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道本来亲近者此亦自身本来有
前不见者本觉钝无住静虑密意者
无有修习本来有此亦于前悉不知
我与所取执着境本初自然法性中
一切本觉自显现本自显现前不知
系缚我悟五烦恼本来明了自显现
共同安住而不修地水火风四大种
本来即是自本身何人不见眼迟钝
秘密摄集要门髓无中无边自显扬
何人若不闻此法即是无有耳根者
本住界与觉性垢无远离时自轮回
无所领受鼻断灭三精要摄一要门
本来身心是精要次即无受舌断绝
境相本净色庄严自身无有远离中
身与覆障即如是无昼无夜而安住
悉无人知身隐没苦平等降安乐法
无有言说自安住悉无人知心慧钝
轮回习气亦积集安住本来法身中
无人观见悲心处根门我观外境现
念思诸种相顿现本来报身自显现
一切忆念失念隐能所作行勤修行
士夫所集一切声即是本来变化身
悉无人知皆愚钝云何思与念顿现
犹如河流无中断自意恒时坚固住
无勤修习自放下不得觉受心动摇
所有情器闻境相观察自性无所有
城市见有相续断本来安住无观见
诸根之门岂断灭”
总之一切境相三有轮回涅般之法皆是自然智之游戏妙用与庄严,于本相中无有
其他是为观其奥而“解其要”
又于自然智之本位中密意偏党平等故是为摄其碍难
又自然智任运成就故所现自觉是为于赤裸之行中总其“纲领
又自然智中余非有故是为于元成唯一之体中“楷定”果证此等一切各各言说亦
均摄于实义自然智体中其喻义以三相抉择者
普作续云
若欲决定悟此义喻如虚空应观察
义即法性无有生相即心性无有灭
犹如虚空之法性以如虚空喻诠显”
又云:“
诸法即是菩提心喻者一切喻如虚空之自性菩提心之真义亦如是”。此一切法之
界或生处如于虚空之中现有情器轮回涅般所现亦是于觉体本体中现
非于余处也一切法于菩提心中显现是心所造作为心所观察而菩提心性则无人为
作者即前书云依菩提心普作一不作普作以菩提性自然作一不作性于中不需作如是开
显一切法在自然智中即金刚身是也
一。实相宝藏论第一金刚处决择一切法随处无言品释
今者广释支分:于无有,平等,元成,唯一,补特伽罗五处之中,初“无有”
处亦分为四;初解其要;二摄其难,三总其纲,四印其旨。
一解其要:
(一)宣说一切法无有实体及相状者:此中最初宣说“无有”处,“无有”自
性体性本空寂,虚空平等菩提心大界,云何显现如来无自性。觉性之体与其相中一
切显现之法本来空寂,亦无我故,一切戏论皆灭,性无有生。《明点普照续》云:
“觉性无实体寂灭,戏论无实体相状”。
(二)如是“无有”之喻意义决定者:云何虚空广大界生处,情器四大转变皆
显现,如空之色彼无有自性,菩提心所现法亦如是。如虚空中,世间现有成坏,而
诸境相于虚空中无有体故,无有自性,能现之四大亦有成坏,自性无实,无微尘分,
能依所依义不成故,于此觉性之体中一切境相之法亦无自性。《普作续》云:“是
故一切境有诸情器,虚空体中不住是无有,菩提心之大界境大故,佛与有情一切情
器住,于此一切清净之法性,无二远离一切增于损。”
(三)今复宣说觉性体中所现之有法无有自性者:犹如幻化影像所显现,自性
是空本无有实体,境有诸法显现时分中,菩提心中不动无实体。如是一切境相器世
间,三有世间之有情,凡所显现,亦如幻化之情器无有自性,于觉性体中无有动摇。
《普作续》云:“一切境有情器轮涅法,菩提心中性自无动摇。”
(四)宣说如是诸境相法于元成觉性体中无有动摇者:犹如梦境眠中午动摇,
境相现时亦无有自性,境有轮涅菩提心之体,如是无动物实体相状。如梦境中,等
于睡眠之状中午动,六趣本相之一切法于觉性界中亦无动摇,清净三身所现一切法
亦于觉性解脱二取之真界中午有少分动摇。《三身证会续》云:“有情六道四生处,
