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甚至说:“今予(我)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肤(我的)志(意思)。
阁(不)罪尔众。尔无(勿)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他对“共怒”的舆论有
点担心了,觉出了“土崩”趋向。《皋陶漠》中说:“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
明畏,自我民明威。”对照《论语》末篇《尧日》中帝尧的话:“四海困穷,天
禄永终。”“联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联躬。”这不是《尧典》中
口气了。《孟子》末尾说圣人“然则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读来如闻叹息
之声。一方面见到一统江山的必然出现,一方面又预感到江山一统后会有新的不
幸。是不是“百姓”起而“圣人”亡?是不是政治一统后思想也必趋一统,百家
游说从此绝响?这些圣贤预感的是“焚书坑儒”吗?未见得。但“一则以喜,一
则以惧”的心情是有的。古卜笛书《周易》的《系辞》中说:“易之兴也其于中
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同样的话可以用于《尚书》 。其他同时同类书中也
有同样悲观论调。至于乐观与自信,请看《尚书》最后一篇《秦誓》 。秦穆公打
了败仗,提出“责人斯无难,惟受责稗如流,是惟艰哉”。批评别人不难,接受
批评,“从善如流”,可不容易啊!他认为这就是“群言之首”,第一条原则。
只有具备充分自信,毫不心虚,才能接受责备。他提出选大臣的标准是:“人之
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能够容人。坏的便是:“人之有技,
冒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稗不达。”妒贤嫉能。只有具备充分自信,才能
容下别人长处,不怕胜过自己。秦穆公提倡“休休”“有容”,又以身作则,打
败仗不怪手下将领,怪自己用人不当。所以他能用五张羊皮换来奴隶百里奚作宰
相。这便是秦国必兴之道。《尚书》编定时以此文结束。
二十世纪不是白白过去的。十九世纪提出的许多问题和答案,不少已经如同
欧洲中世纪的神学一样逐渐退隐。圣经圣训锁不住人的思想。特别是在两次世界
大战后,新问题如潮水一般涌来。人类还在互相残杀,而且加速毁坏环境而自杀,
对于现在并不容易乐观。但对过去,包括对古文献,好像比以前看得明白一些了。
那么对未来呢?正如古印度诗人迎梨陀婆的诗句:“光明又黑暗,仿佛明暗山。”
(印度神话:环绕可见世界的大山,一边光明,另一边黑暗,故名“明暗山”。)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上古御前的会议
日本结束了昭和时代,改元“平成”。这两个汉字在中国的《尚书》中连成
一句话:“地平天成”。我由此想起幼年读的古书有一部便是《书经》,即《尚
书》 。那是大人要我读的,不是我自己要读的。过了几十年,老了,足不出户,
看不到新书,想起古书。忽然觉得《尚书》和《旧约》这两部书似可归于一大类。
两书不仅都是“圣经”,而且同样都既是历史书,又是文学书。因为记的是历史,
但不全是录音报道,不仅有加工,恐怕还有虚构。外国的不说,谈谈《尚书》 。
这书是些“典、漠、训、浩”的政治文件,像档案。文字很难懂,不知有没有今
译(外文的不算)。不过仗着小时候背诵过词句,还记得大意,只翻翻手头的
“白文”本,不去查注疏也能胡乱说几句,当然未必正确,只是闲谈。
开头的《尧典》、《舜典》、《大禹漠》三篇中,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作者所
描述的御前会议。如果作为古人构拟的文学作品,这也许可以算是我国最古的戏
剧片断吧?共三幕,第一幕有两场。
帝尧要选人任命,召开御前会议。第一位大臣推荐“溉子朱”,即尧的儿子
丹朱。尧指出缺点,反问一句“可乎?〃 (能行吗?)否定了。再要求推荐。有
人举共工,或许就是触不周山的那位,但书中说的仿佛是有功的工程师。他也被
尧指出缺点,又否定了。于是尧说出当前的急务是治理洪水。大家都说:”龄
(wu)!缘哉!“尧又说练不行。有人提议说:”试可乃已。“(不妨试他一试
嘛。)”帝日:往!钦哉!〃 (去吧。可要好好干啊!)结果是九年也没成功。
接下去是第二场戏。尧又提出说:“联(我)在位七十载”,要四岳接班。
岳说自己不行。尧又说:“明明扬侧陋。”他要求到基层去找知名度还不高的人。
于是有人提出民间一个单身汉虞舜。尧说:“俞(不错),予闻。如何?”他听
说过,但不知究竟怎样。大臣说,舜是“替子,父顽,母嚣,象傲”,父、母、
弟弟都很坏,可是他处得很好。于是尧说:“我其试哉。”把女儿嫁给舜,招做
附马,大概是要看他对妻子怎么样。选大臣,当皇帝,为什么要看他家里怎么样
呢?想来那时所谓帝还不过是个酋长。家和族相连,族以家为细胞。发展成为部
落时也还是这样。现在考古发掘出来的上古住宅地基可以作证。上古时“治国”
必先“齐家”,大概就是这场戏的素材和背景吧?
