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理之妙,谓之阴符。盖皆谓人事必须暗合天机,不违自然之道。这是此书所阐述的中心思想。
《阴符经》本无章次,李筌本将其分为《神仙抱一演道章》《富国安人演法章》《强兵战胜演术章》三章。上章主要讲天道阴阳之理,让人握其机宜,修身炼行以成圣人。强调〃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按自然规律处理人事。又把传统的五行说成〃五贼〃,突出了五行相克的一面,指出〃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进一步证明按天道行事的必要性。中章主要说明天地、万物与人之间存在相〃盗〃的关系,只有三盗相〃宜〃,天地人才能相〃安〃。所谓〃盗〃指窃取,人依靠窃取万物以资身,必须知其机宜,合乎自然之理,才能安身立命。下章从用兵之道说起,批评〃愚人以天地文理圣〃,赞赏〃我以时物文理哲〃,最终仍归结到顺应天道,随时应物,天人合一。
《阴符经》具有比较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首先,它比较充分地说明天道(即自然之道)的客观性。指出天道〃无恩〃(即〃无情〃),必定要按自身的规律发展,人的意志无法加以改变。因而强调人在天道面前,只能〃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即只能认识它、掌握它,而不能违背它。指出:〃天人合发,万变定基。〃即人的认识和行动必须与之相符合,才有成功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性,说:〃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即在认识自然之道的基础上,学会掌握、驾驭它的本领。又说:〃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这虽然过于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但鼓励人们努力去掌握、驾驭自然规律的精神却是可取的。此外,又以较大篇幅,论述相生相克的道理,强调只有相克才能相生。这些思想,不仅在道教史上,而且在中国哲学史上,都有相当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此书对后世道教有很大的影响。大约在唐宋以后,一般道教内、外丹家,皆将它和《老子》一起看作炼丹之祖经,用它的思想指导丹术修炼。它对社会的影响也较大,许多儒家学者皆为之作注,注家之多,除《老子》外,道教书中只有《周易参同契》才能与之相比。唐以后,各家注代有所出。宋《通志·艺文略》即著录各家注三十九部,五十四卷。今《正统道藏》留存注本二十余种,其中李筌注有较大影响。不过据刘师培考证,题名李筌的《黄帝阴符经疏》,只有注文的作者是李筌,而〃疏〃则不是。②
注:
①《试论阴符经及其唯物论思想》,1962年《哲学研究》第5期
②《道藏精华录》上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一卷。与《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太上说东斗主算护命妙经》《太上说西斗记名护身妙经》《太上说中斗大魁保命妙经》合称《五斗经》。托名太上老君所说,张陵所受。考《唐书》《宋史》经籍、艺文志及宋代诸家目录,皆未有此书之著录。《道门科范大全集》卷六十三《真武灵应大醮仪·说戒》云:〃宋兴之初,成都有燀灰李,置一阁奉事真君香火,真君降于其家,传以《五斗经》,行于世。〃①真君降授,出于道教传说,但宋初已传此经,当是事实。元、明人傅洞真为此书作注,其序文云:
〃有愚者便自臆说云:其文类乎汉唐之作,必杜天师(指杜光庭引者注)为之耳。若非杜天师,则张天师之所为也。〃②表明元、明人已疑此经为汉唐道士所作。视此书思想内容及行文风格,或许出于南北朝至隋唐间。《正统道藏》收入洞神部本文类。
