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脚踩这块“基石”默不作声地把战略链条拉到南亚的同时,还不顾中国的反对又拉着日本在中国东大门开始布署必将涵盖台湾在内的“战区导弹防御体系”。当年西方曾无视俄国的反对强行把北约东扩的事实摆在俄国面前并迫其接受,可以肯定,在布署必将包括台湾在内的“战区导弹防御体系”问题上,西方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中国。美国前总统卡特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就北约东扩问题提出“一个扩大和民主的欧洲必须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历史进程,不应在政治上任意涂抹的地理限制”的意见和“什么是俄国和俄国在哪里”的问题,'10'关于在中国东大门布署“战区导弹防御体系”,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已经提出“其实战区导弹防御体系(TMD)是已经存在的事实,台湾就已拥有爱国者导弹了,所以真正的问题是部署多少会导致该地区不稳定问题”的强硬看法;'11'如果这一布署在世纪之交完成,那么,在美国及其随从国也会在他们的地缘战略“棋局”中提出“什么是中国和中国在哪里”的问题。只尊重强者;是美国外交的一贯逻辑'12':在科索沃问题上,美国为首的西方已向南斯拉夫提出这个问题,并根本不理睬俄国和中国等国的强烈反对,以武力强迫南斯拉夫按他们的要求回应这一问题;那么,在未来,西方会不会在自以为成熟的时机,向在中国台湾、西藏和南沙地区也以同样(即以武力为后盾的)方式提出同样的问题呢?这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和平与发展时代并不是一种海市蜃楼式的幻景,在当代,它应是由包括《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核不扩散条约》、《禁止核材料生产条约》、《导弹技术出口控制协议》等一系列条约以及保证这些条约不被破坏的国际合作力量构成的和平保障体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保障国际秩序的条约体系遭到破坏,而国际社会又无力阻止这种破坏行为的继续发生,那么,建立其上的和平时代也就接近消失。如果说1931年日本发动“9·18事变”、1936年德国进兵莱茵非军事区及意大利兼并埃塞俄比亚等不受国际制约的行动,标志着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条约体系解体的开始,那么,今天南亚上空再次升起的磨菇云,则是对当代和平与发展形势及维持这一时期和平与发展形势的国际条约体系力量提出的(迄今也未受到有力约束的)严重挑战。多极化发展的时代也不是一种鼓舞人心的口号,而是以由联合国组织及为各主权国家平等发展而达成的各种政治经济条约规范体系及为保障这些体系不受侵犯而形成的国际制约机制。苏联解体意味着冷战结束,同时它也意味着制约世界超级大国即美国的力量的消失。如果说在九十年代初在制止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问题上,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联合国的授权还有一些至少也是形式上的尊重的话,那么,到九十年代末,随着北约东扩启动和日美新防卫合作指针签署,美国及其随从国已开始抛开联合国安理会而单方面地对伊拉克、南斯拉夫、阿富汗等弱小国家任意实行军事打击。如果联合国成员国的主权得不到联合国的公正维护,那这一时期出现的主权国家间的多极化发展,也不可能正常进行。既然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条件都无法受到必要的保障,那么,我们所说的“和平与发展时代”也就失去了实际内容。显而易见,我们所处的时代没有超出邓小平同志的基本判断:“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13'和平与发展并没有成为现时代的主题,而只能是现今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正在努力追求的向往。本文在此要特别指出,目前的问题在于,即使是邓小平同志在八十年代初发现并及时抓住的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本世纪结束的时候也正在减少,对此我们应及时警觉,以避免因对时代判断错误而产生决策失误,并由此再次拖延中国现代化进程。


  注释

  '1'罗荣渠:《20世纪的回顾与21世纪的展望》,战略与管理,96,3
  '2'恩格斯在1887年12月写的《波罕克〈纪念德意志极端爱国主义者〉一书  引言》中说:“对于普鲁士来说,现在除了世界战争以外,已经不可能有别的战争了。”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我们对时代特征基本概括。”(苏星、龚育之、杨春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第322页)。但在邓小平的著作中“和平与发展”一直被表述为“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的“两大问题”。“主题”并不能理解为“主要问题”,两者间的替换不能准确反映邓小平同志的原意。“主要问题”与“主题”不是一个意思。前者包含有未解决的矛盾,后者则表明事物已确定的主要特征。
  '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1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5…106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5,383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5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页。
  '10'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7…158页。
  '11'台湾《中国时报》,1999年2月10日。
  '12'“对美国来说,俄国实在太虚弱了,不配成为伙伴”。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页。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3页。


  
  中华复兴网 收集整理 



前一页 后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科索沃战争与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




  一

  1999年3月24日,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下令对南斯拉夫实施空中打击,震惊世界的科索沃战争自此牵动了世界的神经,双方差异悬殊的较量使作者联想起发生于上世纪的中英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对于中国值得研究的是,在中世纪(至少在唐朝以后)曾是世界超级大国的中国,为什么会在近代被打败,而我们将制定怎样的安全战略才能在明天可能的战争中赢得胜利。

  中国在古代世界里曾长期处于超级大国地位的原因,可归于当时它所拥有的高度发达的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小农生产方式。与古罗马称霸地中海的情况相似,这种生产方式带给中国军事方面的影响是剌激了中国陆军及以攻占地理要塞为目标的陆权国防理论的发展。除此之外,中国所处的特有的地理环境,也使中国上述军事特点得到强化。

  俯察中国版图,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除北方外,中国四周均受大自然很好的保护。在没有飞机的古代,西部、西南部的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如果没有这道屏障,当年从地中海打到印度的亚历山大就很可能进一步在中国西部或西南部留下足迹。另一方面,中国又受着东海和南海的天然保护。在没有远程航海技术的古代,征服大海远比征服中国更困难。因此,中国自古就没发展出像英国那样的海军,更没有、也无必要建设像英国那样的海权国防。鸦片战争前,中国就没有一支国防意义上的海军。可见,大海的天然屏障给中国国防史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使中国古代国防失去了海防的功能,从而也就没有条件积累足以在未来战争中自卫的海战经验。鸦片战争是英国在海上对中国的胜利,也是大海留给近代中国国防的一粒苦果。最安全的地带往往也是最脆弱的地带,中国国防的近代惨败应验了这个军事辩证法;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南顾之忧,中国古代国防一直以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犯为目标,长城的出现便是这种国防的产物。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剌激了包括骑兵在内的中国陆军及陆权军事理论的发展。翻开武经七书,无不以陆权军事为主题。正因如此,当西方炮舰打到中国东大门时,中国军人竟不用海上出击的方式,而以“高筑墙、广积粮”战法与洋人交战。这样的国防到近代又怎能逃脱丧权辱国的命运。

  由英国工业革命及远程航海技术带来的新的战争模式———即海上对敌国进行纵深打击的战争模式,在 19 世纪下半叶已广泛地影响了西方世界。一方面,保卫海上商业利益,带动了造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