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观音玄义 性恶问题之探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仍然可視為智者大師的。除非兩者思想間有著明顯之差異。
       否則,此分界下是很難作判斷的。基本上灌頂記錄整理的論著
       ,即是智者大師的思想。智者大師的思想亦不能離那些論著。
       佐藤哲英雖考證文獻,認為《觀音玄義》為灌頂之作品( 此真
       偽問睿龝呵也徽摗。蝗匀豢隙ㄐ詯赫f為天台思想之核心,只
        只是創倡者非智者大師而已, 基本上則認為性惡說為天台思
        想之主張。有關文獻考證問睿颂帟翰恢迷u。


                           176 頁


實、8。本跡、9。緣了、10智斷等。以此十義來疏解「觀世音」、「普門
」之品名,如以「人法」為例,以「人」之因緣來詮釋「觀世音」,以
「法」因緣釋「普門」。餘九義可依此而推。(裕А6)

  《觀音玄義》「通釋」部份除了以上述十義來詮解「觀世音」、「
普門」,另亦配以四種方式來咦鞔耸x,即以(一)列名、(二)次第、(
三)解釋、(四)料簡等四方面來進行十義對「觀世音」、「普門」的解說
。將此四方面內容分述於下,即:

  (一)列名:是先將十義之名目列舉出來。

  (二)次第:則是說明此十義生起之順序次第,以及十義前後之間的
關係。有關此方面分「教」、「觀」二方面來加以說明。

  (三)解釋:說明何以以「人法」,乃至「智斷」等十義來解釋「觀
世音」、「普門」。

  (四)料簡:是針對以十義詮釋「觀世音」「普門」而提出的種種問
答。

  為便於對《觀音玄義》作輪廓性之了解,以及便於查照和說明起見
,本文以圖表方式,將《觀音玄義》整個內容結構列舉於下:(裕А7)
(圖見下頁)

  從《觀音玄義》結構組織的圖表來看,吾人很容易可以看出「五重
玄義」之「釋名」部份於《觀音玄義》中所佔的份量,在全文篇幅十六
頁中,「釋名」部份佔了十四頁(即頁877~890),而「五重玄義」之
「出體」、「明宗」、「辨用」、「教相」等四部份加起來也才只有兩
頁而已,此可顯示「釋名」於《觀音玄義》所扮演角色之重要。

  由於《觀音玄義》所涉及的性惡說問睿侵渺丁羔屆沟摹竿ㄡ
」這部份來論述,故本文特將此部份內容詳細列出,以便查照了解。

第二節 緣因佛性之性德善惡與涅槃時教

  前節中已述及《觀音玄義》以「人法」,乃至「智斷」等十義來疏
解〈觀世音普門〉之品名,而此十義之哂茫康脑陟兑源耸x來含括
五時教(指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等五時教)對「觀世音
」「普門」之解釋。(裕А8) 十義中之前八義(指「人法」至「本跡」)
乃是從「順」方向來論述「觀世音」「普門」,而十義中之第九義「緣
───────────────
(裕А6) 就餘九義言,悲、慧、真、藥、冥、實、本、了、智等皆代表
       「觀世音」,而慈、福、應、珠、顯、權、□、緣、斷等皆表
       「普門」。
(裕А7) 詳細資料請參大正34?877…892上。
(裕А8) 如《觀音玄義》云:「第二次第者,此有二意,一約觀明次第、
       二約教明次第。。。。。約教則該括漸頓小大諸經。」(大正34?
       877中)。由此可知《觀音玄義》是以十義來該括大小乘經典,
       當然亦包括五時教在內。

                           177 頁




                           178 頁


了」則是就「逆」方向來論述「觀世音」「普門」何以具有「人法」、
「慈悲」,乃至「權實」、「本跡」等種種莊嚴、方便,如《觀音玄義
》云:

    九、明了因緣因者, 上來(案:指十義之前八義而言)行人發心
    修行,從因剋果,化他利物,溕畈煌弧娜朔ㄖ琳鎽亲孕写
    第,藥珠至本跡是化他次第。 此乃順論,未是卻討根本。今原其
    性德種子, 若觀智之人,悲心誓願,智慧莊嚴,顯出真身,皆是
    了因為種子。 若是普門之法,慈心誓願,福德莊嚴,顯出應身者
    ,皆是緣因為種子。( 裕А9)

