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从书 俄罗斯诗神-普希金的诗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俄国文坛。这就是诗体童话 《鲁斯兰和柳德米拉》。他所描绘的新奇的童话世界一下子就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位读者的脑海里。这部童话长诗的问世扫除了古典主义的刻版和感伤主义的忧郁。它揭开了俄罗斯文学清新明朗的一页。感伤主义大师茹科夫斯基向这位敢于创新的诗坛新星表示了真诚的祝贺和钦佩。

  随着思想上的成熟,普希金不仅仅是关心俄国文学的进步,也更关心祖国的命运。时代和社会的风浪也时常在他的诗作中掀起层层波澜。这一时期,诗人写下了《乡村》、《自由颂》、《致恰阿达耶夫》等著名的政治抒情诗。这些诗篇有的寄予了对穷苦农民的深切同情,有的表达了改革农奴制建立君主立宪体制的愿望。诗人深信,俄罗斯终有一天要从睡梦中苏醒,自由幸福的星辰必定会升起并照亮自己的祖国。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像寒冬里的一团火温暖了苦难中的民众,又像嘹亮的冲锋号鼓舞着为自由而战的仁人志士,沙皇政府的书籍检查官们害怕诗人的自由声音在京城传扬,就下令查禁普希金的作品。沙皇政府还决定把诗人发配到遥远荒凉的西伯利亚去。只是由于文坛巨匠茹科夫斯基和卡拉姆津以及诗人母校的说情,普希金才得以免除劳役之苦,但却被流放到远离彼得堡的南俄地区。

  在流放途中,普希金染上了疟疾。幸好得到友人拉耶夫斯基将军一家的热情相助,他才从病魔手中解脱出来。将军父子还把诗人带到了高加索矿泉区疗养。山区的清新美丽,民风的淳朴可爱,加上友人的温情,使普希金从精神到身体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离开高加索后,诗人又跟随拉耶夫斯基一家来到了黑海之滨的尤尔卓夫。逗留海边的日子里,自由奔放的大海成了诗人的知音。白天他在兰色的波涛中畅游,夜晚坐在岸礁上听浪。普希金认识大海的同时,也第一次接触到被他称为“思想上另一位君王”拜伦的诗篇。英国大诗人拜伦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最著名的代表之一,他的叛逆性格、自由的灵魂、狂放而忧郁的诗风在普希金的心中产生了共鸣。此后诗人创作的一组传奇长诗都深深地烙下拜伦的印记。由于诗人任职的地点已改为比萨拉比亚(今莫尔多瓦),诗人不得不匆匆赶往基什涅夫。供职于这个偏远省份时间虽然不长,但有一次独特的经历使普希金终身难忘。他在卡敏卡参加了革命党人的一次秘密会议。诗人的发言慷慨激昂,语惊四座,那些革命者过去只知道普希金富于文学才华,而今才了解他不仅有哲学家的思辨,而且还充满战斗者的热情。普希金也感觉与革命者在一起生命变得更加可贵,他仿佛看到理想的目标就在眼前。

  通过京城朋友的帮助,普希金又被允许前往文化发达的南方滨海城市敖德萨。浩瀚的大海、汹涌的浪涛、自由的海鸥,又一次把诗人引入了狂放不羁的境地。这个时期,欧洲大陆的革命风潮正此起彼伏,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革命运动方兴未艾,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也蓬蓬勃勃,普希金立刻联想到了俄罗斯的现状,他发出渴望斗争的呼唤:为什么在俄国的土地上还没有炽烈的的交锋?当时,拜伦参加了希腊人民的起义,这位英国诗人传奇般的经历给普希金以极大的震动。他也曾计划逃到土耳其去,以便摆脱这压抑的流放生活。由于种种局限使普希金难酬壮志。身不由己的诗人只能寄情于诗神缪斯,他发愤地进行写作。南俄流放时期,普希金以当地的生活为素材,写下了传奇叙事长诗《高加索的俘虏》《巴赫奇萨拉伊的喷泉》、《强盗兄弟》,草拟了《茨冈人》,并开始创作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同时还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歌,如《匕首》、《拿破仑》、《陆地和海洋》、《翻腾的浪花》、《征兆》、《我是荒原上自由的播种者》等。它们是诗人飘泊异乡的心灵日记。普希金在南方的桀骜不驯的表现再度引起了沙皇的不安。于是,诗人又被押解到普斯科夫省的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他父母的领地。

