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厌恶城市化的资本主义文明,有感于农村的破产和宗法制的没落,有感
于人性的异化,有感于社会关系社会风尚的违背自然,浪漫主义诗人们就到
自然中去寻找失落的人性,寻找爱和美。诗歌对自然的这种亲近,可说是前
所未有的。因此就诗歌领域说来,浪漫主义不仅是对自然的返回,而是对自
然的新开拓。
浪漫主义诗歌的一个重要倾向是对民谣和民间传奇(ro-mance)的特殊
爱好,这与返回自然的颂向也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由于厌恶资本主义文明
而怀旧,怀念宗法制农村的淳朴的牧歌;另一方面,由于反对古典主义的清
规戒律而要求返朴还真,于是浪漫主义诗人很自然地找到了中世纪流传下来
而没有受到古典主义束缚的民间诗歌,借它作为诗人自己创作的源泉。所以
欧洲各国的浪漫主义诗歌大都从收集民谣开始。此外,浪漫主义诗人还常常
到东方文明中去寻找带异国情调的诗情。这也与他们感到东方比较远离资本
主义文明有关。
以上两点是欧美浪漫主义诗歌的基本特征。下面再看看浪漫主义诗歌在
欧美主要国家的发展情况。
首先,德国浪漫主派诞生最早,并且对英法等国的浪漫主义发生了很大
… Page 41…
影响。从1797-98年开始,在大约二十年间,就先后出现了耶拿派、海德堡
派、柏林派和施瓦本派等浪漫主义派别。这些派别中,比较重要的是耶拿派。
早期的德国浪漫派因聚集于耶拿(Jena),而称为耶拿派,他们以诺瓦利和
蒂克两诗人为中心。他们的诗歌以中世纪的基督教气氛、神秘主义和幻想世
界为特色。“夜”和“死亡”是他们偏爱的主题,仿佛是一到夜间,他们的
想象力就突然活跃起来,天越黑,他们在自然中见到的幻象和精灵也越多。
其次,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于1798年出版了一本《抒
情歌谣集》 (LyricalBallads)。这本若名出版的小型诗成了英国诗歌史上
的转折点,被称为英国第一本写自我的诗。赫兹利特曾说:以前的诗都必须
有题目,而从此以后,诗人就是他们自己的题目了。这两位诗人与诗人骚塞
共同组成湖畔派诗人(LakePoets)。
英国后期浪漫派的主要诗人是拜伦和雪莱。他们继承启蒙主义理想,积
极参加收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并对湖畔派展开论战。拜伦曾游历欧洲各
国,后又直接参加意大利和希腊的民族解放斗争,他的诗在欧洲大陆引起强
烈反响,形成了拜伦主义的旋风,后期浪漫派中的济慈也有鲜明的民主主义
思想,但同时他又在诗中追求超功利的纯美,从而启迪了以后的维多利亚诗
人。
第三,美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莱恩特,他于1817年开始发表诗作,
诗中富于华兹华斯式的自然崇拜,而又有美国的乡土特色。三十年代,爱默
生赴欧洲拜访华兹华斯、柯尔律治等浪漫派人物,归国后提出了超验主义
(transcendent-talism),认为人可以超越感官、超越推理,仅凭直觉认
识真理。其中带有东方哲学的色彩,认为内心有“超灵”,所以人可从内心
观照中直接达到悟境。超验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反对清教徒的思想束缚,在
当时有个性解放、思想解放的意义,不仅对美国浪漫主义,而且也对欧美象
征主义有过影响。十九世纪中叶,以朗费罗为代表的“绅士派”诗人享有盛
名,其特色是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较高,抱人道主义思想。继之而起的则是
更富于民主主义精神、个性更解放的惠特曼。此外,这一时期的美国诗人中,
坡和狄金森都别具一格,只可惜本书篇幅有限,不能一一介绍。
读华兹华斯的两首诗
一
《孤独的收割女》
看哪,那孤独的高地姑娘——
形单影只地在那田野里!
她独个儿收割,独个儿唱。
停下听,要么轻轻离去!
她一个人割,一个人捆着,
嘴里唱着支忧郁的歌子;
听啊!这幽深的山谷里面,
已被她忧伤的歌声充满。
… Page 42…
旅行的阿拉伯沙漠的人,
疲乏地歇息在荫凉的地方;
夜莺的歌虽受他们欢迎,
却比不上这姑娘歌唱;
春天里,杜鹃一声声号啼,
在最远的赫布里底响起,1
打破岛屿间海上的寂静——
但姑娘的歌更激动人心。
谁能告诉我她在唱什么?
也许这绵绵不绝的哀声
唱那早已过去的辛酸事
或者很久以前的战争,
要不,她唱着通俗的小曲——
如今人们都熟悉的东西?
或者是痛苦、损失和悲哀?——
它们曾发生,还可能重来。
不管这姑娘唱的是什么,
她的歌却好象没完没了;
我看她一边唱一边干着——
她弯着腰,挥动着镰刀;
我一动不动地默默听着;
过后,我走上前面的山冈,
虽然早已听不见她的歌,
那曲调却留在我的心上。
这首诗叙事明白,层次清楚,音韵皆成,想象丰富,耐人寻味。诗歌以
祈使句式起首,引人入诗。第一节既实写了一位苏格兰高地农家少女独自在
田野割麦唱歌的情景,又以少女那哀婉动听、沁人心脾的歌声创造了动人、
隽永的意境。诗人多次重复“孤独”的意像,极写割麦女的孤寂,妙呈她的
凄清,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有静有动,一幅充满空旷孤寂高原生活气息的
歌女割麦里跃然纸上。第二节是诗人的力笔之处,也最能体现其浪漫主义诗
风。显然,诗人旨在描写割麦女歌声之优美,但他并未直接入笔歌,而是借
助两个想象丰富的意境来反衬:荒凉的“阿拉伯沙漠”只能给人以酷热焦躁
的感觉,然而,当疲倦的旅人忽闻清脆甜润的莺啼时,他们会感到莫大的慰
藉呀。寒冷苍凉的赫布里底群岛和大沙漠一样,人迹罕至,然而,报春的杜
啼能给它们带来盎然的春意。莺啼杜啼既反衬了割麦女优美的歌声,又表示
了诗人对自然的情感和认识。由于割麦女唱得是苏格兰高地盖尔语歌曲,所
以第三节以“谁能我她在唱什么?”“一句开始。尽管如此,少女歌声的悲
伤与忧郁还是唤起了诗丰富的遐想。诗人创造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既清晰
又迷离的诗情画意。这样,既丰富了诗作的感情蕴涵,又拓宽了读者想象的
1 ①群岛名,分内赫布里底群岛和外赫布里底群岛,在苏格兰西北方的大西洋中。
…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