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评论界的注意了,权威刊物的尖刻挖苦和攻击,使青年诗人狼狈不堪,一连
十年不敢发表作品。但他在经济极度困难中坚持苦学和写作,十年后出版一
两卷诗集终于获得成功。1850年,丁尼生缅怀同窗知友的哲理抒情诗集《悼
念集》问世,使丁尼生誉满全国,赢得了桂冠诗人称号。丁尼生青年时期订
婚后,女方家庭因他太穷而撕毁婚约,但未婚妻仍若等了十四年,直到丁尼
生一举成名十天后,这对有情人才终成眷属。丁尼生在气质上是个抒情诗人,
他的诗融合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从中可以发现济慈的影响,也可以觉
察华兹斯式的沉思。他的诗象水明沙净的小溪而不象野性不驯的瀑布,象晨
风拂过带露的草地而不象西风横扫森林和海空。下面这首 《越过海滩》是丁
尼生晚年最有名的一首诗歌,写于1889年10月,当时他已有八十一岁高龄
了。虽然诗人已年逾古稀,自然会想到他将面临的死亡,但丁尼生却在诗中
以极为恬静的心境对待死神的到来:
太阳沉没,晚星闪烁,
一个清晰的呼声在如唤我!
愿海滩不要哀泣呜咽,
当我出海的时刻。
浑然流动的潮水们已睡已,
潮太满了,反而无声无息,
从无边的海洋里汲取的,
如今又复归去。
暮色茫茫,晚钟轻轻,
接着是黑暗降临!
但愿不要有诀别的悲痛,
当我启航的时辰;
虽然潮水会把我带到无限的遥远
越出我们的时间、空间,
我希望见到领航人,面对着面,
当我越过了海滩。
据说这首小诗是诗人一挥而就之作。当丁尼生高声读给自己的儿子听
时,他儿子热情地说此诗是父亲一生最得意之作。诗人去世前几天,要儿子
将此诗列入他诗集之末尾,可见他自己也很喜爱此诗。这首诗优美而含蓄地
表达了诗人在死神临近时的那种宁静和安详的心态,这不禁认人想起英国十
七世纪诗人约翰·多恩在《别离辞:节哀》诗的开头四句:
… Page 47…
正如德高人逝世很安然,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走,
悲恸的朋友们聚在旁边,
有的说断气了,有的说没有。
《越过海滩》一首共分四节,每节四行。第一、第二节为第一部分,表
达了诗的主旨和境界。第三、第四节是前两节的重复与对仗,泻染气氛,使
读者印象深刻。
标题中的“海滩”英文原文为bar,指横亘海岸边或港口、河口外的暗
滩,诗人用它来象征生死的界限,并以在暮色中“越过海滩”来喻指离别尘
世、奔赴黄泉的行程。在第一节中,诗以西沉的夕阳、闪疏的晚星来创造了
一片安谧的大海上的黄昏景色。在英国诗歌中,傍晚、落日和星夜的景象常
常暗示人的离世。英国传统文化认为:在人死亡之际,落潮也要发生哀鸣。
丁尼生却反其意,认为人的死亡是自然之事,因而盼望自己死时沙滩边不会
哀泣呜咽,可见诗人乐天知命之襟怀。在这一节中,海边安静而辽阔的黄昏
景象既喻指了生命的“黄昏”,又渲染了诗人“出海”之时的宁静心情。
诗中第二节的头两行,顺延第一节后两行的意象写下来,衔接自然。诗
人以涨潮和落潮喻指生命的兴盛和衰落。曾经滚滚流动的潮水现在已经涨满
了,平静下来,似乎已沉睡,无声无息地落潮了。人去世时,也应宁静地向
世界告别。然而,诗中这种“落潮”不是一种消沉、泯灭的表现,而是一种
“回归”的象征,“从无边的海洋里汲取的,如今又复归去。”这样,既增
添了面对落潮的从容、坦然的心情,又表现了一种乐观的生死观:如同“落
潮”是回归大海一样,死亡是返回生的本源。
第三、四节在结构、意象及情调等方面,均分别与第一、二节遥相呼应。
诗人规劝留在尘世的人们:当他们在“暮色茫茫、晚钟轻轻”的退潮中启航
