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止,我们在萨恩人的文化遗存中没有发现陶器,可以说:这是一个尚未掌
握制陶工艺的群体。由此推论,在布须曼人的餐具中没有陶质器皿。在一些
遗址中发现了一些盛饭用的木器,因此可以肯定,布须曼人吃饭用的器皿是
木质的。和皮格曼人大体相同,布须曼人没有固定的住宅,而是住在临时用
树枝和树叶搭盖的窝棚里。和皮格曼人基本封闭的窝棚稍有差异,布须曼人
的窝棚是敞开门的。布须曼人是一个喜欢歌舞的部族,他们一旦解决了裹腹
… Page 85…
问题,便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讲故事。
(3)霍屯督人的生活习俗
霍屯督人也操科伊萨语,也因此,欧洲人时常将其称之为科伊人。在一
些近代的西方书籍中,也称其为纳马人。相较而言,他们喜欢后面一种称呼。
在欧洲人入侵之前,霍屯督人主要生活在西南非洲。
霍屯督人的生活发展阶段要比萨恩人高,已经进入到了铁器时代。他们
能制作铁器和铜器,甚至能编织比较精美的编织物。霍屯督人喜欢把自己的
房屋建在高台地上,并以村落的形式出现。这些房屋是用植物的茎杆或草棵
植物的茎杆盖起来的,周围加固了一些块石。在他们的居址内,考古工作者
经常发现一些家畜的骨胳。可以判定,家畜在其饮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
位。在他们生活过的居址内,还相继发现一些木制器皿。可以说:他们和萨
恩人一样,烹调饮食器具以木质为主。霍屯督人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这使
他们的武器具有更强的威力,也使他们的部队更有战斗力。因此,当霍屯督
人向南发展时,曾征服了沿途的许多部落。为了解决婚姻问题,他们开始和
被征服的部落的居民通婚,最后与当地居民融合。霍屯督人实行土葬,出现
了随葬观念。他们经常把从邻近的班图人——范达人那里抢来的金器作为随
葬品放在自己族人的墓穴里。
(4)班图人的生活习俗
班图人的最初居住地在何处?这是一个目前学术界尚在讨论的问题,与
本文无关,这里从略。就现有资料而论,大概在公元一世纪前后,班图人便
由喀麦隆高原向南迁徙。这种迁徙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班图人向南的迁
徙共分为3支:其中一支迁往西南非洲;一支迁往东非洲;一支迁往中、南
非洲。我们重点介绍最后一支班图人生活习俗情况。
向南迁徙的班图人又分3支:西南支以赫雷罗人为主,至晚于17世纪
迁至今日之西南非洲的北部地区,他们放弃了原有的农业生产,改而从事畜
牧业。东南支的班图人包括今日赤道非洲中部和东部的班图人、湖区班图
人、吉库尤人和斯瓦希里人,他们是公元10世纪前后抵达东非沿岸的。中
南支可细分为好几支,其中一支名叫苏陀人,约于15世纪中叶迁至德拉肯
斯堡山脉西北一带;一支名唐加人,约于15世纪中叶迁至现今莫桑比克南
部;一支名恩格尔人,他们迁至如今的开普省一带,是目前已知道的向南迁
徙最远的班图人。这一支名叫恩格尔人的班图人又可分为南北两支:南支被
称为科萨人,约在 17世纪初迁至大鱼河一带;一支被称为祖鲁人,分布在
今日之纳塔尔一带。
南迁的班图人,各个部落之间社会发展水平是很不平衡的。这里,我们
主要介绍那些尚未建立国家的班图人的生活习俗情况。除此之外,在中南非
洲地区,另有一些班图人建立了国家,我们放在另一小节里叙述。
在南迁的、尚未建立国家的班图人那里,除了赫雷罗族之外,其它部落
的经济是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另外辅之以采集和狩错。因而,可以这么说:
… Page 86…
班图人的食物来源是比较复杂的。农产品、畜产品、采集的植物茎块等都在
食物中占有一定比重。班图人已经掌握了制陶工艺,这对他们烹饪食物是极
其重要的。在南非的一个属于早期班图人的遗址中,考古工作者于一块岩面
