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从书 俄罗斯诗神-普希金的诗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呐喊声,他们冲向皇宫,同沙皇的卫兵展开了搏斗。匆忙即位的新沙皇尼古拉一世急忙调来大批军队前来镇压,一时间,涅瓦河畔炮声隆隆,火光冲天。由于革命党人没有充分发动群众,起义没能获得广泛的支持,还因为缺乏统一的指挥,起义很快被沙皇镇压下去。这就是俄国历史上有名的“十二月党人起义”。这场起义失败后,五名起义领袖被绞死,100多名“十二月党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被流放者中就包括诗人的至友普欣。这次革命给普希金以极大的鼓舞,尽管起义没有成功,但诗人终于看到革命的呼声化为了革命的行动,他虽然没有参加起义,但他无疑是一个精神上的“十二月党人”。他在一首致流放者的诗篇中曾表达了这样的信念:专制的社会一定会覆亡,自由一定属于俄罗斯的人民。在对起义者的抄家过程中,沙皇的鹰犬还是找到了普希金与“十二月党人”的联系,发现了他鼓动革命的的诗篇。为了加强对诗人的控制,尼古拉一世决定直接看管诗人并企图以虚假的“仁慈”收买他。1826年他回到了京城彼得堡。

  普希金重获“自由”后,经常往来于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他不顾当局的威胁,继续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艺术风格逐渐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要被送交沙皇亲自审查。这位附庸风雅的皇帝有时也企图“参与”诗人的创作,但普希金却千方百计地拒绝独裁者对他心灵圣地的染指。

  生性浪漫的诗人总渴望从新奇的生活中寻求创作的灵感。还在南俄流放时,他或是去攀援峻逸的山峰,或是游历古代的王宫,或是到民间去采风,每当这样的时候,他经常脱去贵族的外套,换上贫民或少数民族的奇装异服。在比萨拉比亚他甚至混迹于流浪艺人中间到大草原上去领略自由。他真可以说是一个俄国式的“拜伦”。他虽无仕进之心,但也希冀火热的生活,像拜伦一样去闯荡。1828年他终于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当时,俄国正在同土耳其开战。普希金通过他弟弟和友人的关系也来到了驻扎在高加索的野战部队。普希金骑着战马跟在炮兵后面行进。山区道路的险恶和雪崩的危险不但没有使他望而却步,反而让他倍感兴奋。更让诗人高兴的是在部队里又与拉耶夫斯基将军父子重逢了。渡过了涛涛的阿尔帕河后,普希金便来到了真正的前线。一天傍晚,普希金正在营地用餐,突然战斗警报发出,接着就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土耳其骑兵发动了突袭。诗人立刻跟着将士们冲了出去。他拣起阵亡战士的长矛,跨上战马,杀向敌阵。普希金非常珍视这一次可贵的战斗经历,后来把高加索的马鞭挂在了自己的书房里留作了永恒的纪念。山区的民风野味又一次陶醉了多情的诗人。而诗人回报给将士和大山的是充满边塞豪气的一系列诗篇,它们是《高加索》、《雪崩》、《集合号在响》、《山谷》、《格鲁吉亚》、《卡兹别克山上的寺院》、《顿河》和《埃尔祖鲁姆旅行记》。第二次高加索山地之行,对普希金来说收获是巨大的。他从儿时起就幻想去旅行,边塞对他充满了神秘感,这次他终于如愿已偿。奇特的生活进一步充实了他诗歌创作的内容,丰富了他的艺术表现视角,从而也使他的诗作的风格多样化了。

  普希金虽然是京城贵族出身,但他更是大自然的儿子。他喜欢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歌唱,在乡野间倾吐他的爱心,在林里花丛中抒发他的激情。1830年枫红似火的金秋,居住在波罗金诺庄园的诗人又迎来了一个收获的季节。这里距莫斯科只有120公里。近20年前俄国军队曾在此地痛击过法国侵略军,赢得了著名波罗金诺大会战的胜利。而今普希金在这儿取得了艺术上的重大胜利。他写完了《叶甫盖尼·澳涅金》的最后两章。写出了《别尔金小说集》,四部小悲剧 (《吝啬的骑士》、 《莫扎特和萨列里》、《瘟疫流行时的宴会》和《石客》)、叙事诗《科洛姆纳的小屋》及许多小诗。在这个金秋,他的作品之多,速度之快都是空前的。普希金独爱金秋,而秋色也仿佛格外钟情于他。被文学史家称为“波罗金诺金秋”的主要成就在于诗人的小说和戏剧。当然这些作品也包融着诗人一惯的抒情色彩。《别尔金小说集》中的作品各具特色;《村姑小姐》利用巧合结构了贵族青年阿列克谢与铁匠的女儿莉沙喜结良缘的故事;《射击》中轻骑兵军官与贵族出身的青年军人的决斗讽刺了部分贵族子弟的轻浮与怯弱;《暴风雪》叙述了富家小姐与贫穷的掌旗官布尔明在命运的帮助下克服门弟观念的阻碍而结为夫妻的故事;

