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从书 俄罗斯诗神-普希金的诗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柯罗连柯等像璀璨的星辰在 19世纪的世界文学的天空闪亮。普希金使俄国作家们懂得这样一个真理:文学只有植于时代与社会,才会有永恒的活力。

  太阳是美丽的,它有七彩的光环。普希金的诗歌也像太阳一样,闪耀着多彩的光芒。他写下了那么多的作品,其特色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历来为俄国作家和批评家们所重视,在俄国文学史上曾经有这样一段趣话。1880年,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里,大作家伊万·屠格涅夫和阿克萨科夫在一起散步。交谈中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问题:普希金诗歌的实质究竟何在?阿克萨科夫一边思索,一边随口背诵起《波尔塔瓦》的一段诗:

  新的红霞已燃遍了东方。

  炮火在平原上,在丘陵上

  已经轰鸣。紫红色的浓烟

  滚滚地飞向碧色的天空

  去迎接鲜红明丽的晨光。

  阿克萨科夫很自信地说:“这才是真正的普希金。”谁知,屠格涅夫微笑着摇了摇头说:“不,这是真正的阿克萨科夫!”接着,他开始轻声地诵读起《波尔塔瓦》中另外一节诗:

  乌克兰之夜是这样静谧。

  天空透明。星星发着闪光

  大气不想抑制它的睡意。

  白杨树的银白色的浓叶

  轻轻地颤动,飒飒地作响。

  屠格涅夫也很肯定说:“这才是真正的普希金!”阿克萨科夫立即纠正道:“不!这是真正的屠格涅夫”。这两位作家,一个喜欢普希金诗歌的气势搏大,另一个欣赏他的温馨恬静。他们都只指出了普希金诗歌的某一方面的风格特点。准确地讲,多声部才是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这一特色表现在他们所有作品中。在诗人的笔下,庄重与幽默、悲剧性与喜剧性、豪放与婉约、典雅与通俗等不同的风格总是有机地结合在同一作品里。他写起作品来总是得心应手地运用各种文学体裁的表现技巧。因此,他的作品内容充实,形式新颖。

  普希金作品的另一个鲜明的特色是民族性。越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就越能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普希金以他的创作证明了这一个规律。诗人精通西欧文学,也经常借鉴他们的创作经验,但是他从不盲目地照搬外国的创作方法,更没有拜倒在他人脚下。在《论法国文学》一书中他自豪地宣称:我们有自己的语言、风俗、历史、歌谣、童话等等,鼓起勇气吧。普希金号召俄国作家用俄语创作,而他自己就是这方面的模范。从他少年时的成名作《皇村的回忆》到俄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叶甫盖尼·奥涅金》,几乎每一篇作品都散溢着俄罗斯的气味。一读起普希金的诗,就仿佛走进了这白桦林的国度。在那里可以看到茫茫雪原上飞驰的三套车、蓝色苍穹下金光灿灿的东正教教堂的园顶和彼得堡上空的白夜奇观;在那里可以听见古丝理琴优美的旋律、俄罗斯姑娘的歌声和涅瓦河澎湃的浪涛声。普希金认为,向俄国人民学习语言是俄国作家的第一课。普希金在创作生涯中从不间断汲取民间文学的养份。一部俄国11世纪的英雄史《伊戈尔王子远征记》他读了几十遍,以至于可以从头到尾地背诵它。茶余饭后,诗人喜欢给朋友们朗读俄罗斯民歌。他对民间文学的把握和运用非常地娴熟。一次,他创作了几首具有民歌风格的诗,把它们夹在他所收集的民歌里,让一个朋友去辨认,哪些是他仿作的。结果那个朋友绞尽脑汁也辨认不出来。这充分说明普希金对俄罗斯民族的文学的本质理解得何等地精深。

  热忱是普希金诗歌的又一显著特征。诗人总是充满了它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抱有信心。他的诗歌始终保持着一种青春的激情,一种昂扬的精神。普希金对祖国,对人民怀有一颗赤诚的心。无论环境多么险恶,他为俄罗斯人民歌唱的心都始终如一。他对爱情和友谊也极为忠诚。诗人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也从不掩饰自己的情绪。可以说,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他心灵震颤的记录。因此,他的创作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

  太阳又是永恒的。普希金生前就预言:他的诗歌将长久地为人们所热爱。他诗歌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俄国文学领域,也表现俄国的音乐、戏剧、绘画等其他艺术领域。柴柯夫斯基将他的名著《叶甫盖尼·奥涅金》改编成了歌剧,一曲《连斯基的咏叹调》唱醉了多少青年情侣的心。格林卡所作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歌剧序曲成为世界闻名的交响乐。甚至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的歌剧 《卡门》也受到普希金《茨冈人》的影响。早在19世纪20年代,普希金的名字就跨越了俄罗斯的国界。法国的《百科全书》杂志就介绍了他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使素以文化自豪的法兰西人第一次领略了俄罗斯文学的魅力。德国文豪歌德也托友人向普希金转达了良好的祝愿。这位俄国大诗人对中国怀着深情厚意,生前几次想到北京来访问,希望能亲眼欣赏万里长城的雄姿。本世纪初,他的名著《上尉的女儿》就译成了中文。此后,他的大量作品也都陆续译成中文。1937年,在诗人逝世100周年之际,在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的一个街心花园里矗立起了普希金纪念碑,这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这位杰出诗人的厚爱。20世纪90年代中国剧作家又将《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搬上了儿童戏剧的舞台。

  今天,普希金的英名已传遍全世界,他为人类自由和幸福而作的诗篇将永远受到人们的珍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