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并不能解释光的横向振动是如何产生的,因为按照机械波的弹性理论,只
有密度较大的固体媒质才能产生横波,在稀薄的以太媒质中不可能有横波。
1818年,菲涅耳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竞赛应征论文。他以横波理论解释
了光的偏振;用半波带方法计算出圆孔与圆板衍射。评委中的著名学者泊松
是粒子说的拥护者,他用菲涅耳的方法计算出在小圆盘衍射阴影的中央会有
一亮斑出现,他认为这一“荒谬”的结论足以驳倒波动论。菲涅耳和阿拉果
立即用实验证实在阴影的中央确实存在亮斑,这亮斑后来就叫泊松亮斑。自
此,光的粒子说日渐衰落。菲涅耳被人们誉为“物理光学的缔造者”。
光的横波理论引起了对机械以太媒质的讨论,例如泊松提出以太是一种
类固体的物质,柯西设想以太是一种易压缩易滑动的物质等,但是格林指出
这些假设都是不稳定的。
1845年,法拉弟发现在强磁场中光的偏振面发生旋转,证明光和电磁现
象存在联系。1856年,韦伯(1804—1891,德国)等人发现电荷的电磁单位
和静电单位的比值等于光速。1865年,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证明电磁波以
光速传播,他立即断言,“光和磁乃是同一实体的不同属性的表现,光是一
种按照电磁定律在场内传播的电磁扰动”。
1868年,麦克斯韦发表了《关于光的电磁理论》一文,他将电、磁和光
结合起来,创立了光的电磁波学说。传播光的电磁场当时被理解成一种“电
磁以太”,而以往的“机械以太”假说逐渐被人们抛弃。
光速的测量是具有特殊的意义的。伽利略最早提出测量光速的实验方
案,他认为光以有限大小的速度传播。1676年,天文学家罗默(1644—1710
年,丹麦)和惠更斯利用木星卫星食周期的不规则性进行光速测量,罗默认
为这一现象是因为光穿过地球轨道要经过22分钟,惠更斯利用这一数据首次
8
计算出光速为2×l0米/秒。
1849年,菲索(1819—1896年,法国)首先开创在地面条件下测量光速,
他设计了一个转动的齿轮装置,当光线从齿轮的凹部通过并聚焦在一只平面
镜上,然后光线经反射再一次通过齿轮的凹部射入观察者的眼中。如果返回
的光线恰好被一个转动着的齿挡住,观察者就看下见光线,此时齿轮的转速
若增加一倍,光线又能穿过下一个齿缝,使观察者重新看见。这样光在往返
一次所用的时间就可以利用转速和轮的齿数计算出来,从而可以计算出光
速。他在实验时使观察者与平面镜相距8。633公里,齿轮转速为12。6转/秒,
齿数为720,测得光速为313,300公里/秒。
1850年,傅科(1819—1868年,法国)对菲索的装置作了改进,他用高
速转动的8角棱镜代替了转动的齿轮,由棱镜的转速和光线传播的路程可求
得光速,他的结果是299,7960±4(公里/秒)。后来傅科在装置里充入水,
测出了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得到的光速仅是空气中光速的3/4,恰好等于
水对空气的折射率。这一事实也证明惠更斯关于光的波动说的论断是正确
的。
… Page 16…
19世纪后半期,光速的测量往往用来证实以太的漂移。人们认为既然光
和电磁波是靠以太传播的,那么在不同坐标系和不同方向上测到的光速应是
不同的。这些实验工作在19世纪末导致了光速不变的结论,从而否定了“以
太漂移”假说。
… Page 17…
三、近代后期化学
1。原子——分子学说的确立
化学的新时代是随原子论开始的,1803年,道尔顿(1766—1844年,英
国)首次宣读了关于原子论和原子量计算的论文,其要点是:元素的最终组
成是简单原子,简单原子不可分割,在一切化学变化中保持性质不变;各元
素的原子在形状、质量和性质上是不同的,每种元素以其原子的质量为最基
本特征;不同的元素的原子按比例结合,形成化合现象,化合物的原子叫复
杂原子。他规定氢原子量为1,据此他计算了其它元素的原子量。5年后他发
表了20种元素的原子量表,并创造了相应的原子符号。
道尔顿的原子论很好他说明各种化学现象和化学定律间的内在联系,很
快为多数学者接受,成为当时解释各种化学现象和探索物质结构的统一理
论。特别是他提出元素以其质量为基本特征的思想,对导致元素周期律的发
现起了重要的作用。
1811年,阿佛加德罗(1776—1856年,意大利)提出分子的概念。他认
为原子是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质点,而分子是单质或化合物能独立存在的最
小质点。分子具有物质的特性,它是由的原子组成的。化学变化是不同物质
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他还提出了一个重要原理:一切气体在相同体
积中含相等数目的分子。他由此创造出一种用来测定物质相对质量的实验方
法。很明显,阿佛加德罗的分子说是道尔顿原子论的合理发展,可惜没有得
到当时化学界多数人的理解,被冷落了近半个世纪之久。
原子论得到普遍承认后,许多化学家积极投身于原子量的测定和研究。
贝采里乌斯(1779—1848,瑞典)自1810至1830年致力于原子量的测定,
他曾准确地分析了2000多种单质和化合物,为计算原子量提供了丰富的实验
依据。贝采里乌斯假定由A、B两种元素生成的化合物,其分子式是AB,m
mn
和n分别代表两种元素的原子数,那么m与n之比等于生成该化合物时A、B
两种单质气体体积的最简比。这一原则贯彻在他的原子量测定中。1814年,
他发表了第一个原子量表,其中列有41种元素的原子量;1821年发表的原
子量表中除个别元素外与现代原子量表大体相符。他的另一贡献是采用元素
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作为该元素的化学符号,这一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贝采里乌斯的学生米希尔里希(1794—1863年,德国)于1819年发现
了同晶定律。定律指出“同数目的原子若以相同的格局相结合,其结晶形状
相同。原子的化学性质对结晶形状不起决定作用,但晶形却为原子数目和结
合的样式 (布局)所支配”。米希尔里希与老师合作利用同晶定律修正原子
量的测定工作。他们曾利用硫酸盐和铬酸盐的同晶现象成功地修正了多数金
属氧化物的化学式,进而使原子量也得到校正。
原子量的测定研究使大量无机化合物的组成逐步得到澄清,人们逐渐认
识到一个重要的事实,即一种元素和它种元素相结合,原子数存在一定的比
例关系。弗兰克兰 (1825—1899年,英国)在1852年研究金属与烷烃基的
化合物时,发现每种金属的原子只能和一定数目的有机团结合。这启发他去
研究其它无机化合物的分子式,最终形成了“化合力”的概念。他写道:“一
切化学元素当生成化合物时,尽管和相化合的原子在性质上相差很大,但它
吸引这些元素的 ‘化合力’却总是要求结合一定数目的原子。”他还只能用
… Page 18…
“单原子”元素和“多原子”元素的提法来表达“化合力”的差别。
1857年,凯库勒 (1829—1896年,德国)和库帕 (1831—1892年,英
国)发展了弗兰克兰的思想,他们把各种元素的化合力用“原子数”或“亲
和力单位”来表示。他们指出“不同元素原子相化合时总是倾向于遵循亲合
力单位数等价的原则”。这样由凯库勒和库帕共同奠定了原子价理论的基础。
1864年,迈尔 (1830—1895,德国)提出了“原子价”的术语。
原子价学说阐明了各元素在化合时所遵循的量的规律,它不仅为后来元
素周期律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且对有机化合物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