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科技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超过二个周期,这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天文学家卡伦顿(1826—1875年,英 

国)自1853年起也开始系统观测太阳黑子,他发现以日面上不同纬度统计的 

黑子为基准判断出的太阳自转周期并不一致,他认为这说明太阳不象一个转 

动着的固体球,太阳的表面似乎更象流体。卡伦顿还发现黑子的位置也存在 

周期性变化;开始时黑子的平均纬度约35°,数目也少,结束时,平均纬度 

是5°。这些发现为德国天文学家证实。 

     同一时期,人们也观测了地磁场的变化。1851年,拉蒙特(1805—1879 

年,英国)发现地磁场不仅在一天里作周期性的变化,而且还存在以10年为 

一个周期的变化。这两种平行发生的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太阳黑子对地磁场 

存在影响,当然他们一时还不能理解这种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日食观测也是研究太阳的手段之一。18世纪,人们已发现在黑暗日轮周 

围有明亮的环和赤色的火焰。在1848年7月8日的日全食观测中,人们着重 

研究了这一现象,他们把火焰叫日珥,把亮环叫日冕。1851年,人们拍下了 

日冕的第一张照片,从此开创了用照相术研究日全食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光辉是由太阳高层大气对日光的漫射和高温气体的运动造成的。 

     19世纪里关于太阳的研究虽然只取得了一些初步结果,但却为日后关于 

太阳结构的研究铺平了道路。 



                      3。恒星研究和宇宙构造学说 



    恒星观测和研究始于哈雷,他在18世纪比较了喜帕恰斯、第谷等人列出 

的星表座标,发现在长约19个世纪里,天狼星、南海3和大角这三颗恒星的 

位置有明显的移动,于是断定恒星在宇宙中存在真实的运动。 

     18世纪末,W。赫歇尔发现太阳也在运动,他说:“我想我们无权说太阳 

是静止的,正如我们不应该否定地球的周日运动那样。”但19世纪初有人对 

此产生了怀疑。1837年,阿格朗德尔 (1799—1875年,德国)研究了390 

颗恒星的自行现象,结果证实了太阳在运动的结论。 

    还在18世纪天文学家们就在思考:既然太阳与恒星相仿,那么恒星是否 

组成了一个更大的天体系统呢?1750年,赖特(1711—1786年,英国)提出 

银河与所有恒星构成天体系统的假说。此后,哲学家康德和数学家拉普拉斯 

等人又提出过进一步的星云假说。 

     杰出的天文学家赫歇尔一家,通过长期观测研究最先验证了天体的银河 

系假说。赫歇尔自制了一架直径46厘米的反射望远镜,他细致地观测了事先 

选定的天区,一一找到并数出区道中的星数、亮星与暗星的比例。这种方法 

现在叫统计取样方法。他发现银河附近比起远离银河的地方恒星数目更加稠 

密,暗星数增加更快。他共数了683个取样天区中的117600颗恒星,绘出了 


… Page 36…

一幅银河系结构图,这幅图中银河系形状扁平,轮廓稍模糊,太阳居中。W。 

赫歇尔开创了用统计取样方法研究银河系结构;用统计恒星自行方向研究太 

阳运动;以及对双星、星团、星云的观测。他开创了恒星天文学分支,因此 

被尊称为“恒星天文学之父”。 

     卡罗林·赫歇尔(1750—1848年,英国)是W。赫歇尔的妹妹。她终生协 

助哥哥工作,独自发现了14个星云和18颗彗星。晚年整理了W。赫歇尔遗留 

下的大批观测资料,于1828年出版了当时篇辐最大、最具权威性的星团、星 

云表。 

     J。赫歇尔(1792—1871年,英国)是W赫歇尔的独子。1820年,他曾受 

父亲委托参与创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工作。他的天文研究侧重在对双星、 

星团和星云观测,并核查了他父亲的观测结果,这使他发现了347对双星。 

1833年,他刊布了一本包括2307个星团和星云的表。他还提出过一种确定 

双星轨道运动的图解方法。1833年,他在非洲好望角建立了天文观测站,从 

1834至1837年他共观测双星2102对,星云和星团1707个。在南半球的天 