越过海滩时,不要有诀别的悲痛。诗中出现的“领航人”隐喻上帝,诗人以
十分轻松、宁静的心情面对着自己的“领航人”,越过海滩,越过时空,奔
赴遥远的无限。
全诗风格清新优雅,读起来朗朗上口,声音流畅响亮。全诗结构严谨,
以“一个清晰的呼声”作为中心意象开始,又以见到自己的“领航人”作结,
前呼后应,即增强了诗的整体感,也加深了听众呼唤、跨越海滩的轻松、恬
静的心情。
现代诗先驱——波德莱尔
十九世纪中叶,正当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唯美主义三股艺术力量在诗
歌的张力场上进行着“情”、“理”、“美”的三角拔河赛之时,一种新的
因素悄悄地生长起来了,这就是以象征主义为先导的现代诗因素。
与传统诗学相比,现代诗学表现出主体性强化、主客体契合、以及诗学
与人文学科学贯通等基本特点。
波德莱尔(Charles—PlerBaudelaire,1821—1867),是十九世纪法国
划时代的诗人和著名的文艺批评家,他的诗歌创作,上承浪漫主义体系,开
象征主义之先河。
… Page 48…
在传统诗学中,模仿说曾长期占主导地位,从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到
莱辛的《拉奥孔》,都认为诗的本质是对人类行动的模仿。这种传统诗学着
眼的是客体性。浪漫主义时期表现说兴起,把诗看作“情感和整个内心世界
的表现”,对诗的评价标准也从忠实于客观对象变成忠实于情感,即“真挚”。
浪漫主义诗学着眼的主体性。浪漫主义之后,现实主义诗人重新向客体性方
向回归。但现代诗的先驱者却走了强化主体性的道路,他们继承了表现说诗
学,并且把表现内心的层次推向深层;但是在形式上却抛弃了浪漫主义的直
陈式,而改回了隐喻式、暗示式或结构式。所以,表现的不复是浪漫主义诗
歌的赤裸裸的自我,而是主体与客体的渗透和契合。
波德莱尔的美学主张和诗歌创作比较复杂。他继承发展了西方社会从柏
拉图开始的应和理论,认为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表面上分裂的万物这间,
有一种隐秘的、内在的应和关系。既然万物之间互相应和,艺术创作就不一
定要去直接描写事物,可以用含蓄暗示的办法迂回曲折地去表现,从而产生
一种新的创作方法,为象征派诗歌创作开辟了道路。
波德莱尔的诗,意象新奇大胆,意境幽深,富于感染力。在十九世纪中
叶的转折时期,波德莱尔宣称:“大名鼎鼎的诗人早已割剧了诗的领域中最
华彩的省份。因此我要做些别的事。”
那么,波德莱尔做了些什么呢?他认为:“十八世纪流行的是虚伪的道
德观,由此产生的“美”也是虚伪的。“所以十八世纪是一个普遍盲目的时
代。”因此,他对诗的性质作了激烈的变革:“什么叫做诗?什么是诗的目
的?就是把善同美区别开来,发掘恶中之美。”“透过粉饰,我会掘出一个
地狱!”
波德莱尔生在一个受过法国大革命洗礼的美术教师家中,六岁丧父,母
亲改嫁,使波德莱尔从此陷入孤独,成了一个忧郁的哈姆莱特。继父想叫他
进入官场,他却专与文人名士结交,一度沉迷于名士派的放荡生活;后来,
在家庭的经济管制下,波德莱尔只能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上。
波德莱尔在苦闷中写诗,但发表的不多。1848年革命中参加过武装起
义,但起义失败。路易·波拿巴称帝,使他圣西门式的空想社会主义破灭。
在此情况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