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我们现在人所讲的扎根教育,从前没有这个名称,可是真的从生下来父母就教。父母把《弟子规》做出来,他看到,他每天在看、每天在听,从出生到三岁一千天,这一千天的学习根深蒂固。四、五岁我相信,母亲到城隍庙里烧香跟着去,我小时候就这样的,一年总得到城隍庙去个几次。每一次去,母亲一定告诉我,阎王殿,十殿阎王,告诉我们干这个坏事受这个果报。小时候看到地狱变相的雕塑,也是根深蒂固,一辈子起心动念,起个恶念就会想到地狱里头的景象,这个念头马上就消掉。所以遇到《十善业道》容易接受,能做到,不难!今天为什么这么难?从小没人教,没人教《弟子规》,也没有机会看地狱变相这些因果教育。
所以《十善业道》怎么去研究,在日常生活已经养成习惯,知道好,也常常有惭愧的心,可是境界现前自己做不得主。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还是犯了,犯了之后念佛忏悔,忏悔完了明天再干,这个方法能行吗?所以我们不能成就,原因在此地。这些年来我们看了很难过,所以特别提倡这三个根,出家人还要加一个根。出家人在社会上被人尊重,为什么?你有四个根,在家人三个根,这四个根是加上《沙弥律仪》,四个根,像一张桌子四个腿,叫四平八稳。不在这上下功夫,我们一生所搞的叫佛学,不是学佛,把佛法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与自己的生死毫不相关。从前老师跟我们讲,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出不了轮回,就是《坛经》上讲的“福不能救”。搞佛学是福,福德里面的事情,不是功德;可是依教奉行,那是功德。所以怎么样能把它做到?真正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言论、行为,那就得受用,这才是真正的功德。所以这里讲的善根,我们要清楚,什么叫善根,什么叫功德。
“依缘因佛性能成就解脱之德”,法身、般若、解脱叫三德密藏。解脱是什么?解是解开,脱是超越,解开是对烦恼讲的,你把烦恼化解了,脱是什么?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六道是三种烦恼统统具足,妄想分别执着,能把执着摆脱掉,执着就是见思烦恼,见思烦恼化解,你就脱离六道,那是功德,六道没有了。可是在方便有余土里面,见思烦恼虽然没有了,他还有尘沙烦恼,还有无明烦恼。尘沙烦恼是分别,无明烦恼是起心动念。再能把这些也化解,不再有分别,尘沙烦恼没有了,不再起心动念,无明烦恼没有了,脱离十法界,这叫圆满的解脱。我们离开六道轮回,叫半个解脱,所以阿罗汉有半个解脱,他没有法身,他没有般若。脱离了十法界,法身、般若、解脱圆满现前,解脱是得大自在。大自在说的是什么?《普门品》里面讲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那就是大自在。他有能力在十法界现身、说法教化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这是解脱。现什么样的身,自己没有意思,自己要有意思的话,他就不得解脱,自己有意思就坏了。有意思是什么?是六道轮回的众生,他连六道都没出去。离开六道就没自己的意思,有自己的意思出不了六道轮回,没有自己的意思。那现身是什么?现身是众生的意思,《楞严经》上讲得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希望佛来帮助他,他就现佛身;众生希望观世音菩萨来帮助他,他就现观世音菩萨身;众生希望地藏王菩萨帮助他,他就现地藏王身,不是自己“我要现个什么身”,不是的。自己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是众生心,随着众生心自自然然现相。这个理很深,事也很玄,很不好懂。
我们这些年来看到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实验,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这个疑虑总算是化解了。你看水,水是矿物,它决定不会起心动念。可是我们的意念,我们一个善的意念对它,“我喜欢,我很爱你”,那个水的结晶就非常之美,那就是应,我们有感它就有应,我们是有心感,它是无心应,这叫解脱。我们一个不善的念头,“我讨厌你,我很恨你”,它现的结晶就很丑陋,那水岂不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我们从这里能体会到,它是无心,我们看到这科学实验,很容易联想到。在古时候,没有这些科技发明,也有人问释迦牟尼佛,不起心、不动念怎么会能随众生心,能随心现相?佛举鼓、举钟做比喻,这个也很好。佛说鼓里面有东西吗?没有,空空的,这大家晓得。他说你去叩它,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你去敲它,敲它是感,声音发出来那是应,你大叩它就大鸣,小叩就小鸣,也能显示出来。敲钟亦复如此,钟没有东西,这是说明感应道交。感,是众生,有心;应,是诸佛如来,无意,他没有心,自自然然应。为什么能应?那就是自性本具的德能,统统包括在里头,智慧德相。智慧德相是性德,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十法界众生,包括地狱众生,有求必应。
我们有时候也有求,不应,这个事情章嘉大师教导我,我跟他老人家三年,一直到他老人家圆寂。他给我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可是有时候也不应,为什么不应?自己有业障,不在外面。外面没有障碍,自己有业障,这个道理深!自己要把业障消除,感应就现前,哪有不应的道理!所以我们看到一些同学,特别是在有困难的时候,求佛菩萨,有的人有很明显的感应,有的人没应。有感应,这佛菩萨灵;没有感应,这佛菩萨不灵,错了,不是佛菩萨灵不灵,是我们自己有没有障碍,没有障碍就灵,有障碍就不灵。障碍多分是有怀疑,我来试试看,看灵不灵;换句话说,信心不具足,所以就没有明显的感应。那个感应很快速的,是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他真相信,这些人往往发生在初学,知识水平不高,特别是老太婆有,未成年的孩童有,你细心去观察你就知道。为什么?他们老实,他们听了没有怀疑,真的有求必应。有求不应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学了佛,也相信了,信里头有疑惑,所以往往有求没有感应。几次有求都没有感应,他信心失掉了,佛讲的这些靠不住。他不能反求诸己,他不知道真正障碍在什么地方,总是把这些责任向外推,他不知道佛法是心法,“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上说的。
所以我们要重视这个地方所讲的一切善根功德,特别是在初学,我们要重视这一句,要修善根,要积功德。为什么?善根功德是缘因,它能帮助你开智慧,能帮助你将来证法身;开智慧就是助了因,证法身就是助正因,所以善根功德就非常重要。在三十七道品里面,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都是属于善根功德。这些课程,在佛法里头无论大乘小乘都属于必修课。这是我们从“唯了因之所了”,附带学习的三因跟三因佛性,这个明白了。我们再看大师引《起信论》一段经文来给我们作证。
【起信论云。真如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广说如彼。故曰自性清净圆明体也。】
《起信论》是古印度马鸣菩萨的作品,这里面说‘真如自体’,就是自性,自性里面本来具足有‘大智慧’,智慧的作用就是光明。这句话跟《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智慧德相”一个意思。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具足“大智慧光明”,具足无量德能,具足无量相好。到下面我们会读到,到第三段。本自具足,这个我们要相信,话说得很容易,相信还真难,为什么?真相信了,你就不会再从外面求法;换句话说,心外求法这个意念你就断了。心外求法佛门称之为外道,然后你想想,现在这个世间学佛的人有多少?有几个人向自性当中求?有多少人在心外求?你就明白,佛法为什么衰。我们把目标、方向全搞错了。佛在哪里?佛在西天,佛在极乐世界,搞错了。这些年来我们提倡“三时系念”,现在三时系念很流行,不但在国内,国外也很流行,许多人在做三时系念。中峰禅师在开示里面说得好,“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是向内。又说得更清楚,“此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此心。此方即是净土,净土即是此方”,说得这么明白。这些说法我们也很熟悉,起不起作用?没起作用。这就是说,我们迷失自性太久了,虽然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常常提醒我们,我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