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暇肪兔晃侍狻�

  《无量寿经》最新的本子,这个本子没有入藏,是民国初年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我们对于夏老有信心,这个本子前面有一篇很长的序文,梅光羲居士写的,梅老居士是李炳南老居士的老师。这两位大德的成就不是泛泛,从佛法理论上来讲可能是佛菩萨再来,在这个时代示现,以居士身出现,讲得通不是讲不通。黄念祖老居士是梅光羲的外甥,是夏莲居老居士传法的学生,我们也算是在晚年才遇到,见过多少次面。他在中国弘扬《无量寿经》会集本,只有他一个人,那个时候我在国外也是弘扬这个本子,我们两个碰头,志同道合。会集本是李老师传给我的,他老人家早年在台中讲过一遍,那个时候他才六十多岁,李老师六十多岁。我在台中求学,他把这个本子给我,就是他讲经用的底本,他做了眉注,是以毛笔写的,写得很规矩,写得很好。我当时看到这个本子我就欢喜,因为他注得很清楚,段落勾得也很明晰,我能看得懂,我能讲得出来。可是那个时候他不让我讲,我也不懂什么原因,以后明白了,这个本子有争议。所以李老师讲过一遍,他就没有讲第二遍,很多人不服。真好!这不是假的,我们可以仔细的去做比较,跟过去的版本,五种原译本,两种会集本,一种节校本。所以《无量寿经》现在是九种版本,你跟其他的八种比,真好。

  所以老师交给我,我什么时候才拿出来?李老师圆寂之后,我想了一想,老师交给我这样东西,再打开来一看,真好,我就开讲,第一次讲的在美国,听的人都欢喜。所以我们把它印了一万册,第一版印了一万册,李老师的眉注本。这一流通,大家看到了,没有一个不欢喜,《无量寿经》的缘成熟了。虽然在这些年当中有不少人有争议,现在平息了,在中国,中国国家宗教局肯定,他们提倡的净土五经,《无量寿经》就是选夏老的会集本,这肯定了。所以它有时节因缘,时节因缘没成熟,不能够勉强,那个时候我们年轻不懂,现在明白了。当年老师交给我的时候,我那个时候才四十多岁,四十出头,老师不准我讲,告诉我“要有耐心等待,等缘成熟”。没想到我们的缘是先在国外成熟,然后才国内。前后我讲了十一遍,第十一遍是细讲没讲完,讲了一半,我记得讲到第二十四品“三辈往生”,刚刚好讲到一半。等什么时候再有时间,再去接着讲不太好讲,重头重新把它讲一遍,现在讲,那跟过去境界不相同。经有无量义,一定要认真去学习,就是依教奉行。修净土,真正发往生西方亲近阿弥陀佛的心,这个心要是真,我们这一生决定成就。真正发心往生极乐世界,我们现在住在这个世间,你觉得什么?暂时的,像住旅馆一样,这不是我的老家,这旅馆。

  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确确实实可以做到随缘妙用。妙用是什么?不执着,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你们说好,都好,只要没有严重的问题,没有严重违反性德,都好,没有一样不好。严重违反性德的时候提醒你一下,你接受、你明白,好,你不接受、不明白也好,没有一样不好。能接受,依教奉行,好,你这一生成就,永远脱离六道;不能接受也好,你还在六道里头再轮回几次,下一次再遇缘的时候再得度。这事情怎么能勉强?所以菩萨住世,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常生欢喜心,道理就在此地。我们常生烦恼不生欢喜心,为什么生烦恼?斤斤计较,成见很深,这就造业,所以就很辛苦,道理在这个地方。所以今天帮助别人成就,不如帮助自己成就;请别人作佛住世,不如请自己作佛住世,诸位冷静想想就晓得。

