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忧归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两银子。

而那季安平自婆娘死了之后,自己一个人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家里穷,也从没想过再续娶的事。到了傅家又全心扑在稻田里的鱼啊泥鳅田螺上。

不曾想那傅大娘就看中了他这份老实劲,觉得他是个可靠的,便托了老刘氏说合。

老刘氏便说与老季头老两口听。

那老两口一听高兴坏了。

就这么一个儿子,自媳妇死了之后,就再没见他笑过来了傅家才好了一些。

这儿子如今也就三十出头,还有大把的时光,这样一直单身下去,老两口也不落忍。但全家又都卖身了这事也不好提。

不曾想老刘氏倒给他儿子找好了。

两口子去傅大娘家看了她那女儿后,就哪哪都满意,盼着早日把人娶回来呢。

傅紫萱把这些情况都理清后,又分别找了当事人谈话,发现两厢里都是极愿意的,且私下里都已是说好了。

于是傅紫萱也不再插手。让寒霜给他们每一对五十两银做婚迎嫁娶之用,又到仓库给他们每一对各挑两匹布料赏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择吉日自己操办,再时再备报一声即可。

一时之间弄得适龄下人们之间,也都蠢蠢欲动。纷纷留意起身边的人来…···

过了两日,那小玉庄管事宋德的妻子杨桃也和她的婆婆古氏得了消息,带了在锦绣坊工作的宋锦到傅家庄来找傅紫萱。

说是小玉庄有个佃户家的大儿子瞧中了宋锦,也不嫌弃她的奴籍身份,想娶她。

那宋锦卖身到傅家的时候已是十七岁了,如今都十九了家里也是替她着急。

傅紫萱听说两家人都有意,也爽快地应了。同样给了五十两银,还送了一副银首饰给她。并把宋锦的卖身契还了她。

一家人不曾想还有这等好事俱都感恩戴德的。

给傅紫萱磕了头,表示会好好管好小玉庄的。又叮嘱宋墨要好好听小少爷的话,婆媳三个这才走了。

后来村子里的人听说了后,都纷纷来打听消息。

傅紫萱身边寒霜几个,及雾波雾澜最是抢手,打听的人最多。

怎奈这六个丫头都不开窍,说是傅紫萱一日不成亲她们便不找人家,而且以后也是要跟傅紫萱在一起的。

傅紫萱便也不去管她们了。

也有好些人来问时佑和向阳的。

只是这二人可不是卖身与她的。她可做不得主。再者那二人也不表态,只引得那些有意的人急得到处找关系找门路······

初五店铺开张后,傅紫萱一直忙着家里下人的事也没空进城里。一直忙到近元宵,她才歇了下来。

十三十四两天,和家人在一起准备过节用的东西。

十五仍是早早到祠堂拜过了祖先,吃过午饭就往城里去,准备晚上和方家赵家在一起吃饭看灯。

到了赵家,发现赵家已是在打包行李物品了。

估计要不了几天只待天气晴好一家人就可以上路了。

几个孩子都不知道底细,也不知道有没有再相聚的机会,一到赵府,就被赵学梁、赵学承、赵雪妍三个拉着到自己的屋里说话去了。

兄弟俩收拾了好些或稀罕或不易带的东西出来,一股脑地塞到紫越等人的怀里。雪妍也把一些自己绣的帕子绢花之类的装在匣子里送给紫嫣紫菊等人。

傅紫萱在傅天河从老爷子的书房里出来后,也陪着老爷子在赵家的花园里走了走。

“萱丫头,你别担心,还有我赵家呢。我赵家怎么说在京城里也有一些人脉关系的,没人敢欺了你。我赵家就是你娘家。那些不长眼的敢拿你家的身份说事,老夫必不答应。”赵老爷子相当认真地说道。

老爷子一直把傅紫萱当成家里的后辈子侄相待。

傅紫萱心里暖暖的,听老爷子说完便道:“老爷子放心,我也不是吃素的。李睿若是护不了我,大不了一拍两散。谁规定女人就得巴着男人过活的?海阔天空,我自消遥自在。”

老爷子定定地看了她好几眼,继而哈哈大笑。

道:“好丫头。我果然没看错你。

你就是个与众不同的。不怕,将来老头子我定在你身后帮你撑着。”