文观测中他运用了取样统计方法,共统计了3000个选区中的68948颗恒星, 

完全证实了上述银河系结构的论断。1838年以后,他专事天文资料的整理和 

出版。1849年出版了《天文学纲要》,此书于1859年在中国翻译出版,书 

名叫《谈天》。 

     由于赫歇尔一家人的成就,使银河系概念在19世纪中叶得以确立。 

     自哥白尼以来,人们长期寻求三角视差的测定,以便确定恒星到地球的 

距离。这一工作因天文仪器的进步终于在19世纪30年代取得了成果。 

     贝塞尔(1784—1846年,德国)任柯尼斯天文台台长期间,长期从事恒 

星位置的精密观测。他主编了著名的《波恩巡天星表》。1837年,他认为研 

究恒星视差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决定选择天鹅座61号星为观测对象。1838 

年,他宣布天鹅座61号星的视差是0″。31,由此推算该星座距地球为11光 

年。同一时期,斯特鲁维(1794—1864年,俄国)选择织女星为观测对象从 

事视差测定研究。1837年,他向彼得堡科学院报告织女星视差测量结果是0 

″。125±0″。065,计算出织女星距地球27光年,此外他还将精密的测量方 

法引入到双星观测中,共发现220对新的双星。1839年,亨德森(1789—1844 

年,英国)在好望角测出人马座α星的视差是0″。91,但这个值并不准确, 

后来经别人修正为0″。76,距地球4。3光年。此后,类似的测量结果不断有 

报道。19世纪共测出70颗恒星对地球的视差和距离。 



                      4。天体物理学的创立及成就 



     望远镜对天文学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望远镜存在一定局限,它 

不能了解天体的化学组成,物理状态等。19世纪初,刚刚发展起来的分光学、 

光度学和照相术开始应用于天文学,使天文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样 

在19世纪下半叶新兴的天体物理学创立了。光谱学发端于牛顿的三棱镜分光 

实验。1814年光学家夫琅和费(1787—1826年,德国)将望远镜、三棱镜和 

直光管组成一个系统,命名叫分光镜。该系统由于用多个棱镜偏折光线,因 

此使色散度增大可以精确测出各种色光谱线的位置。他发现太阳光谱不是连 

续变化的,其中暗线多达576条,他用A、B、C、D(D与D)、E、F、G、H 

                                                    1    2 



标志出最明晰的8条暗线,后人称做“夫琅和费”线。尽管他不能深入解释 


… Page 37…

这些暗线的意义,但他肯定这些暗线是由日光自身决定的。后来夫琅和费又 

用分光镜研究月亮、行星及恒星发出的光谱,结果表明这些天体的光谱同样 

存在暗线。夫琅和费被公认是天体物理学的创始者。 

     化学家本生(1811—1899年,德国)和物理学家基尔霍夫(1824—1877 

年,德国)揭示出光谱暗线的本质。他们将食盐撒在火焰上,通过分光镜可 

以看到二条黄色亮线,其位置正好落在太阳光谱的D和D暗线上,于是他们 

                                                  1    2 



让太阳光和钠光混合,投在分光镜上,出人意料的是D、D暗线并没有因此 

                                                     1  2 



亮起来,反而更暗了。用另一种有连续光谱的光源代替日光重复上述实验, 

结果在连续光谱上出现了D、D暗线,他们由此想到太阳中心发出的连续光 

                          1  2 



谱一定被太阳表面的钠蒸气把黄色光吸收了,结果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太阳光 

谱就形成了D、D暗线。 

             1  2 



     基尔霍夫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了分光学的基本定律:①每一个化学元素都 

有一种特殊的发射光谱;②每一种元素可以吸收它能够发射的光谱线,这叫 

自蚀式自变现象。他和本生在研究了各种元素的光谱并和太阳光谱的夫琅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