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的意思是目前有太多的技术技巧,我们都只关心了表面的因素而忽略了内在的内容?韩理问。
是的,所以所谓的历史会重演,并不是简单的重演。
那就是说,要学K线的话,还要看盘中的变化?我问。
是啊。
那我现在要上班,晚上再去看分时我怎么去找?
这是个问题,没办法,这是基本功,只能你自己多想想办法了,一定要动态的去观察,股票是活的,行情在不断变化,人必须也是活的,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
这段对话之后我第一次树立了一个观点:实战技巧是一个动态的知识,不能静态的去学。
关于实战技巧的定位2
师傅继续说,说到实战技巧,大家总想着与技术有关,什么均线呀、指标呀。其实在技术之外还是有其他的实战技巧的,比如有利好公告的日子,分红时的短线等等,有些技巧需要在实战中总结,不要把技巧局限于技术面。
哦,这一点有道理,韩理说道。
其实这种实战技巧可以在很多方面去学习,不要把自己局限于技术面。
原来实战技巧里还有这么多名堂,有意思。(我当时笔记的小结)
聊天的第三个话题:
操作的频率1
韩理说,我觉得一个月买卖一次股票就可以了,理由是
第一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选股,判断大市;
第二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对要买的股票做必须的买前跟踪;
第三如果每次能赚5%,一年下来也会收益很多的。
我问,那你的持股时间怎么定啊?
时间?一两天也行,十天半个月也行,看行情了。
具体怎么讲?
掉市就多拿拿,熊市见好就跑。
那你现在是不是按这个做的?
是!一个月就一次,不给证券公司打工,不过命不好,现在都8月了,还没赚到40%
啊,为什么?
看走眼了,一个月就一次还看不准,我想再把操作频率降低!
啊?还有你这样做操作计划的?
操作的频率2
师傅你呢?在操作频率上有什么计划没有?
没有!感觉好就多做几次,感觉不好就不做了。
这样?那你以前没有过这方面的想法吗?韩理问。
有,前几年做股票时,每到周六周日,我就会去买报纸杂志,当时我发现有很多股民只看不买,卖报摊成了借阅处,有一次一个也是常去去那儿看报的股友问我:你一次买这么多报纸杂志有必要吗,我每次来带个小本子,我觉得有用的,我就摘录下来,多省啊。
我觉得有些可笑,就说,我每个星期花在报纸杂志上的钱是12块,我给我自己定的目标是下个星期把这12块钱得赚回来,如果连这几个小钱都赚不到,那1000、10000的就别想了。
那位老兄听完后抓了抓耳朵,不知道他有什么想法,不过我刚开始做的时候是这样做过一段时间,那时候小富即安,虽然没大赚,不过日子还过的去。
聊天的第四个话题:
到底应该做中线?短线还是长线?
这个话题还是从两本书的书名说起的。一本是《长线是金》、一本是《短线是银》。
韩理还在重复他刚才的观点:一个月能成功做一次就OK,那最长也就持股20多个交易日了。
师傅说,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本质的问题,关键是股票本身的潜质决定了股票的目标收益率,问题在于我们经常对于股票的潜质弄不清楚。我觉得在这个市场中能每年有赚已经很不错了,不管是金是银都无所谓,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一年下来帐户都是亏损的,还谈什么是金什么是银的,不是都是空话吗?可能连废铜烂铁都赚不回来。
那你的意思是先找到赚钱的方法,至于这个方法是长线方法还是短线方法是次要的,首先他得能赚钱,是不是?
当然了,方法是要积累的,谁都不可能一进股市就知道一堆套利的方法,只能是不断学,这个没有捷径的。
那我现在又有问题了,韩理说道
聊天的第五个话题:
从一招先说起
我们刚才说到长线短线的,其实基础是先得有赚钱的招数,有什么招就做什么“线”,对不对?韩理问。
是啊。
那市场上有一种说法叫一招先,也就是说只要我懂得一招赚钱的方就行,对不对?
道理是对的,但操作的时候就有问题了。
什么问题?
