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典譬喻经全集(注释,今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譬喻方式中以“现喻”最为常见,经常为释迦牟尼所用。佛的智慧在很大意义上表现在现身说法,随机应变。   
  佛经譬喻最多的是设喻说明万法皆空。用来比喻无常的什物大约有十种:   
  一、聚沫譬喻有为法之无常。《维摩经方便品》:“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   
  二、泡比喻世法虚假不实,风拂便灭,犹如泡沬与影像。   
  三、炎涅槃之猛炎,能烧尽生死。   
  四、芭蕉芭蕉本危脆之物,开花结果后即枯。人身亦不坚实,非要贪求名利,则自陷于罪,亦陷他人。         
第3节:序(3)         
  五、幻一切事象皆无实体性,唯现出如幻之假相。   
  六、梦据巴利经典《弥兰王问经》载,出现梦的原因有风病、胆汁病、痰病、神鬼之诱引、习惯、前兆等六种,其中仅前兆所梦为真,其他皆是虚妄。   
  七、影影自实体生而无实性,故有此喻。   
  八、响深山空谷中,依声而生之响音。   
  九、浮云浮云聚散不定,变幻莫测,以此比喻人身须臾变灭。   
  十、电电之为物,忽生忽灭,以喻世相之无常迅速。   
  以上比喻有些微小区别:聚沫、泡、响着重比喻外实内空的虚相;炎着重比喻无常之坚固之猛烈;芭蕉着重比喻身体之弱不堪一击;幻、梦、影着重比喻变幻无常;浮云着重比喻不定,无法捉摸;电着重比喻迅疾,言一切有情之物都是过客,不能久留。 
  
  佛教的目的是什么?一言一蔽之,就是通过修行增加智慧,进而解脱痛苦与烦恼。这恐怕也是譬喻师写经的目的。想通过读譬喻经完全解除烦恼甚至获得解脱,似乎不现实,但如果说通过读譬喻经增加一些智慧,学到一些摆脱烦恼的方法则完全可能。佛教重视功德追求善报,与儒家重视道德追求名检(名节)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儒家与释家可互相兼容的最主要原因。但学儒与习佛断然不同,不了解这一点,必然事倍功半。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佛家讲权变,不守成规,而儒家则相对保守。中国人把佛教文化引进来,视为己出,把它改造成本土文化之一支,目的之一就是取其权变之智慧。初上佛道的朋友读佛经总会遇一个莫大困惑:佛法不一,彼时彼说,此时此说,不知所从。这是因为,佛教允许后人对佛经提出异样的读解,佛教把异样的解读称作方便或不了义,用专业术语说就是“诸经中宣说世俗等事,或说厌离生死,欣求涅槃等,种种文句差别,不为究竟显了,名不了义。”'《三藏法数》。'意思是,对于诸如“厌离生死,欣求涅槃”这样事情,可以出现文字上不同的表述。这叫做“权智”(权变之智慧)。权智是佛教的“二智”之一。与权智对应的是“实智”。实智是真性之智,权智是相机说法、方便行事之智慧。佛教特别重视善巧方便,许多譬喻都是批评缺乏随机应变智慧的蠢人的。 
  
  总的说,佛教修行有戒、定、慧等三学;有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正道;有苦、集、灭、道等四谛……向有“佛教八万法门”之说。这些常见修行科目,譬喻经大多涉及到了。后来的事实证明,大小乘之分的意义并没有最初想像的那么大,所以不必对乘别过于在意,关键是理解佛教的义理、戒规、演变及各种方便之说。 
  
  佛学属不属于哲学,一向有争议。暂且将争议放置一边,毋宁说譬喻经更具心理学与伦理学性质。释迦牟尼涅槃后的佛学回避哲学家通常格外关心的物质本源问题,主张世界万物及人之身体,均由四大(地、水、火、风)组成,把物质世界称为色法'总称物质之存在。泛指有质碍之物,即占有一定之空间,具有自他互相障碍,及会变坏之性质者。'。色分为“能造色”和“所造色”'地、水、火、风等四大种具足五因(生因、依因、立因、持因、养因),能造作诸色,故称为能造;其他一切色法皆四大种所造作者,故称为所造。一切有部称四大种为能造,五根五境及无表等十一种色为所造。又据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大众部以四大种为能造,四尘(除声之外)为所造。另如成实论则以四尘为能造,五根为所造,四大种通于能造所造。 
  
