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佛教教理(佛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
作诸善故。三聚通论,一一之中皆有“止作”。最后结论说“三聚皆止恶故”。
这就是说,三聚净戒第一的摄律仪戒,是以防止自己作恶为主的戒法,所以称它
为“止”,是一种自利的行为。第二摄善法戒和第三摄众生戒是大乘菩萨在修行
中实践一切善的行为和发愿长期为人类利益服务的戒条,所以称它为“作”,是
一种自利利他的行为(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

  道宣认为三聚戒是三身之本。他说:一、律仪戒在断诸恶,即法身之因;
二、
摄善法戒在修诸善,即报身之因;三、摄众生戒在慈济有情,即化身之因(道宣
《释门归敬仪》卷上)。唐天台学者明旷更进一步发挥他的见解。他把三聚和四
宏誓愿以及三身配合起来,认为一切戒大体上不出四弘三聚。摄律仪戒在断烦
恼,
配于“烦恼无尽誓愿断”。摄善法戒在成就佛道和修学法门,配于“佛道无上誓
愿成”和“法门无量誓愿学”。摄众生戒在度众生,配于“众生无边誓愿度”。
又摄律仪戒,如持不杀止恶不生,离诸染污,是为法身之因。摄善法戒在行诸
善,
深究法门而证佛道,是为报身之因。摄众生戒在以慈悲利益众生,是为应身之
因。
因此,明旷的主张是站在四弘誓愿的基础上通过三聚净戒的实践而成立三身的。
最后他又把三聚和天台的空假中三观结合起来,并试作了结论说:“故知戒戒三
聚互融,三观三身相即,三聚三身既无优劣,四十八轻十重等持心性,宁有浅
深”
(明旷《菩萨戒经疏删补》卷上)。

  三聚净戒的精神比之于小乘戒是积极的,它和小乘戒虽采取同样形式的律仪
戒,但其说明却具有积极的大乘精神。小乘戒只列举那些不可为的事情,而大乘
戒则多举那些不可不为的事情。关于禁止的戒,大小乘的精神也有不同。例如十
重禁戒第一的杀戒,据唐法藏引《瑜伽戒品》解释说,如果菩萨看见盗贼为了抢
劫财物将杀害许多人命或杀害大德圣者,想到那人若是这样地做必将堕于地狱受
极大苦,菩萨因不忍看他堕入地狱受苦,决心让自己代他入于地狱而杀了他,所
谓“以怜愍之心,而断彼命”。这在菩萨戒不但不为犯罪,反而是有很大功德的
(唐法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一)。

(林子青)


【别解脱戒】

  别解脱戒,即别解脱律仪。佛教七众弟子,由出离心为发起,经过一定的仪
式,誓愿受持佛所制七众戒的某一种,在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遇缘对
境,
便有防止恶行的作用,名为别解脱戒。

  梵语音译“波罗提木叉”,“木叉”为“解脱”有二义:一作名词解,指依
戒修行所得的果。能证的圣智、所证的涅槃,皆名解脱。此戒为解脱的因,故亦
名解脱。二作动词解,为离缚自在。以此戒为方便,能弃舍恶行,破坏烦恼,出
离恶趣,究竟出离三界生死,不为恶行等所缚,故名解脱。“波罗提”多处译为
“别”,意义甚多,如七众所受的戒各自不同、持戒所对的境各别不同等等。

  梵语音译“三婆啰 ”,本义为“防护”,译为“律仪”,亦译为“戒”。
《俱舍论》卷十四说:“能防身语故名律仪。”《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说:
“戒者即是遮制恶法。”或译“律仪”,或译“戒”,同是防护的意义。《大乘
法苑义林章》卷九说:“律谓法式,仪谓轨范,……可为法式,可为轨范,故名
律仪。”《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卷一说:“戒有何义,义训警也。由警策三业远
离过非。”《菩萨戒义疏》卷上说:“戒是约义、训义,复言勒义、禁义。”依
此土注家就汉文字义解,“三婆啰 ”译为“戒”,较译为“律仪”,与原文本
义更近。

  律仪有三种,即别解脱律仪、静虑律仪(亦名定共戒)、无漏律仪(亦名道
共戒)。静虑律仪,由定力压伏烦恼而不犯戒,入定才有。无漏律仪,由智慧力
断除烦恼而不犯戒,证无漏圣道才有。别解脱律仪,依自誓愿力能防身语恶业而
不犯戒,只要如法受持便有。故律仪为诸戒通称,别解脱为此戒别名。为别于静
虑、无漏二种律仪,故称为别解脱律仪,或别解脱戒。

