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前期军事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存”。明王朝虽在长城沿线挫败过外来势力,但政治腐败终究导致军力衰微。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就是通过长城的著名要塞——居庸关攻克北京,灭亡明 

王朝的。 



     (8)战事 

     明王朝的200年间,战争频繁,连绵不断。战争种类可分为内讧、外战、 

边患、农民起义等多种形式。撷其要者概述如下: 

    ①叔侄相煎——“靖难之役”。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因王位而发生火并, 

史不绝书。明王朝多次发生内讧,其中带有“揭幕”性质的,且比较有代表 

性的则是“靖难”之役。 

     1398年,朱元璋死去,其孙朱允炇继承王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朝 

臣齐泰等人共谋削藩,危及燕王朱棣王位。1399年7月,朱棣在北平以“清 

君侧”为名,举兵南下,自称“靖难”之师。这场朱家王朝内部叔侄王位之 

争,史称“靖难之役”。 

     朱棣迅速攻克了北平北面的居庸关、怀来等地,巩固了北平。然后准备 

实力,向南京兴“问罪之师”。建文帝闻讯后,也着手准备。但朱元璋在世 

时已将随他南征北战、功勋卓著的老将元勋差不多斩净杀光,建文帝派不出 

武将,只好急令年近古稀的长兴侯耿炳文带兵出征,为征虏大将。其军队号 

称30万大军 (实则13万),开到真定 (河北正定),前锋据雄县。朱棣乘 

耿军新至不备,8月间夜袭雄县,全歼耿军前锋,继而又大败耿军主力。建 

文帝临阵易将,令李景隆取耿炳文而代之。李景隆虽为大将,却素不知兵。 

他收拾了耿军残兵败将及各路人马共50万人,再次出征。 

     朱棣诱敌深入,只留少数兵力守北平,待李景隆围攻北平时,与守军夹 

击李军。李军大败。1340年4月,朱棣带10万大军与李军60万人大战白河 

沟(河北雄县北),李军又遭败北,死者十数万,横尸百余里。朱棣乘胜追 

击,直至济南,又败李景隆,李景隆单骑落荒而逃。建文帝见李景隆屡战屡 

败,只得免去他将军职务,派盛庸接掌大军。济南在盛庸的守卫下总算未被 

朱棣攻破。朱棣暂回北方。 

     次年春天,朱棣再次带兵南下,在河北境内两次大败盛军,歼敌16万。 

朱棣指挥他的“靖难”之师先后在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屡败盛军,接着又 

多次打垮建文帝的军队。5月时,建文帝在淮河以北的主力基本被歼灭。朱 

棣连克扬州、高邮、通州等江北重镇后,开始准备强渡长江,直捣京师,南 

京城一片混乱。建文帝以割地分朝为条件向朱棣求和,但被朱棣拒绝。朱棣 

渡过长江,顺利进入南京城。3年之久的皇族内部争斗,以朱棣胜利而告终。 

    ②成祖五次讨北。朱棣夺取王位后,一改朱元璋对蒙古的政策,采取以 

攻代守的战略,来解决北部边境问题。永乐七年(1409年),鞑靼可汗本雅 

失里杀死明臣,成为成祖讨北的导火线。朱棣派淇国公邱福为大将,指挥10 

万大军北伐。邱福轻敌冒进,全军覆没。消息传来,成祖大怒,第二年(1410 

年)亲率大军50万出征。斡难河(今鄂嫩河)之役击败本雅失里。本雅失里 


… Page 92…

降服,每年向明廷纳贡。 

     鞑靼败后,瓦剌部逐渐强盛。其首领马哈木带兵进至胪朐沟,企图南下 

占领宁夏、甘肃地区。朱棣于永乐十二年(1414年)第二次举兵亲征,在乌 

兰失温(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南)大败瓦剌,瓦剌表示臣服。 

     1421年,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第二年,又一次强大起来的鞑靼部阿鲁 

台,勾结兀良哈部大举进犯明朝的一些边境重镇。朱棣第三次带兵亲征。此 

次出师塞北,明军将兀良哈军斩获过半,取得了胜利。 

     为彻底打击鞑靼,1424年7月、1425年4月,朱棣又先后两次亲自带兵 

