熹当年所处的世界和所想的问题和今天的未必不相仿。他当时的世界(即中国)
远不是董仲舒的,有点像孔子的却又不是。春秋是大分裂的初期,离大统一的秦
还有几百年;南宋后期却是大分裂的末期。五代以来已分裂了三百年,若渤海、
南诏、吐蕃都算,分裂期还要长久。这时“天下”的经济日益发达,统一要求超
过了分散发展,政治上能不能有相应的模式?在哲学家看来就是思想上能不能有
相应的模式(理或道)。从北宋以来,汉族的思想家就以传统汉文化为主而兼采
民间(这些人多不是高官),探讨这个问题。在南宋将亡,蒙古人将作为历史工
具而摧枯拉朽完成天下大统一之际,真正的伟大思想家不能不关心天下大势,不
能不谋求出路。他们也许找的很不对,但非找不可。朱熹找到的总结大纲就是《
四书》。四部书中的纲领是《大学》。这不是孔子的书,只好挂在曾参的名下。
把《中庸》配上,挂在孔伋即子思的名下。把《论语》作为吹嘘首席弟子“不违
如愚”什么自己话也未说的颜回的书,再加上话说得最多的孟柯言行录《孟子》。
于是《四书》完成,“颜、曾、思、孟”在孔子神位两旁一直被供奉到清末。朱
熹的《四书》,特别是《大学》,好比同时期的但丁的《神曲》、罗摩奴阇的《
梵经吉祥注》,都托名古籍和古人(罗马诗人引导但丁),而实际是提出方案和
思想体系,以求解决自己所处的世界中的迫切大问题。至于作用大小和价值高低,
那是今天评论的问题,不是书和人本身的问题。
《大学》本来是汉朝儒生整理出来的《礼记》中的一篇。它突出成为《四书
》之一,在元、明、清三代的科举中作为考题的一个来源,成为必读书;这是朱
熹的《大学章句》起的作用。朱熹的理学在南宋后期被政府斥为“伪学”(一一
九六年庆元党禁)。蒙族初兴时才传到北方(一二三六),仅过七十多年(一三
一三),《四书》朱注就被元朝钦定为科举考试中不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
南人的必考书。朱熹自己非常重视《大学》。他一生只在朝廷中做了四十天的京
官,职务是给皇帝讲书,讲的就是《大学》(一一九三)。他随即得罪,免官被
贬。他活了七十一岁,临死前(一二00年三月辛酉)还修改《大学》中讲“诚意”
的一章的注。过了两天(三月甲子)就去世了。
朱熹对中国的影响之大是尽人皆知的。五四运动打倒的“孔家店”其实是朱
家开的店。宋以后所谓儒家指的正是朱氏之儒,加上了程氏一块招牌,自称孔孟
祖传,和汉、唐的儒不同,更不是秦以前的春秋、战国之儒。朱熹由皇帝下诏而
和几位理学家一同入孔庙“配享”是在元代(一三一三)。元朝将亡时(一三六
二)还给朱熹加封为齐国公,追溢他的父亲。元朝亡后,明、清两朝继续尊崇朱
熹,继续以朱注为标准用《四书》题进行科举考试。现在要问:为什么会这样?
朱熹的哲学思想体系有什么特点使它能起这样大的历史作用?从他生前到死后,
在七、八百年间,朝野一直有人反对,却又一直被朝野许多人尊崇,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蒙、汉、满三族统治者都尊祟他?
不妨就《大学》分析一下。这是朱熹精心改造过的本子,不是汉朝儒生整理
出来的一篇文章原样,但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