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佛教协会编
《中国佛教》第四辑
目录
二执………………………………………………………………………………姚长寿
三藏………………………………………………………………………………任 杰
三惑………………………………………………………………………………郭元兴
三惑………………………………………………………………………………黄忏华
四谛………………………………………………………………………………任 杰
五明………………………………………………………………………………郭元兴
南三北七…………………………………………………………………………黄忏华
十二部经…………………………………………………………………………任 杰
十二有支…………………………………………………………………………姚长寿
佛性………………………………………………………………………………任 杰
佛土………………………………………………………………………………郭元兴
发菩提心…………………………………………………………………………郭元兴
教判………………………………………………………………………………田光烈
结使………………………………………………………………………………田光烈
格义………………………………………………………………………………黄忏华
言教二谛…………………………………………………………………………黄忏华
四重二谛…………………………………………………………………………黄忏华
八不中道…………………………………………………………………………黄忏华
三宗………………………………………………………………………………刘 峰
六家七宗…………………………………………………………………………黄忏华
念佛………………………………………………………………………………游 侠
五会念佛…………………………………………………………………………刘 峰
四悉檀……………………………………………………………………………禹振声
十不二门…………………………………………………………………………黄忏华
性恶………………………………………………………………………………禹振声
性具………………………………………………………………………………禹振声
别理随缘…………………………………………………………………………禹振声
看话禅 默照禅…………………………………………………………………黄忏华
六相………………………………………………………………………………刘 峰
十玄………………………………………………………………………………黄忏华
五教十宗…………………………………………………………………………黄忏华
性起………………………………………………………………………………黄忏华
法界缘起…………………………………………………………………………黄忏华
法界观……………………………………………………………………………黄忏华
三时判教…………………………………………………………………………刘 峰
三类境……………………………………………………………………………黄忏华
唯识四分…………………………………………………………………………黄忏华
四智………………………………………………………………………………黄忏华
五重唯识观………………………………………………………………………黄忏华
五种姓……………………………………………………………………………刘衡如
南山三观…………………………………………………………………………黄忏华
化制二教…………………………………………………………………………黄忏华
三聚净戒…………………………………………………………………………林子青
别解脱戒…………………………………………………………………………隆 莲
金胎两部…………………………………………………………………………持 松
即身成佛…………………………………………………………………………持 松
大圆满……………………………………………………………………………郭元兴
【二执】
二执,即我执和法执,又称人法二执,或生法二执。这是两种错误的执见。
执有常一自我的实体,叫做我执。执诸法皆有实体,叫做法执。
我执在小乘部派佛教里有各种说法。有部设人我、法我二我,否定作为个体
生命的我(人我),但认为有构成存在要素的实体的我(法我)。犊子部、正量
部等认为有一种非即非离蕴的我,这种我既非带有五蕴假合而成的个体(蕴),
也非五蕴以外称为我的我(离蕴),而是同五蕴非即非离的我。经量部又有胜义
补特伽罗之说。《成唯识论》卷一把佛教以外以及部派佛教里的各种我的说法分
成三类:即蕴我(世间一般说法),离蕴我(数论、胜论、经量部等),非即非
离蕴我(犊子部、正量部等),并一一予以破斥。
大乘佛教不仅否定人我,而且也否定法我。五蕴诸法,但有假名,如幻虚
假,
无有定实,说人法二无我,一切皆无自性空。《成唯识论》把我执和法执各分为
俱生起和分别起两种。俱生起,指无始以来熏习于虚妄分别,由此为内因,出生
后存于六、七二识,起任运妄执。第七识的妄执相续不断,第六识的妄执时有间
断。分别起,指由非理学说和见解而起的妄执,存于第六识的妄分别。
《成唯识论》卷五:“补特伽罗我见起位,彼法我见必现前。我执必依法
执。”
又《成唯识论·掌中枢要》:“有法不带人,人用必带体。人执定有法。”即法
执迷于诸法的体,我执迷于诸法的用。
因为同一烦恼有我执和法执两个方面,所以分别立为烦恼障和所知障。即迷
于诸法的体者谓所知障,迷于诸法的用者谓烦恼障。比如,有情皆为五蕴假合,
如果对之而起贪爱,这就是对五蕴如幻虚假不能通达。由此不能通达便对五蕴假
合的有情,和对起贪爱产生惑障,前者是迷于法体的法执,即所知障,后者是迷
于法的用的我执,即烦恼障。如果悟觉五蕴之体如幻虚假,那末对这假合的有情
也就不会起贪爱了。因此说我执依法执而起,烦恼障依所知障而起。
(姚长寿)
【三藏】
经律论三藏是佛典的总称,佛陀一生所说的教法,后来弟子分类结集为三大
部类,故称三藏。精通三藏的僧人称三藏法师。经藏,梵语音译修多罗、或素怛
缆藏;律藏,梵语音译毗尼或毗奈耶律;论藏,梵语音译阿毗昙、毗昙或阿毗达
摩藏。此即通称经律论三藏。经、有綖贯佛法,令不散失之义,藏有包含蕴积之
义。类集一切经部名经藏。律有灭诸过非,如世间法律,断决轻重之罪;止恶修
善,调伏诸根,令其如法如律之义,类集佛为弟子所制的戒律名为律藏。论即决
择辩论一切法义,以无漏圣道智慧对观四谛诸法之理,即名对法,类集一切对法
名为论藏。三藏与三学相配,即经藏为定学,律藏为戒学,论藏为慧学。
结集三藏是为佛法久住,令后世众生有法为所依,是佛徒的头等大事,如
《长阿含经》的《众集经》中,舍利弗就召集僧众,提出“我等今者宜集法律,
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所以对“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并从一法集至
十法,受到佛陀的称赞。佛灭度后,由大迦叶选五百学德兼高的上座比丘僧,在
王舍城结集经律论三藏,此是第一次结集,又称五百结集。依《大智度论》卷二
则有“大迦叶选得千人”,“从转法轮经至大般涅槃,集作《四阿含》:《增一
阿含》、《中阿含》、《长阿含》、《相应阿含》,是名修妬路藏”,集“八十
部作毗尼藏”,集阿毗昙藏,大众定为佛说。这是特指小乘三藏,总称声闻藏。
亦说在大迦叶结集三藏不远处的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