接下去是《舜典》,是第二幕,气派就大了。尧用了舜,不但要他做官看成
绩,又另给一次考验。“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那时不仅没有天气预报,
也没有地图和指南针,能在暴风雨中不迷失方向是很不容易的。在上古生活还靠
狩猎牧畜时这又是必要的本领。家庭、官职、暴风雨三场考试通过了。尧让位。
舜不受,实际上掌了大权。尧死了,“百姓如丧考批。”舜要任命大臣,又开御
前会议,一一推荐,一一任命。
再接下去是《大禹漠》,是第三幕,气派又不一样。其中有一些统治格言,
不妨摘抄几句容易懂的。“任贤勿二。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安定)。
阁(不要)违道以干百姓之誉。周嗦(违背)百姓以从己之欲。〃 当舜要让位给
禹时,禹又谦让说自己德行不够,”民不依。“他推荐皋陶(帅o )继位。舜称
赞皋陶。皋陶又归功于舜。他是司法之官,说了一通量刑原则:”罚弗及嗣(子
孙)。赏延于世(后代)。有过(无心过失),无大。刑故(故意犯罪),无小。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照现在说法,这能不能算
法治?舜最后还是选中了禹,夸他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
天下莫与汝争功。“(你不吹自己,不骄傲,天下没有人跟你争了。)又表示决
心说:”联(我)言不再。“禹还要求以占卜决定。舜说:”联(我)志先定,
询谋金同,鬼神其依,龟策协从。“禹仍磕头”固辞“。舜不准。于是禹召开大
会,宣哲就职了。
看来这些都像是演戏,像仪式,活灵活现。这和美国的竟选总统不大相同。
尧、舜和华盛顿、林肯毕竟不一样。不同的还不仅是时代吧?禅让的传说好像是
中国独有的。
一九八九年
读《西伯勘黎》
周文王姬昌是个神化了的人物。传说他曾被殷朝末代皇帝封王拘禁,在被囚
期间将伏羲的八卦扩大编为六十四卦成为周朝的卜篮官书《周易》,所以他是算
“文王卦”的祖师爷。汉朝司马迁却说,他“演周易”是因为被拘留而“发愤”
即生气发牢骚,是倒霉的著作。唐朝韩愈作诗“代圣人立言”,替他编了一句台
词流传千载:“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他成为头号忠臣。曹操另有看法。据说
有人劝他当皇帝,他说:我当周文王。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当,让给儿子去当。
曹操是周文王,曹王成为得天下的周武王。可是两人的溢号颠倒了。曹操称为魏
武帝,曹巫是魏文帝。总之,一文一武,自从孔子提倡“文武之道”以来,他们
二位王爷就是圣人。可是照前面所说,对于圣人的传说和看法有种种不同,大概
到唐朝以后才统一认识。
《尚书》即《书经》是很古的书。其中有一短篇《西伯勘黎》才一百二十四
字。这是较古的“今文尚书”,口传下来用汉朝通行隶书记录的,不是后出的
“古文尚书”。尽管是经书,大家背诵,却很少有人讲述引证这一篇。古人读书
是有选择性的。我偶然翻开书一看,觉得这像一篇古散文小品,不妨闲谈几句。
这里讲的是周文王还在殷封王之下封为“西伯”主管陕西一带时的事。他起
兵把邻近的黎国吞并了。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