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菩提道次第传承诸师修心语录选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刖呷宋尬摇⒎ㄎ尬掖址旨叭朔ㄎ尬蚁阜郑ù朔绞强招裕岸鞘牵┤址奖悖炙担海в直艘磺兄种钦撸嘈氤墒熘钣星椤!彼揭磺兄种牵瓷阏嫠锥校手思胺鸾孕胨宗行衅罚四恕睹掷掌腥止圩下邸啡鄹倭臁S氪寺鄹倭煜辔ィ从氪寺鄹髌废辔ィ寺勰肆艘濉栋闳艟分浚源擞胍磺蟹鹚盗艘寰辔ィ⑶椅ダ怼A髌腥担海Р淮锼宗姓撸荒芰丝招浴#У敝招韵至浚杀攘可兑蛎鳌分泄愠纱死怼K宗杏σ浴兑蛎鳌氛唬蛑嘀こ啥笞胂至俊R蛑啵词撬宗校钟肓鳌侗︳N论》所说,何故须修慈悲之理相违。《入中论》首说,大悲为根本,此论乃说空性者,而首举俗谛行品中之大悲。须空性智慧,方能不住生死,须方便俗谛行品,方能不住涅盘。以通达空性(如所有性)智慧断无明,则不堕生死;以尽所有性智慧了达一切有情,皆是父母,故为慈悲驱使,不住寂灭(以大悲方便不舍有情)。以智慧断烦恼,乃证法身;由福资粮成就色身(摄报化二身),方能成熟有情。佛非以法身成熟有情,一切有情不能见法身故,由基道果三种而言,基有真俗二谛,于此不圆,则道中之福智亦各别不圆融,乃至果时法身、色身亦不能得。故方便、智慧任舍其一,皆不应理。'
  九十五、又恩师开示之教授中说:'破支那和尚与教相违,与理相违,自语相违。彼所说任何不起思维,不修身语二种善业,此如将心幽囚,令如顽石,属于愚痴黑暗。萨迦班抵达说此为'愚痴大手印',皆趣畜生行。彼等将心幽囚,误谓即证空性。黑暗愚痴,恶行烦恼,彼称以为成佛之因。此宗喀简择彼之所说,即彼所言已成自语相违,乃摄其(支那堪布)所著《睡转法轮》中之心要,彼谓但心不生分别,身语二业,可以随便,但睡亦可成佛。又其(和尚)所引之经,彼亦误解,由人法二我执而行施等如以毒和食,不唯无益而又害之。若总说六度皆魔业,汝(和尚)称汝所倡者摄于慧度,亦魔业矣。'堕所缘'谓耽着于实有,此(彼所引经)所谓魔业,乃谓对于菩萨成佛为障之魔业,非对一切有情而言,不然,则登地有情,皆未达空,皆有二执,且其修施等亦魔业耶?一切行品如修大慈、大悲、菩提心等,皆谓具二执堕于有相之摧毁一切行品。凡夫现行虽有我执,然布施时之舍心,是善行故非我执,破斥之谓若如所称,则得法无我者,须将舍心、防心等亦如嗔慢等而并灭之,即将六度视同烦恼而断之,则无圆满佛陀,佛亦无所依矣,熟盛则寒微,寒盛则熟微(成反比),见行如此,则堕断常,则以见害行,或以行害见,不唯不得成佛,如圣天《四百论》所说,'执有堕畜生,执无堕恶趣'。法身与色身,和凡夫之心识与肉体,此二不离互用,须于因位不离互用,须空慧乃得法身之因,然若无方便,法身亦不圆满,故方便亦是得法身之质,如是空慧于色身亦可(此有发心为前导,余五度力,摄持不失,而专修慧度时,一心专注之空性也)得用。
  贰拾贰  于学处修学之次第  (摄学行六度)
  (一)施波罗密
  九十六、布施之胜利:略如《入行论》说:'人天乐,不外财色受用圆满,此现上果,由施而来;究竟乐亦由施入地道,而得圆满菩提。'
  九十七、甘丹派大德侠惹瓦说:'出家求财而施,虽有少分施之功德,而于戒之过患反大,故侠惹瓦不喜,诸菩萨亦不喜。'
  九十八、布施度修法中,恩师开示说:'若仅凭现实圆满,则世间尚多穷人,应佛之施,亦未圆满,若仅离悭吝,即圆满施度,则小乘阿罗汉亦离悭吝,应圆满施度,如何方能圆满施?应修舍心,方能圆满。《入行论》亦说:并舍由施而得(施果)之财物受用等福果子他人之心,即可称施到彼岸(合量如菩萨行)。恩师又说:若说施度圆满,须至佛位,此余个人体会,尚待博学详考。然勿疑吾人不能圆满法施,虽然登座说法之比丘,即见亲友将作恶业,能以方便令其不作,在家居士,极喜闲谈,能善巧为说,引起彼等学法之兴趣,即不娴教理者,每口念诵,高声朗诵,能令人非人等,身心清凉,亦属法施,虽无大力,然如见虫落水,拯之令起,亦属无畏施。若无菩提心摄,虽行布施,不名圆满施度,仅可说为布施行。布施须心如理,行如理,三施随一,如有望厚报之心,即心不如理,又如施人一缕,须和颜悦色,令受者满意,否则,纵以全室施人,若呼尔而与,蹴尔而与,令对方难受,而感不安,即行不如理。应无怨亲,无悭吝,无谄诳,由悲心念恩之门而行布施(不矜不伐),应以对方为善知识,因我久有此心,苦无对象,今彼感空乏怖畏,如劝请我行施者然,何幸如之。
