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埂拔丛炀烤埂保烊デ虢陶录巍U录嗡担骸扒淄跛幌裾氪唐拼爸剑诱胂豆厶欤渌狄鸭教煊睿焯骞阗螅裕降奶焯澹烤故怯衅摹7鸱ㄎ薇撸肭淄趺懔η蠼 辈还范G顺利破了“初关”,立下了一切皆空的正见。
按章嘉的指点,胤禛顿觉心境开阔。同年二月,他继续在集云堂参求,直至十四日晚,“经行次,出得一身透汗,桶底当下脱落,始知有重关之理”。他再问法于章嘉,章嘉指引道:“王今所见处,虽说已进步,就像从屋内走到庭院观天一样,但天体无尽,究竟没有尽见。况且,法体无边无量,故当更加勇猛精进!”至此,胤禛已悟得一切皆空之道,天地山河烦恼忧愁,物我皆空,“无一物非我身,无一物是我己!”可谓力透重关。
次年正月,正是允礽再度被废,允禔、允禟、允等人瞪红眼睛争太子时,胤禛却在集云棠静坐,无意间急踏“生死牢关”,证得“三身四智”合一之理,物我一如本空,“无身故长生,无灭故不灭”之道,又可谓力透最末一关。胤禛得成正果,直透一般禅僧都很难接受的“三关”,可说是“超佛越祖”了。章嘉是否将此事汇报了康熙且不去猜他,但是胤禛的所作所为被兄弟们所知闻,则是必然之事。如此,他便巧妙地躲过了众人耳目。其实,胤禛对自己的前程信心也不是有定见的,他常常与僧衲为伍,除有意把自己装扮成无心角逐皇储的闲人外,还有以此为精神寄托的成分。
雍正后来说,他在藩邸时,光明正大,无党无私,诸兄弟们对自己相待以礼,没有一句话是出自争强斗胜的,也没有因一事而相互猜嫌。这句话有一半是真实的。能不受兄弟们猜疑,可见他把尾巴夹起来做人,是何等的绞尽脑汁!为把自己的真实意图掩藏起来,胤禛除明里与僧徒厮混在一起,参修论道,另外,他还曾刻意搜罗历代文人骚客、隐士僧道的诗文语录,汇集成《悦心集》。
胤禛刻意玩味那些遁世无为之人的妙语,多半是拿给别人看的。他何尝追求物我皆空?表面说“官大钱多心转忧”(《悦心集》中唐寅《一世歌》中诗句),心里却时刻盘算其皇帝梦。终于,皇父极欣赏他的才干,频频委以重任;内外大僚如隆科多、年羹尧等,也纷纷为其效力卖命,这伙人虽数量不及别的皇子党,而关键时刻却帮了他的大忙;诸兄弟们,对之少有戒备防心,致使他活动起来游刃有余,最后顺利登上了宝座。
当昔日的“圆明居士”摇身一变,成为坐在金銮殿上的雍正皇帝时,就不再专心佛事了。
不管雍正用何手段,在最后一刹那是怎样夺得皇位的,反正从后来的各种反应中我们发现,皇兄御弟们对新皇帝是那么的不服气!特别是同胞弟允,当从西北前线奔父丧回来时,他死活不肯向皇兄表示祝贺登基,更不愿亲近能给他带来好运的新皇帝。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事使得雍正非常难堪。于是允被变相囚于遵化景陵(康熙陵墓),允被禁于京城,允禔、允礽仍像康熙晚年时一样严行禁锢;而雍正对反对党头目允祀,则优崇待之,任其为总理事务大臣兼管理藩院、上驷院,以稳住其情绪。但雍正脚跟刚刚站稳,将本是亲信心腹而权力膨胀的年羹尧、隆科多除掉之后,便将黑手伸向允祀集团,结果,允祀的老搭档允禟被改名为“塞思黑”(“猪”之意),允祀改名叫“阿其那”(“狗”之意),并将他俩相继害死。如此,来自身边的威胁终于各个击破了。
雍正对允采取了调虎离山之计,即派他护送哲布尊丹巴活佛的灵龛到喀尔喀蒙古。这叫做明使暗罚。允心知其毒计,先是声称无资预备马匹行装为由,推辞出使蒙古。后来,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他才悻悻上路。但刚行至张家口,便托病不前。为保身安命,允请宣府沙门做祷文,请一切诸佛菩萨庇佑其“消灾延寿,人口安宁,早还本乡,万事亨通,皇恩浩荡,国泰民安”。雍正得知消息后,心里暗骂允不识时务,但又问罪无显名,遂出奇招,命其同党允祀主持议罪。允祀只好心里叫苦,不得不请革除允郡王爵位。但允却毫不在乎,仍留住张家口,既不前行,也不打发人赴京请罪。这自然使雍正龙颜大怒,但毕竟还能忍受。问题在于,允仍不死心,又做祈祷疏文,不幸的是,两件祈祷疏文都落到雍正手中,允因此遭灾惹大祸。于是,雍正以疏文中有“雍正新君”为由,加其“大不敬”罪名,将允从张家口押回北京,囚禁于宗仁府狱中。允在狱中做镇魔之术,又不幸为雍正所知,因此罪上加罪,一禁锢就是十多年,直到雍正死后,才被乾隆帝放出。