  又别解脱即是戒。《四分律》三十五说:“波罗提木叉者,戒也。”《优婆
塞五戒威仪经》说:“戒者,谓波罗提木叉。”《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二十、
《俱舍论》卷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十,都说别解脱戒亦名尸罗。尸罗汉语
通译为戒。波罗提木叉有时亦略称为戒,不加简别。

  又因所诠的法名别解脱,能诠的教亦名别解脱,如言“说波罗提木叉”(
《四分律》卷三十五、《五分律》卷一、《僧祇律》卷一),或“诵波罗提木
叉”
(《毗尼母经》卷六、《律二十二明了论》),或“说从解脱”(《中阿含经》
卷九),皆指戒经言。《希麟音义》卷九说波罗提木叉即是律藏。有时或说毗奈
耶即指此戒。《四分律开宗记》卷一说:“别解脱律仪名总有四,谓律仪、戒、
般罗底木叉、毗奈耶。”

  此别解脱戒与菩萨三聚戒中的摄律仪戒,行相相同而有差别。摄律仪戒是菩
萨所受远离七支恶行的防非戒。受别解脱戒只要发起出离心就可以,受菩萨摄律
仪戒必须依菩提心。受别解脱戒限于除北俱卢洲以外其余三洲人趣的男女,受菩
萨律仪戒可通他趣。别解脱戒命终即舍,菩萨摄律仪戒经生不舍,乃至成佛,是
其不同。

  别解脱戒与十善戒也有差别。十恶性是不善能损自他,虽不受戒,犯亦成
罪。
故十善戒又名性戒。别解脱戒为佛所制,有是性罪,有非性罪,但是为护性戒,
或为护世间讥嫌,虽非性罪,佛亦制戒遮止。是佛所遮故,名为遮戒。若受别解
脱戒,违犯所受,虽非性罪亦成遮罪。若是性罪便得性遮两种罪。道宣律师立化
制二教,此别解脱戒即制教所摄。

  别解脱戒的实质,称为戒体。戒体分“作”与“无作”,亦名“表”与“无
表”。受戒时有礼敬启请等身语动作表现,能令他人知道自己的内心名为
“表”。
受戒后所得防止犯戒的能力,虽有而不可见,名为“无表”。此无表戒体,一切
有部说是色法,经部说是非色非心,唯识宗说是受戒时的思心所所熏成的种子,
中观宗说就是以出离心为发起,在师前自己承许能遮止性遮等罪的誓愿。唐时律
宗三大派中,东塔宗依一切有部说,相部宗依经部说,南山宗依唯识说。虽各说
不同,但说由经过一定的受戒仪式,能引发持戒的功能,则是各宗所共许的。

  别解脱戒的戒体,就所缘境而言其数无量。例如受不杀生戒,对每一有情俱
发一不杀戒。有情无量,不杀戒亦无量。但归纳起来,总归不杀。因为可以总集
摄持,故有戒相可以辩别。佛教七众弟子,即由所受别解脱戒的不同而安立。如
受近事戒者的便为近事,乃至受比丘戒的便为比丘。七众别解脱戒,连近住戒在
内,共有八种戒相:一、比丘戒;二 比丘尼戒;三、正学女戒;四、沙弥戒;
五、沙弥尼戒;六、近事戒;七、近事女戒;八、近住戒。比丘转根为比丘尼
时,
不舍比丘戒便得比丘尼戒;比丘尼转为比丘亦同,故说比丘戒与比丘尼戒同一体
性。沙弥戒与沙弥尼戒,近事戒与近事女戒,以同上的理由,也同一体性。正学
女戒,即包含在沙弥尼戒内,故其众别解脱戒,实际只有四种:一、比丘戒、比
丘尼戒;二、沙弥戒、沙弥尼戒、正学女戒;三、近事戒、近事女戒;四、近住
戒。

  近事、近事女所受有五戒,广如《优婆塞五戒相经》等说。《瑜伽师地论》
卷五十三说:近事律仪三支所摄:一、受远离最胜损他事支;二、违越所受重修
行支;三、不越所受支。杀生损他生命,不与取损他财物,欲邪行损他眷属,故
不杀生、不不与取、不欲邪行,为第一支所摄。由有妄语,犯戒覆藏,不肯忏
悔,
即不能重修戒,故不妄语为第二支所摄。若饮酒便易犯戒,故不饮诸酒为第三支
所摄。不杀生、不不与取、不欲邪行、不妄语、不饮酒,为近事五戒。近事女五
戒同。

  近住戒亦名八关斋戒。有人不能终身持戒的,就受近住戒,只持一昼夜。过
了一昼夜后,要再持又可再受。因为受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