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生中的洞察力和灵魂的本性。
处于催眠状态下的人们,或许难以厘清灵魂本性和人类自我的差别。如果某个人类的性格于五官和基本欲求之外少有建设, 也没什么灵性,那么灵魂便是性格的全部。这就比方说,一个好妒的人所拥有的灵魂不会不好妒。
然而我的案例显示,灵魂和所有表现在人类个性上的特性之间,还是存有细微的差异。案例二十七呈现了哈荣和史蒂夫在个性方面的相似和不同处。我们永恒的灵魂本性似乎是人类气质的管理经纪人,我们或许会依据不同的身体来表达不同的自己。
当事人的灵魂显然为了特定的成长形式,以本身的个性缺点为依据,找寻气质上配合得来的人类身体。某个过度谨慎的低能量灵魂,可能偏好一个安静、甚至是相当压抑的人类,然而,灵魂若是受到鼓励而去尝试风险较高的一生,也可能选择与自己本性完全相反的身体,在气质方面属于地球上神经质、雄心勃勃的类型。
灵魂藉由人脑细胞和智能的共生,既可付出又可获得生命的心灵礼物。永恒意识所产生的深刻感情,和人类的情绪结合于个性中,本来也该如此。我们不需随着生命的经历而改变自己,只需改变我们对这些事件的负面反应。亚洲的佛教徒说,悟道是见到灵魂绝对的本性与人类的自我相互对照,并且于人生中因自我而生的作为。
在初级、中级和高级灵魂的章节中,我提供了关于灵魂成熟度的案例。我认为灵魂确实于寄宿的身体中,展现出本性的特定模式,而且对于肉体行为的影响力重大。然而,单就行为的特性便对灵魂的成熟度匆促做出判断也容易出错。灵魂设计的计划有可能包括于某几世中保存部分的能量,有时候已经有一定发展的灵魂会选择某种负面行为,只为了特别去学习某类型的身体。
我们已经看到灵魂如何选择某世想要的身体,但这并不表示它对那身体有绝对的控制力。在一些极端的案例中,和内在冲突的分裂人格可能导致脱离现实的反应。我觉得这是灵魂无法总是与人类心灵合而为一的征兆。我曾提到灵魂有可能被人类不稳定的情绪给埋葬掉,在死前成为受到污染的灵魂。如果我们被有形的身体占据了心灵,或是人生随着情绪的云霄飞车起伏,灵魂便会被外在自我所颠覆。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相信,灵魂不可能被人类的身体同化,而人类具备两种智力:我则认为人类的灵感和想象力来自灵魂。灵魂还会激发人类的大脑。如果没有灵魂,我们无从得知自己还能有多少推理能力,但我觉得寄宿于身体的灵魂提供我们悟性和抽象的想法。在遗传和环境的先决条件下,灵魂则给予人类质感。
如果大脑真的有承袭而来的生物特性,包括原始的智力和发明的才干,而且是与灵魂不相干的,那么在选择身体的议题上又产生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灵魂会选择那些智力符合他们成长的身体吗?举例来说,比较进步的灵魂是不是会偏好聪明的人脑呢?审视过当事人在知识和学术上的成就后,我发现其中并没什么关联;比较不成熟的灵魂并不会偏好资质较差的身体。
哲学家康德写道,人脑只有意识的功能,并不是真正知识的来源。先不管所谓的身体选择,我发现灵魂确实能透过人类的心灵展现独特的本性。某人可能有高度的智力,却在新环境的适应方面采取封闭的态度,对世界仅有少许的好奇。这点在我看来像个初级灵魂。如果我看到某人情绪平稳,兴趣和能力专注、实在, 而且志在帮助人类进步,我会猜这是个高级灵魂。也有灵魂追寻个人的价值远胜于自我的需求。
灵魂在每一回新人生中,又得自不同的身体重新寻找真实的自我,听起来似乎是个沉重的负担。然而,对我们的困境并非不闻不问的灵界大师们,允许一丝曙光穿越我们失忆的封锁区。当时机成熟,而我们在地球上发现灵魂伴侣时,以及想起在环界见到人生的种种层面时,灵魂将于来世之前接受单纯的辅导。我们将在下一章见到此过程进行的方式。
第14章 准备起航
针对选择某个新人生和身体在身心方面的多重后果,灵魂在咨询向导和同侪后,也就完成了投胎的决定。此时假设他们马上就会来地球,倒也符合逻辑。然而,在这项辅导的重大准备尚未开始前,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到目前为止,我确定大家已经了解从环界回来的灵魂,不只要做出来世最好的选择,也要看如何配合这决定和他人在未来的戏剧人生中合作。在这出彷佛大型舞台剧的人生中,我们将像男演员或女演员般扮演主角。我们在剧中所做的一切,都会影响剧本里的其它次要角色(之所以次要,是因为他们不是我们)。他们演出的部分因我们而改变,我们的也因他们而改变,因为当戏码正在上演的同时,脚本改变了(自由意志的结果)。人生舞台上,那些将与我们密切互动的灵魂是支持我们的阵容,每个人的角色突出,但我们将如何认识他们呢?
