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科技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但海军部却并不满意。另一位发明家史密斯 (1808—1874,英国)。史 

密斯最初的方案是用一根象巨型木螺钉似的锥形螺旋桨做推进器,在伦敦附 

近的一条河上进行反复试验的过程中,这个木制锥形螺旋桨因受力太大突然 

折断,出人意料的是轮船反而因此走得更快了。史密斯由此悟出长螺旋桨并 

不适合做推进器,他把方案改为带有二个桨叶的螺旋桨,结果它的推进性能 

优良,试验船的平均时速达到15公里。这一方案得到英国海军的认可,并为 

当时最大的蒸汽机船“大不列颠号”采用。 

    螺旋桨问世后,由于当时蒸汽机转速太低,不适合螺旋桨运动的要求, 

另外螺旋桨的防水密封轴承也不易解决。因此,对螺旋桨的使用存在着很大 

争议,一些大型海船为了可靠,往往风帆、明轮、、螺旋桨同时采用。1845 

年,英国海军部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试验,他们让两艘吨位相同(800吨), 

蒸汽机功率(200马力)相同的军舰做拔河比赛,其中“阿莱克脱”号安装 

明轮而“拉脱拉”号安装螺旋桨。比赛开始,双方开足马力各向相反方向拉 

对方,结果,安装螺旋桨的“拉脱拉”号牵着对手,以每小时5公里速度前 

进。此后,明轮和螺旋桨还有过多次“交锋”,人们终于确认螺旋桨是一种 

更优越的推进器。 

     19世纪20年代,由于发明了可爆炸的炮弹,各国战舰纷纷在船舰外层 

保裹上铁甲,另一方面远洋轮船的吨位日渐庞大,木材很难满足强度的要求, 

于是造船工程师开始探索使用金属材料代替木材造船。 

     1818年,英国首先建成一艘铁壳驳船,打消了人们担心浮力不够的疑 

虑。3年后,第一艘全部用铁造的蒸汽船建成,并完成了横渡英吉利海峡的 

航行。1843年,完全用铁建造、安装了螺旋桨的“大不列颠”号蒸汽船下水。 

经过长期考验,人们开始确信铁船的优越性。到60年代铁船的成本与木船已 

相差无几,但当时钢的冶炼技术尚不完善,钢材不是太软就是太脆,不宜用 

于造船。70年代后,由于平炉炼钢法可以提供大量优质钢材,从而使钢材在 

造船中逐步取代铁。1877年,钢质船壳的“爱丽丝”号下水,它标志着钢材 

造船的新纪元。钢制船壳仅是铁壳船厚度的4/5,用钢造船不仅节省材料、 

减少了工时,还提高了船只的强度。 

     到1875年,蒸汽机由于应用了多级膨胀技术,功率达到一万马力以上, 

每马力耗煤量节省一半,19世纪末,由于内燃机和汽轮机开始在船舶上应 

用,使船舶革命自此进入了新阶段。 



                         2。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 



     (1)车床的改进 


… Page 81…

     亨利·莫斯莱(1771—1831年,英国)在机械加工工艺及车床制造方面 

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为英国培养出了一代杰出的机械工程师,因而被誉为 

英国“机床之父”。1800年,他制成一台小型的螺纹车床,最终加工成长2 

米、偏差仅有1。6毫米的黄铜丝杠,使用这样一根精密的丝杠可以制造更精 

密的车床。这样到1810年,他终于研制出了优秀的车床。莫斯莱经过前后几 

十年的努力,终于使车床成为商品广泛出售,这种车床是全金属的,刀架沿 

丝杠给进,还装有可变换齿轮的分度盘。由于这台车床的刀具由手动变为机 

械给进,使螺纹的加工更精密;变换齿轮可以改变丝杠和工件的转速,因而 

能生产出不同螺距的螺纹。他还将刀架加宽,提高了强度。稍后,又发明了 

装有螺钉的卡盘,使工件装御十分方便。莫斯莱的车床已具有现代车床的基 

本结构,特别是用齿轮实现变速的思想,对所有种类的机床的发展都起了巨 

大的作用,直到今天这类装置仍为多数机床采用。 

     莫斯莱的弟子惠梯沃斯(1803—1887年,英国)也是一位杰出的机床设 

计师。他为了制造“真正的金属平面”,发明了刮刀刮研的方法,这种方法 

至今仍用于精密机床制造,他在长期的机械加工工作中认识到,绝对精确是 

任何人做不到的。他于是提出以允许误差的概念来替代纯粹的绝对精确的思 

想,从而使加工和测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他还提出了“端面系统”测量的概念和方法,采用端面块规作精密测量。 

