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账难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⒍龆瓜氯サ氖澹谔烨乓淮刻於家蓝磐饫呤赋邓朗#跴117…119,引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抗战纪事》1995年北京出版社出版'。


日军的移民侵占


  日本是一个国土十分狭小的国家,在近代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征服他国的道路。明治政府制定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侵略政策。日本帝国主义把向中国移民作为侵略中国的国策之一。“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已在东北进行过多次移民侵略的试验。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东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为了它在中国站稳脚跟并且为其以后的侵华战争奠定基础,日本开始进行成批的武装移民。日本帝国主义认为向中国移民可以加强经济掠夺,因为东三省是中国的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而粮食又是侵华战争所必须的战略物资,移民进入东北后可以获得中国的粮食,因此大规模的移民。最初的移民是武装移民,这些移民从在籍军人中招募,实行边耕边战。从1932年到1936年上半年,日本组织了5次移民。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步伐的加快,以及在东北的移民经验,日本关东军决定向东北大规模的移民。1937年8月,日本内阁正式将2万户移民计划作为它的国策之一,通过移民将日本一半以上的贫寒农民输送到中国,减轻日本国内的压力。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移民与大量掠夺农民的土地是分不开的。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失去了土地便失去一切,因此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农民便起来反抗,在1934年爆发了土龙山事件。3月日军在佳木斯东依兰土龙山武装移民,但当地群众早有准备,他们集合了附近乡民1。5万人与日军对抗。日军整整一个连和他的司令官饭冢大佐,都被农民杀死。日军当局随从哈尔滨调遣其第十团的部队1000余人,携带大炮、重机关枪等武器,又派轰炸机10余架,一同向土龙山进攻。在一天中,土龙山附近的17个村庄都被炸平,炸死农民5000余人。日军在掠夺农民土地时,还强占农民的住房。1939年在瑷辉县,日军为移民和军事用地,将法别拉等12个村屯的土地和房屋强行占去,农民不交出土地便把农民杀死,把村民赶出世代居住的家园。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靠四处乞讨生活,有的成了日本移民的雇工。
  日本军阀又利用整理土地,实行并村的办法,间接侵占农民土地。所谓并村,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防止义勇军的活动,把小村和零星的农户集中到大村庄,由于大村庄离并村来的农民的土地很远,日本帝国主义便趁势将这些土地没收。日本帝国主义还修筑铁路和飞机场、军火库等强占农民的土地。据统计,截至日本投降,日本移民直接占用地170万亩左右。
  中国工矿业,除被毁坏和内迁的外,绝大部分为日军所霸占。在东北日军对重工业实行养鸡生蛋的方法,造成农业的生产衰落和为战争服务的重工业的畸型发展。在华北、华中前期用杀鸡取蛋的办法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吞并打击,后期在华北、华中沦陷区用军管理和委任经营等方式掠夺中国工矿业。
  所谓军管理,就是中国人的工矿企业由于厂矿遭到破坏或经营者逃亡,由日军进行直接的掠夺。委任经营就是日本私人工商业者自行劫夺在华企业。在天津唯一制造硫酸的企业利中酸厂在“七·七”事变前就遭受日货的排挤,但依靠改进技术,降低成本等途径,使工厂得以发展壮大,日军占领天津后,那些在与这家酸厂竞争中失败的日本商人就以军管理为名带军队将该厂霸占,这家企业的总技师也被押送日本受训,不久因精神打击很大而死去,日本商人就强行霸占了该厂。
  1937年7月底,平津相继失陷,天津的永久黄集团也遭到了日军的霸占。这个集团包括中国第一个精盐厂,亚洲第一流的制酸企业等。天津沦陷后,永久黄负责人著名实业家范旭东将办事处撤往香港,一天,一个神秘的日本人闯到其住处,不说姓名,就对范旭东说:“日本兴中株式会社派我和范先生商量,准备买下您在天津的工厂。”而范则轻蔑的对这人说道:“我的工厂不卖,你们若能拿走就拿走好了”。之后在天津的李烛尘接到范的来电,要其公司人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后来日本连恐吓带派代表与李烛尘谈判,要与其“日中亲善”,霸占工厂,但都被李严辞拒绝,日本侵略者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于是强占。
  通过军管等方式中国北部及东南部的广大沦陷区全部煤铁矿业、水产、电力、纱厂等尽被日军夺去。到了战略相持阶段,日军为了进行长期的侵略战争,便改变了初期的大肆破坏与封锁,而实行残酷的“以战养战”政策,打着“中日合办”的幌子在华北以“华北开发会社”和“华中振兴会社”的名义,利用傀儡政府的资本扩大对中国人力和物力的掠夺。对于 “中日合办”,日本是否真的有资本投入呢?前华中振兴会社经理儿玉谦次在1940年的新年感想中也不得不承认:“日本方面虽应提供现金资本与技术,但严格来说,目前所提供的仅是技术而已”,而所谓提供技术,只不过是为了利用沦陷区的重要人力和物力罢了。