找寻灵魂伴侣和生命中其它重要的人,是许多来找我催眠的当事人最挂念的事。结果大多数的当事人在超意识的状态下回答了自己的问题,因为找寻这些灵魂是他们离开灵界的准备过程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灵魂在此阶段所去的空间,在灵界普遍被称为识别区,或是识别课。我得知在这里的活动就像是为了期末考所做的填鸭式冲刺。也有当事人用先修班这个词来描述灵魂启航回地球前,这段在灵界的加强课程。下一个案例谈的就是这类的经历。
为了更清楚地暸解识别区的灵魂活动,或许应该先给灵魂伴侣这名词下个定义。对许多人来说,我们最亲近的灵魂伴侣就是配偶。然而,就像之前看到的那些案例,我们生命中重要的灵魂也可能是家庭的其它成员,或是某个亲密的朋友。他们在地球和我们相处的时间可长可短。真正要紧的是他们在这里时对我们的影响。
恕我甘冒过度简化复杂议题的风险,将人际关系大致区分成几个类别。首先,有一种牵涉到爱的关系,深刻到彼此一旦失去对方,真的都不晓得该怎么活下去。这是一种身心上的吸引,强烈到没有任何一方会怀疑彼此的重要性。
其次,也有一些基于伙伴、友谊、和相互尊敬的关系。最后,还有一种多半基于偶遇的关系,提供我们生命某种意义的成分。总之,灵魂伴侣可以藉许多形式现身,而遇见以上种种类别的人,并不像俄罗斯轮盘游戏那样随机。
灵魂作侣是派来帮助你和他们自己的同伴,以达成彼此的目标。这目标在最好的情况下,可以于不同场合中藉由相互支持而达成。至于认出朋友和爱人的灵魂,则取决于我们最高的意识,这在肉体和精神上都是很棒的神秘经验。
在各种外形的伪装下,遇到我们在灵界认识的人可以是和谐愉快、或是令人沮丧的。我们必须从人际关系中学习完全接受身边的人,而且自己的快乐不是全靠他人而来的。曾经有些当事人抱持自己并没有和灵魂伴侣在一起的想法来找我,因为他们的婚姻和男女交往中有着太多的不安和失望。他们没有理解到,宿命的学习课程为我们每个人设定了困难的标准,而内心的痛苦经验则是谨慎的生命考验。它们常是最困难的一种。
不论环境为何,人际关系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环。当时机与地点成熟,你第一次遇见为你人生带来某种意义的人时,这是巧合?第六感?似曾相识?还是因果?一闪而逝的回忆——某种熟悉感是否在你心底拉扯?我建议读者整理一下这类回忆,包括过去与重要人物的初次特殊相遇。是在学校吗?这人住在你家附近吗?在工作中或是娱乐时遇见他或她的?有人介绍你们认识吗?还是纯属机缘?你在那一刻是什么感觉?
我不喜欢去更改众人称呼理论上属于愉悦的自发性会面,但是类似偶然、凑巧、或是冲动的描述并不适用于关键性的接触, 即使不用这些说法也无损其浪漫。牵涉到灵魂伴侣的案例中,我听过许多亲密灵魂的动人描述。他们穿越时空而来,在地球上某个特别地点的某个时刻以血肉之躯寻找对方。我们意识中的健忘的确会让我们难以遇见特别的人。我们也可能在关键时刻转错身, 错失与对方的相遇。然而,灵界针对偶发事件备有事先安排的替代方案。
接下来案例中的对话,始于我询问当事人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