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楼梦》宗教语言文化例释二题 张丽生 盐城师专学报 1994.2 P62~64
《老残游记》的禅智慧 王学钧 明清小说研究 1994.2 P81~91
冷淡如僧著《聊斋》:从佛教看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陈洪 明清小说研究 1994.4 P169~176
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新论 柯汉琳 华南师大学报 1994.4 P61~68
斯奈德·禅宗·中国诗 刘生 聊城师院学报 1994.0 P39~44
命运遭际与哲理禅思:周梦蝶诗简评 张俊山 教育时报 1994.5.20.④
1995年
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 方立天 哲学研究 1995.3 P66~70
心性论:禅宗的理论要旨 方立天 中国文化研究 1995冬季号 P7~11
禅宗与儒家心学 杨应龙 江西社会科学 1995.5 P47~51
禅宗自性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张育英 江苏社会科学 1995.3 P110~113
现象学与禅宗合参 陈立胜 东方论坛 1995.4 P24~34
从海德格尔到禅 俞宣孟 学术季刊 1995.3 P50~59
不可“言说”的“嘱告”:禅宗语言哲学一议 陈晓龙 王长华 河北师院学报 1995.3 P56~59
语言之外的终极肯定:谈禅宗的语言观 鲍鹏山 江淮论坛 1995.4 P107~112
谈禅宗语言的模糊性 张育英 苏州大学学报 1995.3 P93~95
禅宗、策略、负形而上学及话语游戏 唐仁 太原师专学报 1995.1 P7~11
禅宗“即事而真”的哲学、美学意蕴 李守珏 北京社会科学 1995.3 P57~61,67
佛教与中国文学 笛鸣 宁夏教院学报 1995.1 P18~25
宗教境界·艺术境界·审美境界 邹元江 学术月刊 1995.12 P79~85
从佛经故事看中外文学的“同源现象” 杨东甫 广西师院学报 1995.2 P64~70
禅与个性化创造诗论 张晶 北方论丛 1995.1 P63~68
诗学“清空”与佛学空宗 何土林 广西教院学报 1995.2 P42~47
从“悟”谈禅对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影响 黄蔚 广西社会科学 1995.1 P93~97,64
灵感与禅悟:谈诗禅相通之契机 李世萍 内蒙古民师学报 1995.2 P20~22
佛教诗偈初探 李谷鸣 安徽教院学报 1995.4 P44~47
古代禅诗的修辞 杨俊莹 修辞学习 1995.1 P33~34
汉唐僧诗发展述略 茨新亮 广西师院学报 1995.1P22~27
论南下高僧及其对美学、文学发展的影响 钟仕伦 社会科学研究1995.6 P103~110
从山水到美人的艺术变奏:略论佛学与南朝诗风的演进关系 陶礼天 福建论坛 1995.3 P24~28
唐诗的繁荣与佛学思想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何林矢 山西师大学报 1995.2 P72~76
唐宋禅宗文献的“R拟”结构 冯春田 山东社会科学 1995.6 P94~97
儒、释、道思想与唐代山水田园诗 高人雄 甘肃社会科学 1995.4 P84~87
论王梵志诗的艺术性 高国藩 江苏社会科学 1995.5 P129~134
王梵志诗校议 段观宋 中国韵文学刊 1995.2 P15~18
寒山子诗的几个问题 吴宗海 台州师专学报 1995.1 P52~55
喜读寒山诗 王鹏鑫 五台山研究 1995.3 P35~38
敦煌遗书《泉州千佛新著诸祖师颂》研究 李玉昆 敦煌学辑刊 1995.1 P29~35,8
简论玄觉的《永嘉证道歌》 姜光斗 南通师专学报 1995.4 P13~15
净众、保唐禅与杜甫晚年的禅宗信仰 谢思炜 首都师大学报 1995.5 P33~36,65
王维“以佛入诗”辨 刘晓林 衡阳师专学报 1995.5 P63~68
王维诗画与禅宗影响 时卫平 东南文化 1995.1 P114~118
清新幽深,空灵魂远:王维诗禅境生成初探 于雪棠 郭春燕 学术交流 1995.2 P91~93
王维“安禅制毒龙”考辨兼其佛教诗的实践性 日 内田诚一 锦州师院学报 1995.2 P8~13
禅性、禅性、禅愉:论王维山水诗的静与动 潘静 陕西师大学报 1995.4 P105~109
丰盈与寂灭:王维诗中的两种时间意识 杨铁军 北大研究生学刊 1995.1/2 P70~73
心物冥一中的庄、禅精神:陶潜、王维比较论 王志清 东北师大学报 1995.6 P54~59,95
大历诗人与禅宗 叶青 赣南师院学报 1995.2 P45~49
韩愈文学理论与佛法行持之研究 林伯谦 铁道师院学报 1995.1 P28~35
柳宗元与苏轼崇佛心理比较 陈晓芬 社会科学战线 1995.2 P219~226
柳宗元“好佛”略谈 袁家耀 江淮论坛 1995.3 P45~49
白居易的中隐理论与禅宗的关系 熊晓燕 学术论丛 1995.6 P55~59
齐己尚“清”说探微 蒋力余 湘潭大学学报 1995.1 P39~42
齐己诗中的人间佛教思想初探 黄新亮 益阳师专学报 1995.1 P104~106
略论齐己诗歌的禅境美 蒋力余 中国韵文学刊 1995.2 P24~28
大唐第一奇诗:怀常《上归州刺史代通状二首》禅释 王辉斌 名作欣赏 1995.4 P117~119
黄龙三关与禅宗美学 皮朝纲 西北师大学报 1995.1P5~11
法眼门庭、应病施药与禅宗美学 皮朝纲 青海民院学报 1995.1 P39~44
禅宗、理学与宋人理趣诗 阎福玲 中州学刊 1995.6 P100~105
净土法门盛而梅花尊:宋代梅花诗及其与佛教的因缘 李炳海 东北师大学报 1995.4 P61~67
苏轼:儒道佛美学的融合与超越 徐林祥 文艺报 1995.1.21③
试论苏轼的佛教观念及其影响 栾睿 新疆师大学报 1995.2 P33~39
论苏轼诗文中的理趣 葛晓音 学术月刊 1995.4 P82~89
略论苏轼的禅宗思想及对其诗论诗作的影响 邝文 华南师大学报 1995.3 P90~93
苏轼诗论与诗作的禅宗化特点 邝文 广西教院学报 1995.2 P37~41
苏东坡居士与佛教禅理 张效机 广东佛教 1995.1P59~60
黄庭坚诗词理趣、禅趣辨味 吴晟 广东教院学报 1995.3 P23~27
黄庭坚的诗与禅 孙昌武 社会科学战线 1995.2 P227~235
论张元干对佛道思想的汲取 罗方龙 柳州师专学报 1995.1 P48~51
大慧宗杲、“看话禅”与禅宗美学 皮朝纲 四川师大学报 1995.3 P36~42
周敦颐的主静说及其审美情趣 周乔健 九江师专学报 1995.2 P55~58
《爱莲说》并非“佛学因缘说”:兼与《中国思想史》商榷 任俊华 湖湘论坛 1995.8 P65~67
“道”家米硕,虚之诗学 杜青钢 外国文学评论 1995.1 P110~119
宋濂的佛教观 李道进 浙江学刊 1995.3 P85P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