  (二)戒波罗密
  九十九、戒之自性:《菩提道次第》说:'由遮止损他事,意远离之思为戒。'《入中论疏释》亦说:'能断为戒之义'。简明言之,防护身语意断离恶之心即戒,由菩提心摄受而有所防护、遮止即戒度。
  一百、戒之差别:《入中论》说:'虽于比丘戒清净,若于执法有自性,如是则亦不能说,彼于菩萨戒清净'。(然亦有与菩萨律所断相顺者。)
  一百零一、月居士说:'若以至诚大悲为动机,则身语二业,虽似不善,不能谓之不善。'然若凡夫无此堪能,而以身语二业为可转移,则如乌鸦入孔雀群(性能消毒),而食毒物,鲜有不自毙者,故菩萨虽以意业为主,而于身语不善,亦应远离,方称律仪清净。
  (三)忍波罗密
  一百零二、忍度修法中《入行论》说:二切恶业无如嗔,一切善业无如忍'。经说:'若于菩萨生一念嗔,能烧过去千劫功德。'谁是菩萨,吾等决不能知。岂可不慎!
  一百零三、忍之胜利:略如《摄波罗密论》说:'于有将舍利他意,最妙对治说为忍,世间善乐诸圆满,于嗔过中忍皆救。诸具力者胜庄严,断诸难行力之胜,害心野火被水流。《“后诸损忍能除。以胜士夫忍铠甲,暴恶众生语之箭,彼成赞叹妙微花,当成悦意名称鬉'。又说:'具德庄严饰相好,着色工巧亦忍是',
  一百零四、《入行论》说:'此生后世一切乐,皆由修习忍辱生,此生后世一切苦,皆由不忍嗔恚生'。
  一百零五、修忍之理:经说:'设若有情有自在,观彼有时亦自害。岂彼于己尚不爱,故嗔恨彼不应理。'《四百论》说:'嗔亦魔所持,医不忿如是,能仁见烦恼,非属烦恼人'。月称菩萨说:'此非有情过,此乃烦恼咎,察已诸善巧,不忿诸有情'。
  一百零六、昔有一坐静修行者,一日,闻其怨敌衰损,喜而命侍者善治饮食,为说因缘。有大德闻之叹息道:'似此亦修梵行,实种恶趣因也'。故加持文中皆有'闻怨富饶生随喜,愿此心生求加持'。
  (四)精进波罗密
  一百零七、精进胜利:如《经庄严论》说:'善法聚中精进胜,由依此故彼随得,以精进后住胜乐,世出世所摄成就。精进当得世受用,精进能具极清净,精进超脱萨迦耶,精进成佛胜菩提'。
  一百零八、《摄度论》亦说:'若具无厌大精进,不得不成悉皆无'。
  一百零九、不勤发之过患:如《海慧问经》说:'具怠惰者,于菩提极远而甚远;诸具懈怠者,从无布施乃至无慧;诸具懈怠者,无能利他'。
  一百一十、《念住经》亦说:'唯一烦恼本,何有如懈怠,谁有一懈怠,彼是无诸法'。
  一百一十一、《菩提道次第》说:精进所依之顺缘四者中,胜解力:乃于应行应止生起意乐,为精进之基(所依),故精进乃于应行应止(善为抉择)而精进。止观修法亦即别示后二度——禅定与清净正见之修要
  (此二度广开,别成修要,以此支分条数亦另起)。
  (五)禅定波罗密
  贰拾叁  正修止法科中所摄一些教授
  一、静虑(定)自性:如《菩提道次第》说:'于随一妙善所缘,心一境性,心止安住”
  二、静虑差别:如《菩提道次第》说:'从自性门(差别)有世出世间之二;从品类门,有止与观,及止观双运之三品;以作用之差别,有令现法身心安乐而住,及现证功德,与饶益有情之静虑'。
  三、修定之胜利:如《玛澈》教授说:一、身心堪能:即能使身心随学何种善,皆有堪能性,未得定者修一月不及得定者一日之功德。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