  《驿站长》第一次在俄国文学中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勾勒出下层普通人的形象。青年贵族军官明斯基在一个小驿站作短暂停留时,看上了驿站长美丽的女儿冬妮娅。尔后把她抢回京城结婚。穷苦的老驿站长到彼得堡来求军官还他女儿。不料,已成为贵妇的冬妮娅根本不愿再回到寒酸的小驿站。明斯基冷冷地递给老人一把钞票。身心受难的老驿站长最终在穷困和孤寂中去世。小说在看似平静的故事中揭示了人物内心的巨大的苦痛,批判了统治阶层中纨绔子弟的霸道和冷酷。这篇作品是俄国早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成为后来俄国文学中以平民为主人公作品的光辉典范。它同诗人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一起成为俄罗斯新文学道路上的又一个重大里程碑。普希金之后,果戈里、赫尔岑、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作家都通过小人物展现过俄国农奴制社会的悲惨现实状况。

  普希金的戏剧创作以情节精炼见长。《吝啬的骑士》在人物性格的对比中暴露了一个守财奴的可憎面目;《莫扎特和萨列里》批判了嫉贤妒能者的卑劣行径,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萨列里的畸形心态。《石客》通过新的唐璜形象的塑造了嘲弄了西班牙王国的宗教和法律。

  1830年至1839年间普希金又以极大的热情创作了一批优美的童话诗。它们是《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关于沙皇萨尔坦,他的儿子光荣而威武的勇士格维顿·萨尔坦诺维奇公爵及美丽的天鹅公主的故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死公主和七勇士的故事》以及《金鸡的故事》。这些作品为世界儿童文学增添了光辉的篇章。诗人的多才多艺还表现在他对历史题材的驾驭中。普希金虽然是一个诗人,但他对俄国历史的研究和考证不亚于当时任何一个历史学家。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充分肯定了人民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同情人民大众的命运,公正客观地评价农民起义的领袖和俄国统治者。正因为如此,他创作的史诗《波尔塔瓦》、《青铜骑士》和历史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以及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才成为俄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的范本。 《上尉的女儿》在言情小说外在形式的掩护下正面刻画普加乔夫这位俄国18世纪的著名农民起义领袖。贵族军官格利涅夫前往要塞任职的途中偶遇普加乔夫。当时,天气奇寒,而普加乔夫衣著单薄,格利涅夫就将自己的兔皮大衣送给他。青年军官此时并不知道这位衣衫褴褛的农民是谁。到达要塞以后的几个月中,格利涅夫爱上了要塞司令的女儿玛丽娅。正当他们的婚事遭受波折时,农民起义爆发了。普加乔夫的部队攻占了要塞,玛丽娅的父母都被起义军处死。只因为格利涅夫的赠衣之情,普加乔夫才放走了格利涅夫和玛丽娅。起义失败后,格利涅夫也受到牵连,被认为是叛徒。军事法庭本要将他流放西伯利亚,后经玛丽娅向女皇求情,他才免除了服徭役的判决。经历磨难之后,格利涅夫和玛丽娅终成眷属。小说情节并不复杂,篇幅也不长,但容量极大,并融史诗、传奇和家庭小说的特点于一体。作品无论是历史场面的描写,还是人物内心的刻画都充分表现了普希金作为语言大师的高超技艺。

  1830年问世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更是名震文坛。它标志着俄国文学已经彻底摆脱了跟在西欧文学后面亦步亦趋的状态,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从1815年登上文坛到30年代中期的短短20年间,普希金在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都独领风骚,他的创作赢得俄国人民的普遍热爱。少年儿童喜欢他的童话故事,青年人迷恋他的抒情诗和浪漫传奇,阅历深厚的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