1855年,他研制出测长机,使测量精度达到百万分之一,这一成就使他成为 

现代精密测量和加工技术的奠基人。 

    在机床结构上他发明了光杆和导轨,采用对开螺母与丝杆啮合的方法设 

计出新的给进、离合结构;为了使滑鞍手动快速返回,他又改进设计使丝杆 

起了齿条的作用。 

    在车床床身制造工艺上,他提出铸造空箱体和小件拼铸大件的方法,从 

而减小了铸件的变形,保证了铸件的质量。 

     1855年,美国人斯顿发明了转台车床,他借助于军舰炮台转台的原理, 

在刀架上装有几种刀具,使原来每一道工序更换一次刀具的过程,变成只要 

转动一次刀具转台就行了。 

    从1850年起,机械制造业转入兴盛时期。为了完成大批量零件的生产、 

加工和装配,人们对加工工艺、工具作了更广泛深入的研究。 

     1851年,考克夸尔海特(法国)测量了钻削时切除单位体积金属需做的 

功。此后,人们开始研究切削的机制,直到90年代才逐步形成了切削理论。 

为了提高刀具的质量,马谢特 (1811—1891年)发现工具钢中适当加入锰、 

钒、钨等元素可以得到高速工具钢。20世纪初,人们才确定了高速钢的最佳 

的组份。 

     与此同时,测量仪器也有显著进步。1851年,机械师布朗(1810—1816 

年,美国)发明了游标卡尺,精度达到0。025毫米。游标卡尺的出现是测量 

仪器的重大突破,它对简化测量程序、提高产品精度、发展互换式生产方法 

有着重大意义。1867年,布朗又发明了三角厚钣测量器,1877年,制成了量 

程是1英寸的千分尺。 



     (2)刨床、铣床、磨床及特殊机床 

     莫斯莱的车床不能完全满足19世纪初蒸汽机和纺织机械的加工需要,那 

时许多零件仍靠手工生产。19世纪50年代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各种机械 


… Page 82…

产品的品种和产量增加很快,这促使人们去研制适应生产特殊要求的机床, 

这一时期出现了刨、铣、钻、磨以及一些专用机床都相继出现了。 

     1818年,英国技师惠特尼(1765—1825年)为制造枪械发明了一种机床, 

它借助刀具作旋转切削,而不是象普通车床那样,刀具作给进切削,工件作 

旋转运动。英国人把这种机床取名叫铣床。由于铣床复杂,成本高,很长时 

期在英国得不到推广。1829年,在英国还出现了专做六角螺母的铣床。但是, 

铣床在美国受到了重视。1862年,美国人布朗发明了万能铣床,其特点在于 

有一个能上、下、左、右移动的工作台,滑板和旋转支架,可以使工件做各 

种运动。这样一台铣床不仅可以加工形状复杂的麻花钻,还可以为齿轮及各 

种形状的工件加工。万能铣床的出现立即引起了轰动。同年,贝曼特研制出 

垂直靠模铣床,可以完成复杂沟槽和断面的加工,它特别适合锻模模具的刻 

模工作。仿型铣也是铣床的重要发展。 

     铣床的发展对齿轮的生产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剑桥大学教授R。维利 

斯(1800—1875年,英国)创造了渐开线齿轮理论。1854年,布朗发明了一 

种制造渐开线齿轮的专用刀具,自此实现了新齿轮的批量生产,并淘汰了摆 

线齿轮。80年代末,出现了滚齿机,成为加工齿轮的专用高效机床。 

     1814—1825年,英国的技师洛巴次和库列门托等人模仿木工刨平木材的 

动作,首先研制刨床。由于金属比木材坚韧,刨床的刨刀必须更窄,并保持 

在一个平面上切削。1825年,他们制造出一台原始的刨床,刨刀是通过链条 

借助人力做切削运动的。1839年,英国一位叫霍特玛的技师对刨床作了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