经文不长,首叙老君于永寿(道教传说中之年号)元年正月七日在太清境上太极宫中,看到世人多受轮回之苦,乃生哀悯之心,下降蜀都,授予天师张陵《北斗本命经诀》,命其〃广宣要法,普济众生〃。③次叙老君教张陵修斋祝愿诵《北斗经》,呼北斗七星君名号之法。中心思想是劝人礼拜北斗,勤诵《北斗经》。谓北辰〃为造化之枢机,作人神之主宰,宣威三界,统御万灵〃,④凡人间之善恶,阴司之是非,以及人之寿夭祸福,皆归其所掌。教人如遇重病、邪妖及其他厄难,〃急须投告北斗,醮谢真君,及转真经,认本命真君,方获安泰〃。⑤如能勤礼北斗,勤诵此经,必能〃外伏魔精,内安真性〃,消灾得福,保命延年,甚至〃渐登妙果,……证虚无道,……出有入无,逍遥云际,升入金门,与圣合真〃。⑥此书现存三种注本。一为元统二年(1334)徐道龄所作《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注》五卷;二为崆峒山玄元真人所作《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注解》三卷,前、后有李白和苏轼二序,盖为依托。注文有较成熟的内丹思想,且引有《太上感应篇》〃善恶无门,唯人自召〃句,成书当不早于北宋;三为傅洞真所作《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三卷,注文提到郭子仪和杜光庭,卷中径称赵宋为〃宋朝〃,而不称〃大宋〃,〃本朝〃,似为元明时作品。
注:
①②③④⑤⑥《道藏》第31册906页,第17册65页,第11册346页,347页,347页,348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老子河上公章句》
《老子河上公章句》旧题西汉河上公作。《正统道藏》本为四卷,收入洞神部玉诀类。
河上公不知何许人。《史记》提到河上丈人。皇甫谧《高士传》云:河上丈人,不知何国人,自隐姓名,居河之湄,著老子章句,号河上丈人,亦称河上公。①葛玄《河上公注老子序》也说莫知其姓名,汉文帝时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常读老子《道德经》。文帝好老子之言,有所不解数句,遣使问之,公曰:道尊德贵非可遥问。帝即驾从诣之,河上公即授素书《老子道德经章句》二卷。但葛玄此说后世学者颇不以为然。
关于《老子河上公章句》的时代及其作者,众说纷纭,大致有西汉、东汉、魏晋诸说。赞同东汉说的认为,它产生于《老子想尔注》之前,其中有后世道流增饰之处。河上注中糅有儒家思想,如注〃圣人常善救人〃时,称〃圣人所以常教人忠孝,欲以救人性命〃(二十七章)。为此有人认为作者系方士化的儒生。
在众多的《道德经》旧本中,河上公本和王弼本流传最广。近人朱谦之认为:王本属文人系统,一般为学者推崇;河上本近民间系统,文句简古。河上本与王本比较,以河上本为优。②河上本自身也有不同。据李道纯称:有河上公解注,有二家全解,有章句白本,三本中以章句白本理长。③朱谦之又说注本有北方传本与南方传本的不同。北方本以敦煌发现的六朝唐写本为代表,即敦煌本;南方本则以日本奈良圣语藏镰仓旧抄卷子残本及东北大学教授武内义雄所藏室町时代抄本为代表。北方本优于南方本。
河上公注本文字简明,清晰精确,有相当浓厚的养生思想,反映了东汉社会尚黄老神仙的思潮。注中反复讲〃自爱其身,以宝精气〃(七十二章);〃治身者当爱精气而不放逸〃(五十九章);〃深藏其气,固守其精,使无漏泄〃,〃深根固蒂者,乃长生久视之道〃(同上);〃爱精重施,髓满骨强〃(一章),〃人能自节养,不失其所受天之精气,则可以久〃(三十三章);特别强调了宝精爱气在养生中的重要地位。河上注本还以〃去六情〃、〃损情去欲〃作为养生的一个重要条件。认为:得道之人,损情去欲,五内清静,至于虚极(六十章);
治身当除情去欲,使五藏空虚,神乃归之(十一章);情欲断绝,德与道合,就能无所不施,无所不为(四十八章);除情去欲,守中和,就是知道要之门户(一章)。
河上注将治身与治国相结合,主张身国同一。以人君作为养生之道的施教对象,把养生之道和人君的南面术联系起来。它说,治身者爱气则身全,治国者爱民则国安(十章);
圣人治国与治身相同(三章);效法道的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四十三章);人能知止足,则福禄在己,治身神不劳,治国民不扰(四十四章);治国烦则下乱,治身烦则精散(六十章);治国当爱民财,不为奢泰,治身当爱精气,不放逸(五十九章)。把治身的原则推而广之,扩充到治国当中,则国无不治;反过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