此中首先說明十義之前八義是就「自行」「化他」方面來順論「觀世音
」「普門」(即以「人」「悲」「慧」「真」釋「觀世音」之自行,而
以「藥」「冥」「實」「本」釋「觀世音」之化他。再就「普門」之法
而言,是以「法」「慈」「福」「應」釋「普門」之法為自行,而「珠
」「顯」「權」「跡」為「普門」法化他)。如下圖表:



而此八義也只是順論「觀世音」「普門」之自行化他而已,並洠в羞M一
步卻討根本──即此八義之性德種子,而十義之第九義──「緣了」所
扮演的角色,即對「觀世音」「普門」人法之「慈悲」、「福慧」,乃
至「本跡」作一根本上探討,亦即觀世音菩薩為什麼於自行上有「悲心
」、「智慧」,以彰顯「真身」?而又為什麼於自行修行法門中有「慈
心」、「福德」,以彰顯「應身」?此是就自行上言。再就利他上言,
為什麼觀世音菩薩能如「藥品」似地「冥益」眾生?而普門法門能如「
摩尼珠」似地應眾生根機,「顯益」群生?為什麼觀世音普門能開「權
」顯「實」?為什麼能垂「跡」顯「本」?諸如此類問睿粗匪荩
則是「緣了」本身所要處理的範圍。換言之,是以「緣了」來說明「人
法」乃至「本跡」之根據所在,即以「緣了因」為「人法」乃至「本跡
」之性德種子。如文中以「了因」為觀智之「人」、「悲心」誓願、「
智慧」莊嚴、顯出
───────────────
(裕А9) 大正 34 ? 877 下~ 878 上。


                           179 頁


「真身」等之種子, 而以「緣因」為普門之「法」,「慈心」誓願、
「福德」莊嚴、顯出「應身」等之種子,如文云:

    今原其性德種子, 若觀智之人,悲心誓願,智慧莊嚴,顯出真身
    ,皆是了因為種子;若是普門之法,慈心誓願,福德莊嚴,顯出應
    身者,皆是緣因為種子。(裕А10)

由此可得知,從悲心、智慧等來看,此是屬於三因佛性中之了因種子;
若就慈心、福德等來看,此是屬於三因佛性之緣因種子。緣了二因在於
說明八義之性德種子。這也是為什麼《觀音玄義》於「緣了」中來論述
性德善惡之問睿

  然而,《觀音玄義》將特別對於人法等八義作根源性之探討,是屬
於五時教之涅槃時教。此可以從《觀音玄義》將十義與五時教的搭配中
可得知,整理如下:

        (具)
1。 華嚴教──人法、慈悲、福慧、真應、藥珠、冥顯等六義。

2。三藏教──人法、慈悲、福慧等三義。

3。方等教──人法至冥顯等六義。

4。般若教──人法至冥顯等六義。

5。法華教──前六義及權實、本跡等八義。

 涅槃教──十義具足。(裕А11)

由上得知華嚴、方等、般若教皆只具十義中之前六義,三藏教僅只具前
三義而已,而法華教具前八義,浬槃教則十義具足,即包括十義之後二
義──逆論根由之「緣了」與順論究竟果之「智斷」,此為前五時教(
包括法華教在內)所無。
  五時教與十義之關係,為何會有如此之不同呢?對此《觀音玄義》
有作進一步之解說,如其云:

    次約三藏教,但明人法、慈悲、福慧三義,無真應等七種。 何故
    爾?二乘教中,但明灰身滅智,那得從真起應。既無真應,將何
    益物。(裕А12)

此說明了三藏教所闡明的是「灰身滅智」之道理,所以無法從真身中起
應化身,化導眾生。故只具人法、慈悲、福慧等三義。接著論述華嚴教
何以具六義,其云:
───────────────
(裕А10) 同上。
(裕А11) 大正34?878中。
(裕А12) 大正34?878上。


                           180 頁


    如華嚴頓教, 教名大方廣佛華嚴,依睿趺魅朔ǎ巳吮ū鼐
    慈悲, 菩薩修因,居然福慧,既入地位,必證真應,既能利物,
    則辨藥珠, 物得其益有冥有顯,而未得別論權實、本跡、緣了、
    智斷者……。 何故爾?佛一期化物,明於頓漸,頓教雖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