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净道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同义语。因为因的果是从于因而得到达,故名为义。若区别的说,当知任何从
  缘所生的,涅槃,所说之义,异熟,唯作等的五法为义。那观察于义者之区别于
  义的智,为“义无碍解”。“法”略说与“缘”是同义语;因为缘能处置、
  能起、或使得达种种效果,故名为法。若区别的说,当知任何生果及它的因,圣
  道,说的善,不善等的五法为法。那观察于法者之区别于法的智,为“法无碍
  解”。这意义在阿毗达磨中曾以这样的方法显示分别:“于苦的智是义无碍解。
  于苦集的智是法无碍解。于苦灭的智是义无碍解。于苦灭道的智是法无碍解。于
  因的智是法无碍解。于因之果的智是义无碍解。在于彼等已生、已成、已发生、
  已起、已生起、已现前的诸法中的智是义无碍解。从彼等诸法而此等诸法已生、
  已成、已发生、已起、已现前,于彼等诸法中的智是法无碍解。……于老死的智
  是义无碍解。于老死的集的智是法无碍解……乃至于行灭的智是义无碍解。于行
  灭之道的智是法无碍解……兹有比丘知法修多罗,祗夜……乃至毗陀罗
  是名法无碍解。对于所说之(法的)义,他知解‘这是所说之(法的)义’,是
  名义无碍解……什么诸法是善?在欲界善心生起之时……乃至此等诸法是善。于
  此等诸法的智是法无碍解。于彼等异熟的智是义无碍解”等。那里“于法的词的
  智”一句中:即在于此义和法中的自性词(自然的文法),不变的用语,在用它
  来叙说及讲述的时候,听到那所叙所说及所讲的,能于被称为法的词的自性词…
  …摩竭陀语,一切有情的根本语作如是区别“这是自性词,这是非自性词”
  的智,是“词无碍解”;即是说获得词无碍解的人,听到“派素(触),唯达难
  (受)”等语,知道“这是自性词”;听到“派沙,唯达那”等语,知道“这是
  非自性词”。“于诸智中的智”即以一切智为所缘而观察者的以智为所缘的
  智,或于如上述的(义法词无碍解)三智中依它们的(所缘之)境及作用等的详
  细方法的智,是“辩无碍解”的意义。
  此等四无碍解分为有学地及无学地二处。此中上首弟子及(八十)大声闻的
  (无碍解)是属于无学地的区域;如阿难长老,质多居士,昙弥迦优婆塞,优婆
  离居士,久寿多罗优婆夷等的(无碍解)是属于有学地的区域。如是区分为二地
  的此等(四无碍解),是依于证、教、闻、问及宿行五种行相而得明净的。这里
  的“证”是证得阿罗汉果。“教”是研究佛语。“闻”是恭求闻
  法。“问”是抉择圣典及义疏中的难句和义句的议论。“宿行”曾于过
  去诸佛的教内往复勤修,直至随顺种姓附近及为毗钵舍那(观)的修行。
  他人说:
  宿行博学与方言,
  圣教遍问与证得,
  亲近良师及善友,
  是为无碍解之缘。
  此中:“宿行”如前述。“博学”是精通各种学问和工巧(艺术)。
  “方言”即精通一百零一种地方的语言,特别是善巧于摩竭陀语。“圣教”
  至少亦得研究譬喻品的佛语。“遍问”甚至为抉择一偈之义而问。“证
  得”是证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良师”即亲近多闻智慧的诸
  师。“善友”即获得那样(多闻智慧)的朋友。这里,诸佛与辟支佛是依于
  宿行及证得而成就无碍解的。诸声闻则依此等一切的原因(而得无碍解的)。
  为得无碍解不修特殊的业趣修习。但诸有学在证得有学果的解脱之后,诸无
  学在证得无学果的解脱之后而获得无碍解。犹如诸如来的十力(唯证佛果而成
  就)相似,诸圣者的无碍解唯证圣果而得成就。有关于这样的无碍解,所以说依
  四无碍解而有四种。