日军对中国金融业的摧残


  在金融方面,日本帝国主义极力摧残中国的各种金融机构,建立各种伪银行,发行伪钞,使其成为向非沦陷区人民进攻和掠夺沦陷区的武器,实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日军侵华期间,自1931年9月18日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其扶植的傀儡政府设立了八家伪银行,发行了155种纸币。这些银行包括满洲中央银行 、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冀东银行、察南银行、蒙疆银行、华兴商业银行、中央储备银行、厦门劝业银行。日本侵略者通过在中国建立的这些伪银行,发行大量的伪币和军用票,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日军在中国发行伪币和军用票在政治上的目的就是破坏中国人民和国家政府的关系,在经济上为它在侵略战争中掠夺中国的物资,以实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
  日伪银行发行的伪钞,都是依靠暴力作后盾强制流通,都是准备金不足或毫无准备金。日伪通过滥发伪币,制造通货膨胀,对沦陷区人民进行了最残酷的掠夺。以伪中央内储备银行发行的中储券为例,开始发行时,票面为1元、5元、10元、50元、100元5种,1944年6月,开始发行200元、500元大钞,1945年2月又发行1000元大钞,6月又发行5000元大钞, 8月又发行万元大钞。滥发纸币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掠夺;物价上涨进一步猛烈,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上海批发物价指数,比1941年上涨了5490倍,粮荒空前严重,每石米从1941年的238元,上涨到1945年的每石150万元,上涨了6300倍。在这种情况下,普通工人和贫民的生活急剧恶化。
  日本在经济上除了发行伪币掠夺中国的物资外,还通过发行军用票对中国进行经济榨取。军票是一种没有任何准备金,主要依靠军事强制流通的军用通货。1937年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后,正式使用军票。日军发行军票的目的之一就是取代法币,获得在沦陷区金融方面的垄断地位,从而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在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中地区是当时中国的金融中心,也是法币非常巩固的地方,日本首先在这些地区发行军票,极力破坏中国的经济。在初期对法币既利用又排斥。日方利用手中掌握的法币,当军票行情低落时,就把法币抛出购买军票,当军票行情好时,就出售军票购买法币。日寇将搜刮到的法币投入国统区,套购战略物资,加深了国统区的物资恐慌和通货膨胀。在抗战初期,法币在一定程度上可换取外汇,日军利用掌握的法币套取外汇,向英美等国购买军用物资及原料,这样不仅消耗了中国的财力,还破坏了中国的抗战,支持了其在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军对文物古迹连偷带抢加破坏(1)…(图)


北京猿人头盖骨  日本在侵华期间对中国文化教育的摧残十分严重。日本帝国主义以暴虐野蛮的手段对中国大中小学校、科研机构、出版社、图书馆、博物馆及公共文物、私家文物等实行轰炸,纵火劫掠,使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受到空前劫难,其损失在世界文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