进行了第四、第五次出征。在第五次北征中,朱棣病死在途中。成祖五次讨 

北,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保证了边境的暂时安宁。但 

北部边境问题并未真正解决。 

     ③“土木堡之变”。英宗时,宦官王振干政,纲纪紊乱,北部边防严重 

削弱,尤其是卫所制开始破坏。王振为了满足个人贪欲,甚至勾结蒙古贵族 

进行走私活动。在明北部边防松弛的同时,蒙古瓦剌部强盛起来,不断南下 

袭扰明北部边境。王振为求得边境安宁,对瓦剌贡使备加礼遇,有求必应。 

王振的软弱无能,非但未能带来边境安宁,反而使瓦剌得寸进尺,出兵占领 

了大同等地。边境吃紧的消息不断传至京师,王振乃挟持明英宗亲征,企图 

侥幸取胜。举朝上下见英宗如此仓促行事,纷纷上书谏止。但英宗只听王振 

一人,决意出征。1449年7月16日,英宗带领50万大军出征。瓦剌部也先 

见英宗亲征,佯作退却,诱敌深入。明军抵达大同时,英宗和王振听到前方 

军队全军覆没的真实消息后,恐慌异常,决定班师回京。8月13日,疲惫不 

堪的明军退到土木堡。第二天便被追来的瓦剌军重重包围。土木堡地势较高, 

明军水粮俱断,挖井2丈多深仍不见水,人马两天滴水未进,饥渴难当。15 

日,也先派使者假意讲和,令军队诈退。王振见也先退去,即下令明军取水。 

明军顿时阵营大乱,纷纷涌出取水。也先乘明军混乱之机,命骑兵从四面扑 

向明军。明军指挥失灵,在瓦剌骑兵打击下,彻底溃败。英宗成为阶下囚, 

出征将士死伤几十万,50余名朝廷官员亦全部战死。 

     ④北京保卫战。英宗被俘、土木堡惨败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朝野一片惊 

恐。当时北京守军10万,形势危急,有人主张迁都,而兵部左侍郎于谦则主 

张调动一切力量,抗击到底。9月6日,郕祁王朱祁钰登上帝位,是为景帝。 

景帝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负责保卫北京。于谦调兵遣将,扩充军队,整饬 

军纪,誓师坚守京城。 

     10月,也先挟持英宗,率10万大军,直逼北京。于谦没有采取单纯守 

城战术,而在城外迎击瓦剌军,用一部分兵力守城,将22万大军列阵京城九 

门之外,他与总兵官石亨亲自在德胜门外督战。几次小规模接触后,也先主 

力开始进攻德胜门。于谦令小股精骑迎战,诱敌深入至伏击圈内,副总兵范 

广指挥神机营发射火器,瓦剌军人仰马翻,大败而逃。也先又转攻其它城门, 

同样遇到坚决抵抗。战斗中,北京城许多百姓爬上屋顶,以砖瓦为武器,铺 

天盖地投向敌军。两军相持了5天,也先连战连败,被迫于15日撤退。明军 

乘胜追击,杀伤敌军上万人,夺回大量被掠走的财物。11月初,瓦剌军队退 

回塞北。 

     由于于谦的战略战术正确和抗敌坚决,明军保住了北京,边防也取得了 

8年的稳定。 

     ⑤明中叶农民起义。明中叶时,明王朝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比从前加剧, 


… Page 93…

人民起义也此起彼伏,比较著名的有如下几次: 

     叶宗留、邓茂七起义。叶宗留矿工出身,武艺高强。出于生计,他冒风 

险在封禁区内采银矿,被官府派兵追捕。他便带领矿工发动了武装斗争,多 

次打败前来镇压的官军。起义一直坚持到1450年。邓茂七系佃农出身,因在 

家乡杀死恶霸地主,被官府追捕,逃到福建,率当地农民发动起义。他的起 

义军与别的义军会合,人数达到几十万。起义军连败明朝前来镇压的军队。 

他还与叶宗留相互配合,给明王朝造成了极大压力。最后,明廷调动了几万 

军队才将起义军镇压下去。 

     明中叶由于土地兼并,以郧阳为中心的荆襄山区爆发了流民起义。正德 

年间,刘六、刘七兄弟发动了河北农民大起义。这支起义军转战八省,坚持 

斗争2年,是明中叶最大的一次起义。这些起义虽被镇压,但对明王朝的打 

击是巨大的。 

     ⑥东南沿海的抗倭战争。倭寇骚扰东南沿海,始于明初。嘉靖年间,倭 

患日甚,在抗击倭寇斗争中,张经、俞大猷、汤克宽、卢镗、朱纨等人立下 

过赫赫战功,但取得战功最大者则是戚继光。 

     1555年,戚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