傅紫萱也很认真地向老爷子行了个福礼,这番恩义也只待往后相报了。

晚饭时,老爷子还和去年一样把方严一家叫了过来。

方严是赵老爷子的学生,两家经常往来,感情好得跟一家人似的,婉华和彦华出入赵家就跟出入自家一样。

三家人日不落就聚在一起开始吃吃饭。

热热闹闹的直吃到月亮爬了上来,清冷的月华照耀整个大地,元宵夜里三家人在一起吃得是其乐融融。

吃完饭三家人便相携着进城里看灯。

敬县城里今年比去年还要热闹·人声鼎沸,亮如白昼。

兴许是如今内战消停,新皇颁布与民同庆一月的缘故,街上人潮汹涌·几条主道上被挤得水泄不通。那小商小贩只恨爹娘不多生几只手出来,大冬天里忙得脑门直冒汗,收钱收到手抽抽,乐得见牙不见眼的。

三家人托了敬县一把手方知县的福,早早就定了临街一家茶舍大大的雅间,可以在雅间内闲坐观灯。

孩子们也早早就有花船候着了,正好下到河里游玩一通·上来时,估计也没那么多人了,正好可以到街上逛一逛。

街上鲜花仍然是最畅销的,年轻男女手里各执一束或是一捧,皆无落空的。老刘氏等人还笑言,明年应开些荒地种些鲜花待元宵来卖,定能争上些银子的。

走桥的人还是很多,傅紫萱仍是没那个心去挤人堆。

只在花船里看着临街河道边上的人来人往·看着一对对的年轻男女相互依偎互诉衷肠。

去年她和李睿临河里放的那盏花灯上都写了些什么?

愿岁月静好,愿共赴白头?

又是一年了。

去年元夜,花市灯如昼。和那个人相约街市·偷摸着去北街偷菜

今年元夜,花与灯依旧。也许北街那片菜地也还依旧,只是独缺了去年人…···

北街仍和去年一样,悄无声息。不知那对老夫妻是否还在家里留守?

傅紫萱左右看了一下,发现身边没有人跟着,便脚尖轻点一跃上了那家的围墙。在屋顶和围墙间连番跳跃,那片菜地很快就出现在眼前。

月华下,菜地种了些什么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傅紫萱在菜地里转了一小会,蹲下去随意摘了一把,又扯了几根青翠的小葱捆了·弄成好看的一束,在清冷的月光下痴痴地看了一会。仍是留了一两银子在那里,才离开。

在屋顶上坐了坐。仰头相望,那人似在月华里朝她微笑····…

“可有糖吃?”

“有。”剥了一颗扔进自己的嘴里。

“可甜?”

“甜……”

傅紫萱走时,耳边听到惊喜的叫唤声:“老头子,快来看·真的有银子呢!这次有一两呢……”

“真的?还好没出门。你这死婆子猜得还真准。”

“老头子,你说会不会还有人来偷菜…···”

“要我,我去把门开大一些?”

“那你可得躲好了……”

正月十九日,陈秀才父子带着家人来傅家里做客。

应下了来长山书院当授课先生。

傅天河大喜。

叫了傅族长和几个族老来做陪,还请了杨盛及傅族长在书院当先生的儿子及何砚及几个早来的先生相互认识。大家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午饭。

陈秀才要了书院一间房舍,做为父子二人的休憩间。面上还有些磨不开,不愿意住到傅家来。

陈氏也只好随了他去。不过迈出了第一步,又是在同一个村里,还不能借机照顾到老父吗?陈氏便欢欢喜喜地带人过去书院那边布置了。

父子俩死活不要傅紫萱给他买新的马车。

说是家里有牛车,路也不远。若是累了就在书院歇了,也不必日日回去。

傅紫萱便把家里那辆不是自己专用的马车厢给他了,还送了他一匹马。这是外孙女孝敬他的,是送的,不是新买的。劝了好久,陈秀才父子才收下了。

爷子俩愿意来书院当夫子,傅天河总算是放下了心来。一方面囡书院越做越大抢了老岳父的学生,心里不安。一方面又想着回报岳父多年的照顾之情。

如今可算是能放下心了。

正月二十,书院便正式复课了,学子们也发现又多了两位先生。

☆、第三百六十四章 筹建

正月二十,天气晴好,冬日里难得的暖阳。

赵家请了城里威远镖局的镖师护送,举家进京。

一家子的行李比傅紫萱去云州路上见到的时候多了近一倍。足足装了近十辆马车。当然那会是悄悄回来避祸与这会欢欢喜喜进京升官赴任自然大不一样。

傅家也送了一车的土仪。

老爷子对着来送行的傅家一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