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袭社会及其解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纷纷立族的社会潮流有关。 
  季孙氏的创始人是季友。庄公、庆父、叔牙都是他的兄长,庄公无嫡长子继位,其病重时,庆父有意于“兄终弟及”,并得到叔牙的支持。季友则奉庄公之命,使人强迫叔牙喝下了毒酒,鲁人乃立叔牙之子为“叔孙氏”。后来庆父作乱、杀死两个王位继承人子斑和闵公。季友逃亡到陈国,后得到国人的拥护,拥庄公幼子子申回国,立以为君,是为僖公。季友并迫使庆父自杀,使鲁国的政局终于稳定下来,庆父的后人则被立为“仲孙氏”,又称“孟孙氏”。 
  僖公元年(前659年),季友得到了封赐的汶阳之田费地,并为上卿而执鲁国政,季友的后人就被称为“季孙氏”。汶阳之田离齐国很近,成公8年终被齐国取走。童书业认为,季氏的主要根据地还是在费,费地僻在东南,故长为季氏所有。xxvii 
  ⒉季孙氏之嗣世 
  从僖公元年(前659)到哀公27年(前468年)的191年间,xxviii 季氏的主系共有8代,现简列如下∶xxix 
  第一代∶季友(成季,公子友)僖公元年(前659)受赐,并为鲁执政,僖公16年卒,从受赐至卒共15年。 
  第二代∶齐仲无佚∶季友之子,早卒。不知其生年与行迹,从其父卒至其子执政这期间是43年。 
  第三代∶季文子(季孙行父),齐仲无佚之子,文公6年聘于陈,并在那里娶了妻子,受室为卿,宣公8年继仲遂主持国政,襄公5年卒,从主政至卒共33年。 
  第四代∶季武子(季孙宿)∶昭公7年卒,从继其父而立至卒共33年。 
  第五代∶季悼子(季孙纥)∶昭公12年未立为卿而卒,从继其父而立至卒共5年。 
  第六代∶季平子(季孙意如)∶定公5年卒,从继其父而立至卒共25年。 
  第七代∶季恒子(季孙斯)∶哀公3年卒,从继其父而立至卒共13年。 
  第八代∶季康子(季孙肥)∶哀公27年卒,从继其父而立至卒共24年。 
  以上继立都是父死子继,无兄终弟及之事,而且看来一般都是由嫡子继承,无嫡则立庶子中之长者。这是沿用了周代天子诸侯继承的一般原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载王子朝言∶“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嫡,则择立长。年均以德,德均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这一原则看来也相当广泛地为卿大夫家族所遵循。所以,当季孙宿没有嫡子,庶子中公弥年长,但季孙宿却喜爱悼子,想立悼子为继承人而跟其家臣申丰说时,申丰会不欲遵命而想全家出走,后虽由臧纥定计而立了悼子,但在这一过程中季武子仍有紧张“失色”之态。xxx 
  另一次继承危机发生在季桓子死的时候,季桓子病重时告诉其宠臣正常说∶如果他的妻子南孺子即将生下的孩子是男的,就报告国君立他为继承人,如果是女的,就立季孙肥。桓子死,季孙肥即做了他的继承人,到安葬桓子完毕时,南孺子才生下一个男孩,正常用车载这男孩去报告国君,季孙肥请求退位,但当哀公派人去察看时,有人已经把这男孩杀了。xxxi 
  除了上述的两次事件之外,季氏的世代继承看来还都比较平稳。 
  ⒊与公室的关系。 
  季孙氏与鲁国公室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与政治的关系,从这种关系中可以见出世族的实力,公族如何渐渐凌驾乃至压倒公室,政权如何由君主转到卿大夫手中,当然从另一方面看,也说明,大夫阶层若不掌握政治权力就难以庇护其家族,仅仅靠经济势力是不足以“保室宜家”的。 
  在从僖公元年到定公二十七年的191年中,季孙氏在约三分之二的时间里主政,而只有70年未曾主政。即便在这70年中,季氏也是或者名义上主政(如阳虎“执国命”的三年),或者虽非主政,但仍列于执政。 
  但是,主政并不就是完全掌握政权,主政者上面还有国君。鲁国国君权力的下移和公室的削弱是一个逐渐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就是三桓,尤其是季孙氏强大的过程。现把鲁公室被削弱过程中的重要事件简列如下∶ 