  '两类,四大为能造色,其余一切物质为所造色。四大为谁所造?释迦牟尼涅槃后的佛教各宗均避而不答。他们回避自我的根本意义,把论锋直接转向“我所”(我所具有的观念),转向诸法(万物)皆空。 
  
  既然诸法皆空,人与物的关系当然要靠“心”连接,如《密严经》所说:“内外一切物,所见唯自心。”;也如惠能所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有人把这种见解称作“唯心主义”,那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理解,是不了解佛教本质所致。佛教——包括禅宗所主张的“除去诸法,唯留其心”,乃是一种心理学的策略(或曰人生态度),而非单纯哲学上的终极拷问。我们这个世界一切都会变坏,都会逝去,都会灭相(形象彻底消失),而且社会越发达,科学越发展,诸法的灭相就越明显(今天的“相”取代昨日的“相”只完成于瞬间),人成为万花筒般的诸法灭相过程的看客。如果人再不用心去体味世态,人生就真的什么意义也没有了。佛教发展到禅宗并非偶然,正如农耕社会发展到工业化社会,是一种历史趋势,而非人为选择。禅宗认为,唯有心可以通过自证(现代社会,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越来越少,自证因之而弥足珍贵)摆脱诸法无常的无情摆布,当然这种摆脱完全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并非实在的摆脱。 
        
第4节:序(4)         
  也许有人质疑:心理上的摆脱与阿Q精神何异?   
  我会这样回答:诸法皆空的判断是有一定道理的(物理学关于时间的定律决定了任何物都不能脱离时间而独立存在;物理学的穆菲定律揭示:一切新物都会变旧,直到消亡。所以,任何物都不能以绝对自由的状态存在,物不过是因缘和合的过程,凡夫误把过程当作结果,过于看重物的实相)。心理有可能超越时间,超越诸法,超越自我,人把握不住时间,但可以在心中建立一个比实际物质世界稳定的虚拟世界,使人一方面生活在捉摸不定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将精神寄养在相对稳定的虚拟体系中,以滋养心灵的寒荒。 
  
  佛教把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称作心所有法(即“心数法”),共有五十一法。其中遍行(普遍的心理活动)五,别境(特定境界引起的心理活动)五,善心所(今世他世,皆受其益的心理活动)十一,烦恼(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六,随烦恼(随根本烦恼而起之烦恼)二十,不定(谓实犯与否及所犯何戒犹未审明)四: 
  
  遍行五法触、作意、受、想、思;   
  别境五法欲、胜解、念、定、慧;   
  善心所十一法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烦恼六法贪、嗔、痴、慢、疑、恶见;   
  随烦恼二十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不定四法睡眠、恶作、寻、伺。   
  佛教的修行就是围绕五十一法展开的,使用的方法主要有戒行(持戒行为)、苦行(适当接受生活苦难)、布施(为的是让人远离贪心)、行佛(即行佛威仪,修行者须于日常之行住坐卧中,起崇仰畏敬之念,正其仪容举措,一一方正合宜而心无动乱,以示现佛之威仪)、去执(去掉对一切事物、理论、思想以及意见等的固执成见)、去行(为往生净土而修诸种善行)、称念(口中称诵佛之名号,心中亦同时念佛)、自恣(于自恣日尽量揭发己罪进行忏悔)、自证(由自力证悟第一义之真理)、助行(为成正行而兼修其他)、证果(以正智契合真理,进入佛、菩萨、声闻、缘觉等之果位)、灭度(命终证果,灭障度苦,永灭因果,开觉证果)…… 
  
  譬喻经中出现许多蠢人与凡夫,可以将这些人的愚蠢原因分为三类:   
  第一类由烦恼(贪、嗔、痴、慢、疑、我执、边见、见取等)产生;   
  第二类由恶行(悭吝、犯戒、邪命、懈怠等)产生;   
  第三类由不谙佛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