  五、当如何修习

  这里(一)蕴,(二)处,(三)果,(四)根,(五)谛,(六)缘起等
  种种法是慧的地。(一)戒清净,(二)心清净的二种清净是慧的根。(一)见
  清净,(二)度疑清净,(三)道非道智见清净,(四)行道智见清净,(五)
  智见清净的五种清净是慧的体。是故应以学习遍问而熟知于(慧的)地的诸法,
  而成就(慧的)根的二种清净之后及为完成(慧的)体的五清净而修慧。这是略
  说(慧的修习)。次当广说。

  慧地之一五蕴的解释

  先说“(一)蕴(二)处(三)界(四)根(五)谛(六)缘起等的种种诸
  法是慧的地”:这里的“蕴”即五蕴:(一)色蕴,(二)受蕴,(三)想蕴,
  (四)行蕴,(五)识蕴。

  (一)色 蕴

  此中,有任何寒冷等坏相之法,当知一切总括为“色蕴”。虽然此色依坏相
  说只有一种,但因为(大)种及所造的区别,所以有二种。此中的“大种色”,
  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的四种。它们的相、味及现起,已在“四界差别”中
  说过;而说它们的足处(直接因),则它们都以(自己以外的)其余三界为足
  处。“所造色”有二十四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
  (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女根、(十一)
  男根、(十二)命根、(十三)心所依处、(十四)身表、(十五)语表、(十
  六)虚空界、(十七)色轻快性、(十八)色柔软性、(十九)色适业性、(二
  十)色积集、(二十一)色相续、(二十二)色老性、(二十三)色无常性、
  (二十四)段食。
  (1)(释二十四所造色)此中:(一)“眼”以应与色接触的种净为
  (特)相,或以欲见因缘的业等起的种净为(特)相。以牵引(眼识)于色中为
  味(作用)。以保持眼识为现起(现状)。以欲见因缘的业而生的(四大)种为
  足处(直接因)。
  (二)“耳”以应与声接触的种净为相,或以欲闻因缘的业等起的种净
  为相。以牵引(耳识)于声中为味。以保持耳识为现起。以欲闻因缘的业而生的
  (四大)种为足处。
  (三)“鼻”以应与香接触的种净为相,或以欲嗅因缘的业等起的种净
  为相。以牵引(鼻识)于香中为味,以保持鼻识为现起。以欲嗅因缘的业而生的
  (四大)种为足处。
  (四)“舌”以应与味接触的种净为相,或以欲尝因缘的业等起的种净
  为相。以牵引(舌识)于味中为味,以保持舌识为现起。以欲尝因缘的业而生的
  (四大)种为足处。
  (五)“身”以应与所触接触的种净为相,或以欲触因缘的业等起的种
  净为相。以牵引(身识)于所触中为味。以保持身识为现起,以欲触因缘的业而
  生的(四大)种为足处。
  然而有人(指大众部)说:眼是火的成分多的诸大种的净(根)。耳、鼻、
  舌(次第的)是风、地、水的成分多的诸大种的净(根)。身是一切(大种平
  均)的净(根)。其他的人又说:眼是火的成分多的(诸大种的净根),耳、
  鼻、舌、身(次第的)是虚空、风、水、地的成分多的(大种的净根)。那么,
  应该反问他们说:“请拿经典来为证”!自然他们是找不到那样的经的。但有人
  将指出他们的这样的理由:“因为助以火等的德的色等而见故”。那么,再反问
  他们说:“谁说那色等是火等之德”?于诸大种中实不可能作那样的简别说:
  “那大种有那样的德,这大种有这样的德”。此时他们又说:“正如你们所主张
  的地等有支持等的功能,因为是在各种元素(物质形成的色聚)中的某大种的成
  分较多的缘故,如是于火等成分较多的元素中而见色等的成分较多之故,你应该
  同意这“色等是彼(火)等的德”的主张。这样当再反驳他们说:“(你说香是
  属于地、色是属火)那么,如果那地(界)的成分多的绵的香是胜过水(界)的
  成分多的香水的香的话,如果那冷水的色彩是减少于火(界)的成分较多的热水
  的色彩的话,则我们承认你的主张;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