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主教同时也是法国最大的封建主。教会占有全国十分之一的土地,年收入达三亿五千万法郎。教会通过收取地租,对雇农进行残酷的剥削。高级教士大都出身于贵族,他们主要集中在城市,过着和世俗贵族一样奢侈豪华的生活。一些高级教士还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与宫庭贵族相互勾结,共同维持封建秩序。普通教士大都出身贫寒,由于收入菲薄,生活拮据,他们对高级教士非常不满,同情第三等级。
第二等级的贵族又分为两部分:“佩剑贵族”和“穿袍贵族”。佩剑贵族指的是世袭的封建贵族,他们当中的大贵族,从路易十四时代开始,远离自己的领地,迁居凡尔赛,成为宫庭贵族。他们从国王那里领取年金,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他们当中的中小贵族,由于家道中落,收入已经相当微薄。“穿袍贵族”不是世袭贵族,他们出身于资产阶级,用钱买到贵族头衔。穿袍贵族主要担任各级法院的法官,可以父子相传。他们通过包揽诉讼,聚敛财富,过着豪华的生活。同时,由于受到佩剑贵族的歧视,他们对后者心怀不满。
第三等级的成份比较复杂。他们当中的资产阶级又可以分为大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主要由包税商、军火商人、专卖商和银行家等组成,他们同封建专制政府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同时可以用钱购买贵族头衔,成为穿袍贵族。因此,他们并不主张推翻封建制度,只是希望进行一定的改良,以此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
中产阶级主要包括手工工场主和商人,他们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经济上深受专制政府的勒索,因此迫切要求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小资产阶级主要由城市居民组成,他们受到专制制度和大资产阶级的双重压迫和剥削,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要求。
第三等级中人数最多的是农民,他们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当时,法国全国的人口约为二千五百万人,其中,教会十三万人,占有全国土地的四分之一,贵族十四万人,占有全国土地的三分之一,农民两千三百万人,占有全国土地的三分之一。封建领主通过地租的形式,对农民实行残酷的盘剥。农民除了向封建领主缴纳地租,还要交纳各种苛捐杂税,再加上国王征收的所得税、人头税、土地税,教会征收的什一税,经过层层盘剥,广大农民所剩无几,不得不在死亡线上挣扎。残酷的封建剥削,使农业经济受到了严重摧残,引发了封建生产的巨大危机,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极大地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由于第一等级在政治上、经济上享有种种特权,第三等级则处于无权地位,第三等级与以国王为首的僧侣和贵族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紧张、激烈的阶级矛盾终于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解决。
十八世纪,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面临深刻危机,开始迅速走向衰落。
路易十四在位期间,由于一连串的对外战争,对新教徒的宗教迫害以及宫庭生活的奢侈浪费,国家财政异常困难。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留下了二十四亿法郎的国债。
五岁的路易十五即位,由奥尔良公爵摄政。
当时,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政府开始实行一定的改良措施,起用苏格兰银行家约翰·劳,着手进行财政改革。
约翰·劳改革的主要方式,是兴办银行,发行纸币,通过刺激资金流转和信贷发展,达到增加财政收入的效果。约翰·劳的改革措施初见成效,可是好景不长,由于滥发纸币,引起纸币贬值,造成了银行纷纷倒闭,许多家庭破产的严重后果,国家财政重新拮据起来。
1723年,路易十五亲政。由于他生活腐化,挥霍无度,国家财政状况非但没有好转,而且很快陷入困境。
从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路易十五还发动了一连串的对外战争:
1733年——1735年,波兰国位继承战争;
1740年——1748年,奥地利皇位继承战争;
1756年——1763年,七年战争。
这些对外战争,均以法国失败告终。在战争中,法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损失惊人,进一步加重了国家的财政危机。
1774年,路易十六即位。路易十六整日耽于淫乐,不事朝政,王后玛丽·安东尼穷奢极侈,挥霍无度,王室的开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为了尽快摆脱财政危机,1774年,路易十六任命杜尔果为财政总督。
杜尔果是重农学派经济学家,他担任财政总督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限制宫庭的开支,减少给宠臣的赏赐,允许粮食自由贸易等。这些政策,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触犯了特权等级的利益,因此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1776年,杜尔果被免职,他的改革措施全部被取消。
杜尔果的继任者是瑞典银行家内克。内克尝试着实行了一些温和的改革措施,其中的主要内容是缩减国家开支。1781年,内克在国家财政预算中,部分地公布了宫庭宠大的开支,引起了宫庭贵族的不满。不久,内克被解除了职务。
卡隆接替内克担任财政总督。卡隆的运气并不比内克好多少,他绞尽脑汁,采取一些措施,企图改善财政状况,结果事与愿违,不但没有使国家摆脱财政困境,他本人也被免除职务。
布里埃纳接任以后,同样一筹莫展,他不得不宣布国家财政破产,然后匆匆提出辞职。
路易十六即位以后,法国卷入了北美独立战争。虽然法国最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并且收回了一部分海外殖民地,但是耗费了大量的军费,进一步加重了国家的财政危机。
1786年,法国同英国签定了贸易条约,根据条约的规定,法国大幅度降低对英国商品征收的进口税。从此,价廉物美的英国商品大量涌入,充斥法国市场,使法国的棉织品、皮革、制帽等传统工业减产,造成了许多手工工场倒闭、大批工人失业的严重后果。
祸不单行。就在这时法国农业开始出现危机。1788年和1789年,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严重欠收,粮价空前上涨。广大下层人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在全国各地,人民起义和暴动此起彼伏。
封建专制制度危机四伏,摇摇欲坠,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终于导致了1789年的资产阶级大革命。
任何一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都需要一个思想准备、思想发动的阶段,启蒙运动就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先导,出现在欧洲和世界历史上的。
启蒙运动的兴起,有着自身深刻的政治和经济根源。同时,启蒙运动作为一股强大的思潮,它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当时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启蒙思想家继承了各国历史上思想革命的成果,并且对它们加以创造性的转化。
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就是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文艺复兴运动。
当时,新兴资产阶级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体系,它的思想核心是: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人文主义者极力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对神学政治和神学权威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在人文主义者看来,人的本性在于追求尘世欢乐的生活,基督教关于原罪说、禁欲主义和来世永生的说教,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应当彻底加以批判。
启蒙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当时,许多启蒙思想家对生活在十六世纪的人文主义者,如伽利略、布鲁诺、拉伯雷等人推崇备至,从人文主义者身上吸取有益的思想养料。正如恩格斯所提出的那样,在十六文艺复兴运动中,“一种从阿拉伯人那里吸收过来的并从新发现的希腊哲学那里得到营养的明快的自由思想,愈来愈根深蒂固,为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作了准备”。
十七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唯物主义,是启蒙运动在哲学上的先导。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这样说:“法国唯物主义者有两个派别,一派起源于笛卡尔,一派起源于洛克。”
笛卡尔 (1596——1605)是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西方近代哲学的创始人。
笛卡尔是一个唯物论者。他认为我们已经拥有的观念和论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值得怀疑。笛卡尔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