从丰泽园到御瓜圃
? 小 朋
北京中南海有一座丰泽园,因为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伟人毛泽东直至逝去始终入住其中,所以名声大振。人们渐渐把建设者康熙大帝的初衷淡忘了。承德避暑山庄有一片御瓜圃,也是康熙亲手开垦的,倒是他那些龙子龙孙背弃了祖宗遗训,空教这一片好园田被岁月遮掩得没有了旧时模样。让我们循着当年康熙从丰泽园到御瓜圃的足迹再走一遭,你一定能体会到这是一段什么样的路程。
丰泽园在中南海勤政殿西北,当年园东有几间蚕房和稻田数亩,园后有桑树几十株。园内有一大殿原名“崇雅”,后被乾隆改为“惇叙”。殿东为菊香书屋,是康熙当年名副其实用做书房的。殿后为澄怀堂,是词臣们的进讲之所。澄怀堂后有一座上下各七楹的遐瞩楼,是康熙的图书馆,在楼下西室有康熙手书匾额:图史自娱。恰恰在避暑山庄文津阁和流杯亭之间,过去也有一座小楼,名字也叫图史自娱,亦是康熙在山庄存书、读书的场所。
这一组建筑全部是青砖灰瓦,卷棚无脊,在中南海内处处高楼大脊、红墙黄瓦的绚丽色彩中十分独特。原来,这是康熙用做“试验田”的场所。园外耕种,园内读书,正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书传家,农耕为本”的治国治世思想。
乾隆在《御制丰泽园记》中深深悟出了康熙的良苦用心。他写道:“西苑(即中海、南海、北海统称)皆元明旧址,惟丰泽园为康熙年间新建之所……园内殿宇制度惟朴,不尚华丽。闻之老监云:皇祖万几余暇则于此劝课农桑,或亲御耒耜……瀛台之建于有明,飞阁丹楼,辉煌金碧,较之此园固为美观,而极土木之功,无益于国计民生,识者鄙之……”
自明末以来,饥荒、瘟疫、战乱,使中国人口大量下降。据《清史稿》载,康熙元年全国仅有人丁一千九百一十三万余。康熙八岁登极,从也是少年就做了天子的顺治手中,接过的天下确是千疮百孔。
康熙当政后,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三次亲征噶尔丹,长达近三十年的时间。一场大战连着一场大战,几乎每次都动员了全国的兵力、财力,直到康熙四十年左右全国才渐渐安定下来。在长期征战中,康熙从中国大地“荒草没阡陌,千里无鸡鸣”的凄凉中,体会到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要想国富兵强,就必须尽快增加人口,而增加人口的办法,无非是努力提高农业产量和减轻赋税这一道理。
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康熙才萌生了在金碧辉煌的西苑之内兴建一座青砖灰瓦的丰泽园的念头。而且,康熙绝不是说说了事,更没有扶犁荷耒做做样子,而是“所得各方五谷菜蔬,必种之,以观其收获”。在丰泽园后的那片水田中,康熙最先发现了有的稻谷提早成熟,于是他每年将早熟的稻穗留做种子待来年播种,终于以“一穗传”的育种方法,培育成了新的早熟稻。《康熙玑瑕格物篇》中是这样说的:“高出众稻之上,以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以其生自苑田,故名‘御稻米’。”
康熙培育的御稻米,除了味道香腴以外,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早”字。所谓早,就是抗寒能力强,能够比当时普通稻种提前播种。就是这一个早字,不但解决了北方无霜期短从不种水稻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江南数省第一季稻均为低产糯米的问题。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时任直隶巡抚的李光地得知康熙在西苑丰泽园试种出了“早御稻”,即提出在地势低洼、水源充裕的天津一带种植。随后,天津总兵蓝理也向康熙提出同样的要求。但康熙均未允准。
原来,康熙平生做事严肃认真,他认为早御稻虽在京城西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