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教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的唯识家有两大系。以菩提流支与真谛为首的旧译家,本质上都是把诸识的最高本体归给为“自性清净心”,同当时遍及佛学界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观念相通。玄奘新译所讲的阿赖耶识则有所不同:它是染与净的共同所依,无始俱生,而非纯净无染。旧译认为,“清净心”就是真如,即唯识理;新译认为,“清净心”属“佛智”范围,是契合了真如唯识理的结果,自身并非胜义谛。慈恩宗的这些有异于当时的主张,给宗教实践带来许多新的特点,这就是“种姓”和“转依”说。

  所谓“种姓”,是借用印度种姓制度的概念,表示众生在成佛的可能性上的区别。慈恩宗立种姓为五,即声闻、独觉、菩萨三乘和无姓、不定。其中无姓有情完全没有佛性,二乘(小乘)人既入于无余涅槃,决定不会归转大乘。这种说法突出了佛教必须对社会和众生尽责的大乘菩萨行,更坚定地贬斥小乘个人解脱之路,但与当时流行的《法华》、《涅槃》思想和中国儒家的传统观念不符,受到以天台宗为首的多方责难。玄奘的弟子圆测、法宝等,也提倡此说。

  “转依”的“依”,在唯识家那里通指作为染净根据的精神实体,慈恩宗即指阿赖耶识。他们认为通过宗教修持的“熏习”,藏识中的染污种子减弱,清净种子增强,最后转“识”成“智”,使杂染阿赖耶变成纯净阿赖耶,这就是成佛。因此,“转依”就是世界观的根本转变。这也是佛教大乘所有派别都可以接受的结论。但由于慈恩宗一系把佛智与真如分离开来,认为只有转变对“真如”之“迷”(识)为对“真如”之“悟”

  (智),才能转变藏识中的染分为净分,因而“真如”就成了一种似乎可以独立于识外的东西,慧沼称之为“理佛性”。只有“理佛性”纳入阿赖耶的“事”识,才能促使“事识”转变,实现由染转净的解脱。这类说法,同当时普遍主张即心即佛的禅思潮和真如即是正智的旧译大相径庭,但对于视“理”为“事”

  外另一客体的宋代理学家,则有明显的影响。

  关于量论与因明的介绍,虽然不是始于玄奘,但只是经过玄奘和窥基的阐扬,才在中国传播开来,涌现出一批专门研究因明的学者和注疏。玄奘本人对于佛教因明三支作法的完善化,也有贡献,主要表现在他于印度针对小乘正量部反对“唯识无境”的命题而作的《真唯识量》中。“真唯识量”可能是《制恶见论》的核心思想,是在曲女城大会上精炼出来的。

  据《宗镜录》和《因明大疏》记,“真唯识量”是这样的:“真故极成色,不离于眼识(宗);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因);犹如眼识(同喻)”。

  关于这个比量,历来解释纷纭。

  但含义十分简单:所缘(认识对象)与能缘(认识主体)不能相离,二者是同一识体上的“相分”与“见分”的关系。它的逻辑特点,是在“共比量”上加上了“简别”(即限制、有条件)的字眼:“真故”、“极成色”、“自许”等。这些简别词大大增强了因明立量的针对性和条件性,使其只有在同论敌论议的特殊情况下,才能判断正确与否。此量针对的是正量部破除“唯识无境”的论题,对于正量部的立论来说,它是正确的,不可指摘的,但对于非正量部来说,这些简别词就失去了一般意义。换言之,玄奘把因明的组织形式严密化了,使它更好地成为论战的工具。但因为失去了普遍性,因明在认识论上的价值反而相对降低了。






                    佛教史



                第六章 佛教中心的转移(续)(公元7—10世纪)

                  

  华严宗以阐扬《华严经》而得名。对《华严经》的研究,自晋代至梁代,在南方的一些佛教学者中已经开始;南北朝后期,南北学者的有关研究转而兴盛。北魏宣武帝曾敕勒那摩提讲《华严经》;地论师律学大家慧光兼修《华严》;隋代寺地论师净影慧远作《华严疏》7卷。其时在长安南郊终南山至相聚居对《华严》有研究的佛教学者数十人,华严宗的先躯法顺、智正、智俨等,都长期活动在这里,使该地区成为华严宗的发祥地。