  僖公17年∶鲁僖公正在淮地会诸侯,鲁国军队擅自灭了项国,结果齐国人以为这是鲁僖公之命,曾一度不让他回国。 
  文公18年∶文公死后,襄仲(东门遂)杀死太子恶及其同母弟视,而立庶出之宣公,此举有违齐国之意,季孙行父曾为此往齐国纳贿通殷勤。 
  宣公18年∶公孙归父因其父襄仲立了宣公,受到宠信,“欲去三桓以张公室”,宣公死后,季孙行父即以追究襄仲杀嫡立庶的名义将东门氏驱逐出国。 
  襄公7年∶季孙氏在费地筑城。 
  襄公9年∶季孙宿在卫国为12岁的鲁襄公举行冠礼。 
  襄公11年∶鲁三桓将公室的军队分为三军而各掌握一个军,季氏尽取了一军的实力和赋税,孟氏也使一军的子弟一半属于自己(就是取了一军的四分之一的所有权),叔氏则使一军的子弟尽属于自己(就是取了一军的一半的所有权)。xxxii 
  襄公29年∶襄公朝楚,季孙宿以讨“叛”为名,乘机取了卞地作为私邑,使襄公惊恐而不愿回国。是年范献子来聘,行射礼,公臣中已不能凑出善射的三对士,结果不能不从大夫的家臣中补充。 
  襄公31年∶襄公死,季孙宿先立庶子子野,子野不久即死,改立其母之娣的儿子公子稠,是为昭公。 
  昭公元年∶季孙宿攻打莒国占据了郓地,破坏了列国间的盟约,使当时正出使在外的叔孙豹几乎被杀。 
  昭公5年∶废除原一分为三的中军,再把军队一分为四,季孙氏取两军,孟孙氏、叔孙氏各取一军。鲁人都向三家纳征,再由三家转向公室进纳贡赋。 
  昭公25年∶昭公攻季孙氏,季孙意如得到叔孙氏、孟孙氏的援助,反败为胜,昭公逃亡出国,自此至昭公32年共7年,辗转颠沛于齐晋之间,未再能回到鲁国而客死于国外。其间齐国、晋国虽曾有意送昭公回国,却或因卿大夫受贿,或因本身不肯尽力,均未果。 
  定公元年∶送昭公灵柩归国,季孙意如想挖沟使昭公墓与其祖莹隔离,又想给其恶谥。 
  定公12年∶定公命孔子弟子仲由毁掉三桓的城墙,已毁两都,孟孙氏不肯堕毁其城,定公派兵攻打,却因攻不下来而作罢。 
  哀公27年∶哀公担忧三桓的威胁,想要利用越国攻打三桓,于是流亡到越国。《左传》分年记事于此年终。哀公次年卒,鲁国人立其子宁,是为悼公。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悼公之时,三桓势力远胜公室,鲁君有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清人高士奇总结这一过程是∶“故鲁之削,成于三桓,而季为之魁,宿及意如不容诛,而责备贤者乃在季友、行父,以其为事权所由始也。”xxxiii 顾栋高则将“鲁政下逮”更一般地归咎于“世卿”制,认为∶“国家大患,莫大乎世卿。”“世卿之祸,小者淫侈越法,陨世丧宗,或族大宠多,权逼主上,甚者厚施窃国,陈氏篡齐,三家分晋,故世卿之祸,几与封建等。”xxxiv 其他儒者对此还有比他们更严厉的谴责,然而,当时生活在春秋时代的人们对此似有不同的反应,可以见出战国前后人们心态的差异。 
  昭公5年,昭公在晋国参加各项活动均不失礼,然而女叔齐讥其只是知“仪”而并不知为国守民之“礼”;25年,宋元公夫人拟把女儿嫁给季孙意如,得知鲁君准备驱逐季孙意如,通过宋元公问乐祁,乐祁说∶“嫁给他,如果真象所说的那样,鲁国国君一定不得不逃往国外了,鲁国国君已经失掉民众很久了,怎么还能逞其志愿?”昭公欲讨伐季氏时,曾征询子家懿伯的意见,懿伯认为很难成功;而被许为忠臣的子家子亦曾在季孙意如被围时劝昭公放走他;昭公败而出奔,至死不能归国,鲁国国内7年无君,却一切照常,此最可显示出当时世族在社会上的力量。xxxv 子犹、范献子受贿于季孙,为季孙氏说好话,兹不必论,但是,史墨回答赵简子的一段著名的话确实反映了当时的客观形势。赵简子问∶“季孙氏赶走国君,可是民众顺服他,诸侯亲附他,国君死在外边,也没有人去向他问罪,这是为什么?”史墨的回答是∶“万物生物有两,有三,有五,有辅佐,所以,天有三辰,地有五行,身体有左右,各有配偶。王有公,诸侯有卿,都是有辅佐的,上天生了季氏,以佐鲁侯,时间已经很久了,民众顺服他,不也是应该的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