  我们再回到现实环境,就是培养人才比什么都重要。早年,我还没出家,出家之后方东美先生我也常常去看他老人家,也每次提醒我,所以我这印象就很深刻,这个话至少他说过十几次,“中国佛教要复兴,一定要恢复丛林制度。”这个话我听到耳熟,什么叫丛林制度?丛林是大学;换句话说,今后佛教要复兴一定要办佛教大学。丛林的主席是方丈或者称住持,就是校长,首座和尚就是教务长,维那就是训导长,监院就是总务长,名称虽然不一样,他们的执事完全相同。所以中国丛林的组织跟现在的大学是一样的,用这个来培养人才。现在办学的很多,风气也挺盛,能不能成就?还是难。难在哪里?难在没有老师。早年,我离开佛光山就到华冈文化学院去教书,那时候叫文化学院,张晓峰先生办的。我在那个地方教了五年,教哲学系,好像教三年级跟四年级,佛经哲学。张先生办这个文化学院,现在是文化大学,给我很大的启示。办学院要老师,所以他先办研究所,招的学生是什么资格?硕士。他这个研究所是博士班,研究所学生毕业出来之后再办学院,他们就做老师,学院里面的讲师、副教授、教授,这样学校办起来。所以今天要办佛教大学得走他这个路子,先办研究所,培养佛门的研究生。可以办两个班,硕士班、博士班,招收大学毕业生,出家、在家都可以。有了这批师资再办学院,由学院再扩大就佛教大学,如果不是这样的,就很难收到效果。

  所以我当年在文化学院这个五年,自己很有受用,体会也很多,将来佛教怎么个发展。可是这么多年,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是成就了自己,非常想帮助别人,不容易,因为学佛这一门学问跟世间学术不一样。学佛的条件,我常常讲十六个字,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你才能学佛,你才能入门。如果这十六个字沾一个,你就入不了门,这是佛法跟一般世间法不一样的地方。今天无论你是在家、出家,你能真把这十六个字放下,入佛门了,这十六个字没放下,没入门,这个自己不能不知道。在讲堂里面,我还说得更贴切、更真实的话,我说我这十六个字你统统放下,你是不是真的入门?用《华严经》的标准,只在门口没进去。要怎么样才能进去?必须是佛陀在经教里面给我们讲的标准,你真的入门。那个标准是什么?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你入门了。在《华严经》里面是初信位的菩萨,你证得了,在小乘里面是须陀洹果,你证得了初果,这才叫真的入门。所以我讲的放下十六个字,带你到门口,差一步,没进去,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我们这十六个字还没有放下的话,你距离门口还有相当的距离,远之远矣,你怎么能讲经?

  所以佛法难,难在这个地方,就是要把世间名闻利养舍掉,要把自私自利舍掉,然后进一步,真的符合世尊所说的条件,放下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入门了,真入门了。在大乘里面,你就是《华严经》上初信位的菩萨,十信好比是小学,你就真正进入小学一年级,不是凡人,是圣人,小小果,非常可贵。为什么?证得这个果位,三不退里面你就得到一种,位不退。你没有离开六道,但是保证不堕三恶道,你在天上人间七次往返证阿罗汉果,阿罗汉是第七信的位次。七次往返,真的好像是一次往返提升一级,七次往返的时候证阿罗汉。证阿罗汉,六道就没有了。六道没有了,还到不到六道来?肯定会来,但是来不是受报的,不是受果报的。来干什么?来度众生的,来行菩萨道的。阿罗汉有这个能力与一切众生,与六道里面众生感应道交,六道里头有缘众生他心有感,阿罗汉有应,他以应化身到这个世间来,很多,也不是少数。从前李老师告诉我,在中国过去译场,就是翻译经典的场所,这里面从事于翻译工作的人,许多都是三果以上,所以他没有把经翻错,他不是凡夫。三果圣人是阿那含,四果是阿罗汉,这个阶级的人见惑断了,见惑的习气都没有了。思惑他们正在断,三界九地八十一品的思惑还没断尽,断尽就证阿罗汉果,这是真正入佛门。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真难,然后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八万四千法门不容易修。那怎么办?诸佛如来慈悲,无一不是教导我们指归净土,特别是在末法,你走这条路肯定走得通。

  持戒念佛,把《弟子规》学好、把《弟子规》真正落实就是持戒。要真正做好,我们的业障习气太重,自私自利这个念头太强,想断断不了,怎么办?先求因果的教育。从哪里入门?我自己入门是从《了凡四训》,我得受用。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