  法顺(557—640),俗姓杜,世称杜顺,雍州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18岁出家,先习禅法,后学《华严》。在他所著的《华严五教止观》中,根据佛教各种经论的不同教义,把止观分为五类,并将《华严》放在大乘圆教的最高地位。这一分类,后经智俨、法藏的继承发挥,形成华严宗独特的判教说。在《华严法界观门》中,他把《华严经》的主要思想概括为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等三个方面,后经智俨、法藏补充发展,构成华严宗的“四法界”理论。

  智俨(602—668),俗姓赵,天水人。12岁随法顺于终南山至相寺出家。

  曾从智正学《华严》,并从慧光的《华严经疏》中得到启发,著《华严搜玄记》、《华严一乘十玄门》、《华严孔目章》等,阐述华严“六相义”、“十玄门”等思想,构画出了华严宗的主要理论框架。他的弟子很多,著名的有怀齐、义湘和法藏。其中义湘是新罗人,学成回国,大弘《华严》,号称“海东华严初祖”。将华严宗从宗教哲学方面系统起来,并组成一股强大宗派势力的乃是法藏。法藏(643—712),先世为康居人,故俗姓康,号康藏法师。

  出生于长安。17岁出家,入终南山听智俨讲《华严经》。曾参加玄奘译场,传说因见识不同退出。他的创宗活动是在武则天执政时代完成的。年28,武则天命他在太原寺开讲《华严经》(晋译本),及至诏令实叉难陀重译《华严经》,法藏也受命参加译场。圣历二年(699),武氏诏令法藏在洛阳佛授记寺讲新译《华严》,据说当讲到“华藏世界品”时,堂宇震动,则天下敕祝贺,以为是“如来降迹”于武氏政权。法藏为武则天的讲授提纲,成《华严金师子章》。传说武则天赐法藏为“贤首”,所以华严宗又名贤首宗。

  法藏前后讲新、旧译《华严》30余遍,并参与《华严》、《楞伽》、《宝积》等重要经典的译场证义,著述很多,除《金师子章》外,还有《华严探玄记》、《华严经旨归》、《华严策林》、《华严五教章》、《华严问答》、《华严义海百门》、《妄尽还源观》、《游心法界记》、《文义纲目》等。

  与法藏同时研究新译《华严经》的学者有李通玄(635—730)。他用《易经》会通《华严经》,但不属华严宗。所撰《新华严经论》40卷,影响悠久,明代李贽、方泽等都从这部论著入门。

  法藏弟子很多,其中高句丽僧审祥,传华严教义到日本,被视作日本华严宗的始祖。但上首是慧苑。慧苑著《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对师说有所修正,后被澄观指为异端。慧苑弟子有法诜,以《华严经》、《菩萨戒》、《起信论》为教旨,撰《华严仪记》。法诜弟子就是著名的澄观。

  澄观(738—839),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1岁从宝林寺需禅师出家,颂《法华经》。后遍游名山,从名僧学相部律、关河三论和《起信》、《涅槃》等,然后在法诜处研习《华严》。之后又就湛然习天台止观,并从慧忠等禅师咨决南宗禅法,谒见慧云禅师了北宗玄理,更翻习经传子史等俗书。39岁后长住五台山大华严寺,专行方等忏法,主讲《华严经》,以为“文殊主智,普贤主理,二圣合为毗卢遮那,万行兼通,即是《华严》之义”①,将佛菩萨崇拜同《华严》教义密切结合起来,强化了五台山与峨嵋山作为文殊、普贤圣地的地位。贞元十二年(796),应诏入长安,参与《华严后分》和《守护国界主经》的翻译,同时讲经、疏文,为朝廷和大臣所重。传说德宗曾赐号“清凉”,故亦称“清凉国师”。

  由于澄观参学广泛,思想驳杂,与法藏体系已有差别。他把禅宗与天台思想引入华严教法,体现了中唐以后诸宗相互渗透的总趋向。他在《随疏演义钞》中明确表示,他的宗旨即在“会南北二宗之禅门,摄台、衡三观之玄趣”。

  澄观撰著约400余卷,被称作“华严疏主”。其中《华严经疏》、《随疏演义钞》、《法界玄镜》、《华严经略策》、《三圣圆融观门》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