  1824年的仲夏,普希金来到了新的流放地。这是一处僻静的小村落,它掩映在桦树和枞树林里,一条小河蜿蜒流过,平静的湖面上游动着一群群白鹅。沙皇之所以把诗人幽禁在他父母的领地上,是企图让他的父母来“感化”他。普希金终于同家人久别重逢。但老人们对儿子埋怨多关切少。能给普希金莫大安慰的仍然是那位慈祥的奶妈阿丽娜·罗季昂洛夫娜。每到傍晚,诗人就坐在书房里听奶妈讲述故事和传说。普希金又仿佛回到了童年。他仍旧听得那么津津有味。有时,普希金一边听,一边把故事记录下来,经过诗人的整理加工,一个故事就变成了一首诗或一篇童话。普希金的心中,奶妈的故事和民歌永远是那么迷人,那么美丽。她是诗人最忠实的朋友。她不光是讲故事的人,而且还常常是普希金新诗的第一个听众,有时奶妈还给诗人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难怪诗人在后来一首诗里称奶妈是他亲人。漫长寂寞的幽居生活和宁静的环境使普希金有时间来充实自己,他又一次钻进了图书丛中。诗人在《拜伦谈话录》中与“思想君王”促膝谈心;在《圣经》中他发现了上帝的秘密;莎士比亚的历史剧让他找到了历史感;塞万提斯的幽默使他忍俊不禁;彼得拉克的情思拨动了他心上的琴弦;歌德、席勒和格林也“前来”同他做朋友。西欧文学丰富的营养滋润着普希金的创作。著名的抒情诗

  《致大海》、历史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叙事诗《鲁林伯爵》、诗体小学《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第三章以及抒情小诗《酒神颂歌》、《冬天的黄昏》、《先知》都是这一时期完成的。

  诗人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生活时,一位美丽的女性给他寂寥的日子增添了几分浪漫的色彩,一次,在友人奥西波娃的家中他遇到了他心中圣洁的偶像安娜·彼得罗夫娜·凯恩夫人。多年以前,他们曾在彼得堡艺术协会主席奥列宁家中见过面。那时,诗人就对凯恩一见钟情。但凯恩当时已是彼得堡某位将军的夫人,诗人只能将他的深情埋藏于心底。1825年,凯恩来到了米哈伊洛夫斯邻近的三山村,诗人后来才知道,她婚后的生活很不如意。现在,她同仍然孤身一人的普希金有了感情上的共鸣。旧友重逢,诗人感到了莫大的欣慰。在三山村的日子里,他们常到林中散布,在月光下谈心。爱情的激流又重新在诗人的心中涌动,他再不能抑制住内心的情感,用白色的羽毛笔写就了那首广为人知的爱情绝唱《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这首情诗后被俄国著名作曲家格林卡谱成优美动听的抒情歌曲,成为世界音乐史的珠联璧合的精品。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普希金为行将远去的凯恩夫人送行,临别时他把这首诗夹在润色完毕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第二章中送给她留作纪念。

  京城的同学和朋友也时刻惦念着软禁在遥远乡村的普希金。但不少人因怕受牵连而不敢前往诗人的住地探访。这样,诗人有近五年的时间没有与他们晤面了,他常在诗歌里抒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1825年冬天的一个清晨,阵阵清脆的马铃声打破了普希金庄园的寂静,诗人寻声望去,一张熟悉而亲切的面孔映入他的眼帘。原来,是他皇村中学的同学,也是亲密的朋友普欣冒着危险探望他来了。普希金惊喜万分,一时间竟难以相信这是真的,普欣为他带来了俄国著名剧作家格里鲍耶陀夫的剧本《联明误》,诗人也兴致勃勃地给老友朗诵了他的新作。就在他们亲切交谈的时候,一个陌生人闯入了诗人客厅,他自称是本村寺院的长老。普希金一眼就看出他是沙皇的特务。诗人机智地将他打发走后又怒斥专制政权的丑恶行径。普欣这一次也亲眼目睹了普希金是在何其艰难的环境中从事创作,从而更加钦佩这位杰出诗人勇气和毅力。至友的真情也深深地抚慰了诗人孤寂的灵魂。

  1825年的那个多事之秋,一个重大的社会事件冲击了普希金相对平和的生活。这年深秋,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驾崩,俄国的革命党人决定利用皇权更迭所造成的政局混乱发动反专制的起义。12月14日,参政院广场上响起了军事起义者的呐喊声,他们冲向皇宫,同沙皇的卫兵展开了搏斗。匆忙即位的新沙皇尼古拉一世急忙调来大批军队前来镇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