法界中生界中灭,二取境心差别现,法界所取界能取,真界体中二取无,三世诸佛
智分齐,法界中现而知界,能知无灭所知法之界,三身证会自痕自解脱。”
(五)外境所现于实义中心及其余亦不可得者:如是诸法若于心中现,非心亦
非异于心余法,无而明显幻化之自性,当下性即超越言思义,是故心中所现一切法,
现时应知性本是无有。色等五境所现与情器本体所现之法,此等皆是于心中所现,
故非是余,如余所现亦如梦幻无有自性故余不可得,心亦无得如幻等八喻,无而明
现之空色中观察微尘无分与有分故,即是法无我平等性,于心性本相之相中,应知
空寂无变之界。《普作续》云:“以枝分法寻求真实境,随相无念以方便游戏,真
实自性生起法身余无有,一尘中离一切游戏与方分,无住实义妙善智慧自然起,一
切现量无念广大心要中,彼清静道若入即得平等王,无变无变无有生成之住处,如
是无所取境心之处也无”。若谓启非说一切处为心,于此特应明显思择而说。
总说境相三有轮回涅般为菩提心者,于一觉性之体重随顺无动之法,了知皆是
觉性之游戏妙用与严饰自然显现而安立“心”名,如随日光明而立“日”名,是即
于日上住,于实体上能损害者分二,觉性者,心中变现颜色与方分,以境相中即有
颜色与方分故,心达于外,境达于内,互相虑托转变,自死亡时情器一时趣于消灭,
是为互相影响之觉醒所损害,由教亦可损害。如《普贤心境续》云:“境心所欲即
是我所迷”。又《觉性自□续》云:“何故种种心所欲,一切生起种种心,诸佛果
证谁生起,有情不成佛应理,辟如黑色木炭中,虽勤佛拭不见白,是故有情迷乱中,
虽作修行不成佛”。又《摄了义续》云:“不见了义诸愚夫,以诸境相是自心,如
以黄铜作为金”。于此今日有了知大圆满而骄衿者,或有共乘者许境是心,偏执不
变,说其错失,至甚讶异,心与菩提心亦本是一。心者,二界顿现八种诟聚与心所
俱;菩提心者,觉性自然智,无有实体相状,为一切轮回涅般之界,于此依菩提心
之妙用或游戏而起现境相三有,故以菩提心之果名在因中安立,轮回涅般所现应知
皆觉性之妙用,觉性自身,轮回涅般悉不可得,然起现之体应知不灭,外境现相本
无,明现之心及心中余法亦皆不可得,空明无体,应知本净,解脱之时,妙用及游
戏以是无体故,如梦开觉本自清净,本觉法身无有变易,于最初本位中午有倾动,
应知其体相本净。审察如是之差别者,或有现在唯我无余,或唯许心,或许其余,
是皆非有,于此自宗亦不决定,妙用与游戏起现庄严,皆于本体上摄持故,此中妙
用者,乃觉性之功能,各各起现轮回涅般,如一日光明所照,而莲花开放。俱谟??
多闭合,不同起现。游戏者,觉性之光华之游戏,如灯光之游戏或日光之游戏;庄
严者,本相庄严显现之时,自然起现,以庄严觉性之体,如太虚为虹所严饰,日月
为重星所严饰,以上所说如《普明续》云:“妙用体无灭”。又云:“无灭无二受
用者,游戏之体自显示”。又云:“是故名为妙严饰”。今此有戏论者已宣说竟。
(六)今者宣说觉醒自身随处无所得者:如是如外境相无自性,有境菩提心之
自性者,亦是“无有”之体如虚空,超绝言思说议应了知。境相三有轮回涅般之所
依即觉性之体,全不可得,犹如虚空。《普作续》云:“菩提心者虚空之自性,诸
法是菩提心之喻者,诸喻犹如虚空之自性”。
(七)“无有”自体之安立道理者:义之真实自然智慧中,无因果故轮回险悉
断,无胜劣故轮涅坦然住,无迷障故三有截然断。觉性通彻本明赤裸之体中无因果
故,论回堕落,苦乐之险地本来已断,一切轮回因果之显现道理皆自无灭中生起,
而觉性本体则因果悉不可得故,无有迷障胜劣,轮回涅般随所显现,亦于觉性体中
坦然而住,于实义中不觉有故,心自安乐。又觉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