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人不乐从事的某些社区工作,也由于附近高等学校的国际化而有人去
干。一般来说,这些工作有两类:一类是重活、脏活或简单服务工作,另一
类是高科技的开发研究工作。④对于国家。首先,扩大了加拿大、美国的政
治影响;其次,提高国家的信息化程度,高等学校一般都是学术基地,它们
与国外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以及它们内部朝向国际化的努力,提高了自身
的信息化程度,并向四周扩散。众多高等学校的共同作用,使加拿大、美国
的信息化向前跨进了一步。进而言之,加拿大、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有益
于各自国家的发展。
拉丁美洲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六七十年代,拉丁美洲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已
成为经济实力较强、科学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拉丁美洲各国在
教育上也有较大发展。在这个时期,拉丁美洲各国在以下两方面的发展较为
突出:
①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随着拉丁美洲各国工业化的进程,社会需要
… Page 59…
更多有文化有技能的人才。许多国家都在正规教育系统中建立完整的职业技
术教育体系。如阿根廷建立了各级衔接的职业技术教育网,中等职业技术学
校的学生数已超过普通中学的学生数。
②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在拉丁美洲国家中的正规教育里可算发
展最快。1960年在高等学校注册的人数约为50万人,1975年达340万人;
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学校的入学率1960年分别为13。2%、4。7%
/7。2%和4。7%;1975年分别增长到29。8%、23。3%、20。7%、13。6%。此
外,拉美各国还发展了大批与本国、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地方性
高等院校。如智利大学原在全国各地设有众多分校,后分校均改为地方性大
学,为地区的发展作出较大贡献。
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行政处于向分散管理、地方分权的发展过程中,尽
管各国的教育行政体制不同,但朝这一方向发展是十分明显的。
以前,拉丁美洲各国的教育行政权主要集中在教育部,基本上可以划为
中央集权或中央集权程度较深的教育行政。随着拉美各国教育的大规模发展
以及拉美民主化思潮的影响,在70年代,拉美各国的教育行政纷纷采用地方
分权或分散管理的形式。秘鲁1972年的教育基本法撤销了传统的教育行政管
理模式,将中央的权力下放,建立了分散的行政管理。智利教育行政从中央
集权过渡到地方分权的过程中,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实行地区化,第二步实
行地方化。到1980年底,智利中小学教育管理权下放到市政府一级已在全国
普及。
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行政一般分为三级:中央一级的教育部,省(州、
地区)一级的教育署,市一级的教育局或委员会。教育部的职责主要是:制
定教育目的、方针政策;规定各级各类教育规章制度;监督各教育局的工作
等。教育局主要负责管理本地区的中小学教育。
拉丁美洲各国的大学基本上都实行自治(包括公立大学)。根据大学自
治法的一些规定,大学有行政管理权,可以任命各级行政领导;大学有财权,
可以决定其预算,支配拥有的资金;大学也有教学和科研自主权,可以确定
教学形式、教材、研究课题等。大学自治是在大学内的自由,但不允许大学
进行违法活动。
60年代以来,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政治独立、争取民主和平等权利已成
为拉美国家社会发展的主要潮流。在这一主潮下,拉美各国的教育也在向民
主化、民族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拉美国家在教育发展总的进程中具有某
些共同特点,也产生了一些普遍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动向。
特点
①扩大教育覆盖面,实现教育民主化。拉美国家在“人权教育运动”思
潮的影响下,强调人具有天生的受教育的权利,不能被剥夺,并主张扩大受
教育的机会来实现社会平等的目的。因此,拉美各国视普及初等教育为走向
民主化的基础,是体现教育机会均等的一个方面,将发展初等教育、延长义
务教育年限放在优先发展的项目中,已成为拉美各国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特
征。此外,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前,
上大学是有钱人的事,在民主化进程中,拉美各国逐渐改变了这一状况,加
速发展了高等教育。为了扩大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拉美各国增加了国家对大
学的补贴,普遍实行了贷款制,帮助了众多贫苦家庭的子女。
②重视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一致。拉美国家的教育发展也受到“经济学
… Page 60…
派”的影响。“经济学派”渊源于拉美“发展主义思潮”。这一学派强调教
育在社会经济变革中的重大作用,提出开发人力资源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协
调一致、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计划并行不悖的主张。七十年代是拉美国家经
济迅速发展的时期,拉美各国在教育上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增加了职业技
术教育的比重,将单一化的体制改为多样化、职业化,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
变革的需求。
③拉美的“依附理论”在教育中有所反映。拉美国家在历史上长期遭受
殖民统治,具有强烈的宗教传统,在思想、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早期受欧
洲国家的极大影响,现主要受美国的影响,拉美国家的这许多共同特点,使
得拉美国家长期来具有一种依附于其他国家的特性。这种依附性,在拉美国
家的教育中也有反映,使得拉美国家的教育也成为依附结构中的一部分。总
的来说,在拉美国家的教育发展中,依旧保留着依附的影响和一种惯性作用,
也为拉美各国的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问题
①中小学生辍学与留级情况严重。小学辍学率高,留级严重,是拉美国
家教育的老问题。1971年在委内瑞拉召开的拉美国家教育部长会议指出,由
辍学和留级的指数所反映的教育制度的低效率可能成为拉美教育中最严重的
问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拉美18个国家的调查(1972),在初等教育第
一年入学的每千个学生中,能够读到四年级的还不到一半。尽管拉美各国对
教育的投资有所增加,但无疑,仍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因
为这个问题与社会、经济、教育、人口、地理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难怪乎,
1962年在智利圣地亚哥召开的拉美各国教育部长会议规定到1970年基本普
及小学教育的目标未能达到;1979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会议确定在1990年前
普及8至10年制义务教育目标也成为泡影。
②高等教育发展过快。在民主思潮的影响下,拉美国家较注重为想要上
大学的青年提供更多机会,因而高等教育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仍
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拉美各国,忽视了本地区的发展特性,盲目仿效发达国家,
造成了高等教育的效益极低,而且与各国发展的实行需求相差甚远。在拉美
各国大学中,普遍实行学生贷款制,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
再加上大学的淘汰率很高,许多学生在读了一二年后,或由于经济原因,或
由于能力关系而中止了学习,造成很大浪费。
③教育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别极大。在拉美国家中,经济发达地区和城
市与经济落后地区和山区农村之间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差距越来越大。许多农
村地区,校舍不足,设备简陋,师资缺乏。在巴西的北部、秘鲁的东部、玻
利维亚的山区,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发展趋势
①继续向教育民主化方向发展。随着拉美国家的社会民主化的进程,在
教育方面相应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教育保持向民主化方向发展。80年代
以来在教育行政方面,许多国家实行权力下放、分散管理的政策,中小学由
市、地区管理,大学实行自治。此外,拉美国家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