人是很容易贪心不足的,当你的一招先只适合在牛市用时,到了熊市怎么办?如果你自己清楚你的方法“先天不足”,大不了熊市回家休息,但问题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方法到底最适合在哪个市道做。
这个到也是,有时候明明是同样的方法,上个月赚钱,这个月却赔钱,有过这样的感觉,回想起来,好象是把大市忽略了。不过如果知道自己的方法什么时候能用,什么时候不能用,用一招先就可以了吧?这个应该就叫做大道至简吧?
这个好象不能算什么大道至简,我觉得炒股的方法是不断变化的,所谓的大道至简应该是理念方面的,真的用到技术上有点夸张。
理念?我重复道,什么是理念呀?
我们说的很多内容都和理念有关系啊。
啊,什么内容?
比如,在这个市场中,首先要保证资金安全,之后才是如何赚钱,那么要保证资金安全,你就必须在操作策略、操作原则、股票选择、仓位控制方面制定相应的计划。
哦,这样啊。
那天晚上谈的其他的内容我当时没有记,现在也记不清了,之后回家时,我和韩理一道走了一段路,师傅因为家在另一边,我们一出门就分手了。
韩理说,其实股市里头没有专家,如果说专家一定要有的话,谁赚钱谁就是专家。
我说我觉得股市里要学的东西太多,我还从来没想过当什么专家,只要有的赚就很满足了。
他又说,你不觉得你的那位“财主”师傅是不是越来越保守了?
哦,没注意,反正5月之前他的操作很频繁,最近好象没有动。
是啊,刚才我都没好意思说,我觉得他在“退步”。
退步?
是啊,连徒弟都赚钱了,师傅还在一边傻站着,说白了就是看不准才不敢进的嘛。
可是我这次买ST国货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也没想到能赚这么多。
其实我觉得你现在这样挺好,有点象大话了,她就爱一年四季都做股票,经常在熊市里还出个彩,你们两肯定会超过你们师傅的,不,现在至少从心态上已经超过他了。
我倒是希望能超过师傅,不过师傅有许多招法都没给我教,说我基础太差。
那是借口,我觉得你就这样学下去,那些招法迟早都会学到手。
是啊,我也希望如此。
你呀,就是被你师傅震住了,要自信一些,这次你赚钱,他还不是傻站着吗,继续努力,回头我请你去给我的朋友们做一次沙龙。
这个不敢,什么敢不敢的,上次不都做了一次嘛,这次继续,明天下午你有空没有?
做什么?
搞个沙龙热闹一下啊。
啊,老韩啊,你怎么老是说风就是雨的。
做生意就是要麻利,要不然钱就会被别人赚了,哈哈,好了,就这么说定了,明天下午2点到我的公司培训部去搞个沙龙。
2001。7。8
又到星期天,天公偏不作美,下起了雨,前一天聊的太晚,回家后没有做功课就睡觉了,早上很早就起来做笔记,生怕起得晚了会漏掉什么东西,因为下雨,倒也凉快,我一边做笔记一边思考。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不对称的,信息不对称这个我没有什么体验,毕竟我做过的那几只股票是搞什么的,我统统不知道,我想上涨和下跌应该有内存规律,并不在于他是造汽车还是做衣服。(此后我遇到的另一个人物在这方面的敏感真是让我大吃一惊,这是后话)关于技术上的不对称,这个我承认,别说和主力比了,就是和师傅比我都比不过。
第二个问题是实战技巧的定位,我的感觉应该是理念是基础,技巧是上层建筑,如果基础不好,上层建筑就不会结实,所以技巧必须在一个环境中去使用,那么我那个方法应该建立在什么理念之上呢?师傅说,在股市中,资金安全是第一位的,所以应该走保守的路子,韩理却认为资金的利用率不能太低,否则还不如把钱存到银行里,这算理念吗?不清楚,就算他是吧,我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理念呢?介于保守和激进之间???想不清楚,以后慢慢想吧
第三个问题是操作的频率,我到是挺喜欢韩的1月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