上发现了一个小凿坑,其最初显然是作为一个石臼而出现的。考古工作者在
这个石臼里面发现了一些食物遗迹。经检验,这些食物里有肉和植物茎块。
通过复原,可以得知,班图人的食物是这样制作的:他们将动物的肉和植物
的茎块一起放在石臼里捣碎,呈面团状,然后再掏出来,团成饼一样的东西,
放在火上烤着吃。这应是班图人所吃的重要食物之一。
班图人的居址目前所得资料不多,就在发现食物遗物的那个遗址里,考
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茅舍基址。它们都是建在向阳的台地上,墙基用石头加
固。
在欧洲人入侵中南非洲前后,一些前来非洲探险的欧洲人对南非和中非
的古代居民的服饰有一些比较简略的描写。大致可知,班图人此时在臀部以
下是不穿衣服的,他们多在腰际至臀部间裹一块兽皮,或者裹一块布。班图
人已经懂得了织布,而且可以通过交换从邻人那里得到布匹。在15至17世
纪前后,班图人与外界是有商业联系的。
(5)赫雷罗人的生活习俗
赫雷罗人原是大班图人的一支。公元16世纪中叶,赫雷罗人参加了大
班图人的南迁活动。在南迁的过程中,他们和绝大多数直接向南迁徙的居民
不一样,而是驱着牲畜向西,径直来到了西南非洲。赫雷罗人是一个以畜牧
业经济为主的部族,主要是牛。其食物来源也与牛有关。赫雷罗人的服饰前
后有一个变化:最早,他们和其他的班图人一样,戴着三尖皮帽,裹着兽皮;
后来,在接受了西方文化以后,他们穿起了西方人的衣服,比如妇女,就穿
的是飘动的长裙,裙子下方还有许多层衬裙,衣服镶着边,脖上带着项珠。
(6)刚果古国居民的生活习俗
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在现今的刚果河流域已经出现了许多国家,其中较
大的国家是刚果古国。最盛时,刚果古国的势力所及,西至于海,东界宽果
河,北抵尼阿底河,南迄宽扎河。刚果古国有一套发达且完整的行政组织和
赋税制度。中央有国王和各部大臣,地方有省、县、村各级长官。所有的官
职都与军事、税收、贸易、外交有关。国王通常兼领司法。国内有较为通畅
的驿站网。
刚果古国的居民也是大班图人的一支。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
米,另有一些植物。由此推测,他们的食物结构是以玉米为主。除了玉米之
外,考古工作者在一些遗址里发现了鱼网。说明,在靠近河汊的地方,居民
还捕鱼为食。居民以农村公社为单位,通常居住在茅草盖的房屋中,通过一
些遗物,我们知道,在家具中至少有席一类的东西。居民的服饰不详,但大
量出口布匹。居民已经知道而且掌握了较高的手工业生产技术,比如冶铁、
铸铜、织布 (这是一种用名叫拉非阿的棕科树叶纤维织成的)、开采矿山、
… Page 87…
制作陶器等。居民之间有较为频繁的交换,通常是以物易物,但也用贝壳、
布匹做等价物,定期有集市。古代的刚果居民还和其他的部族和国家进行贸
易活动。比如,他们将盐运往内陆,而从内地运回象牙、兽皮和编织物。兽
皮和编织物在本地销售,而象牙则设法再进行出口东方或欧洲。自欧洲人进
入刚果后,刚果又参加了奴隶贸易,这里成为奴隶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刚果
境内的交通是比较发达的,国家负责道路的修理、桥梁的架设、沿线驿站的
添设,主要交通工具还有船只。在古代刚果,铁匠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们不但能制造铁器,还得到允许从事金、铁、铜的采矿工作。更有趣的是,
铁匠在宗教上的地位也极高,可以兼任祭司。大约从 15世纪后期开始,在
葡萄牙人的影响下,刚果贵族开始信奉基督教。
(7)马拉维人生活习俗
马拉维人是若干部族的总称,它包括了契瓦族、尼扬扎族、恩森加族等。
他们都说属于班图语系的尼扬扎语。所有这些部族都被称为马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