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十世纪世界艺术巨匠 编译者:田国良、戴汉笠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世纪历史长河闪烁着众多的艺术巨星;他们的名字和成就使我们的时代增辉。本书捧献给读者的是其中最灿烂耀目的22 颗。
    作者以简洁生动的文字描述了这些艺术巨匠曲折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们迷人的身世;奋斗的艰辛;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懊丧;他们富有艺术色彩的恋爱婚姻和鲜为人知的生活轶闻。阅读这本书;将使我们有机会和艺术大师们作一次心灵的对话;作一次感情的交流;并使我们的思想达到艺术的升华。
    该书根据《纽约时报》三位编辑选编的《20 世纪世界大人物》材料编译;主要编译者是:田国良、戴汉笠、李书磊、王萍、陈季光;参加编译的还有:白平浩、秦刚、王红续、周成歧、潘卫方、谢乐仙。
    二十世纪世界艺术巨匠1战后幻灭与绝望情绪的代表诗人 艾略特(1888…1965)1965 年1 月4 日;给英语诗歌带来新的意义的诗人艾略特;在伦敦自己的家中逝世;终年76 岁。
    艾略特原是美国人;生于圣?路易斯。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开始时移居英国;他完全认同了英国;并于1927 年加入该国国籍。
    尽管如此;当约翰逊总统向美国文学和公共生活的领袖人物颁发自由勋章时;艾略特仍榜上有名;不过;他并没有到美国去接受这一荣誉。
    艾略特的影响始于1917 年其诗作《J?阿尔弗莱德?普鲁弗劳克的情歌》的出版。或许他最有意义的贡献是他5 年以后的长诗《荒原》。
    艾略特常常当众朗诵他的诗作。他读得很轻;但当他以全速的音调结束《荒原》时;听众常常深受感动。
    艾略特是一个盎格鲁天主教的皈依者;他后期的作品强烈地表达了他的宗教信仰。
    1948 年;艾略特获诺贝尔文学奖;同年又被英国授以勋位。
    世界是这样毁灭的世界是这样毁灭的世界是这样毁灭的不是轰然而是颓然艾略特的这四行诗是他1925 年所作《空虚者》的结尾;它们大概是二十世纪流传最广的英语侍句了。正是这些侍句使他成为战后幻灭与绝望情绪的代表诗人。
    写作这些诗句时;艾略特还是一个来自圣?路易斯的脱籍者;一个选择伦敦定居的哈佛毕业生;一个银行职员。
    〃轰然与颓然〃与早3 年出版的《荒原》一起使艾略特成为一个大诗人。
    自那时起;他接连地获得了成熟、荣誉、经济独立和诺贝尔奖金;但正如一个外行所说的那样;他始终带着那种阴沉的优郁。
    这种看法可以成立;只要我们除去艾略特那开创新路的著名的文学批评和他那两个优秀的剧本《鸡尾酒会》和《大教堂中的谋杀》。这些作品当然说不上有热烈的色彩;但却并不阴郁。虽然他可能为这种名声而苦恼;艾略特的早期诗作并不能代表他后期在《四个四重奏》中对人类与世界境况所作的成熟概括;并不能代表他那包含有自嘲成份的出色的幽默感。他并不把自己看得很威严;例如他在《四个四重奏》中这样形容自己:与艾略特先生见面多么不快!他有一副小职员的身材他的眉毛那么可怖他的嘴那样古板他的谈话从不越雷池一步如果并且也许但是??
    艾略特以〃四月是最残酷的月份〃开始了他充满新意的《荒原》;以〃噢哟噢哟噢哟〃结束了这首长达434 行的诗篇;而其实他更有意味的沉思见于《四个四重奏》中的如下诗句:
    正确的行动应是从过去也从未来获得自由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我们之所以没有失败只是因为我们持续的尝试假若我们尘世的肉体能够(在离紫树林不太远的地方)肥沃永恒的土地我们最终会感到满足艾略特不仅常常变换他的哲学眼光;就是他的诗歌调子也差不多是谈话气氛;接近口语。
    晚年;他在伦敦费伯费伯出版社有一间办公室;他是这个出版社的一个经理。在那里他处理生意;写信和文章。
    从外貌来看;他当时正如他早年一样;完全不象一个诗人。他在衣着举止上缺乏夸张和怪癖;他身上没有一星一点的罗曼谛克气息。他没有芳香气息;没有撩人的眼睛;他的心再规矩不过地跳动在它应该跳动的地方。
    他的工作习惯也同样是〃非诗人式〃的;因为他避开愉快的酒吧和咖啡馆;也避开配有软椅和亮桌的办公室那种布尔乔亚式的舒适。
    谈起他的工作习惯;他曾说道:〃我的新剧本《年长的政客》很大部分是用铅笔在纸上很潦草地写下来的。接着在我妻子阅读之前我自己先打出来。在打字写作中我作出非常重大的改动。但不管我写作或是打字;不管是怎样篇幅的作品;比如说一个剧本;对我来说都意味着固定的时间;即从上午10 点到中午1 点。我发现一天中的那3 个小时大约是我能够进行真正写作的全部时间。或许接着我可以作一些润色。〃艾略特的衣着是典型的伦敦商人的衣着;他戴着圆顶硬礼帽并经常夹着一把紧闭的伞。他的口音本属纯粹的美国中西部口音;但后来发生变化;几年后变成了相当英国化的口音。
    他的英国口音很完全也根本土化。〃我〃他坚决地说;〃在信仰上是一个盎格鲁天主教徒;在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在政治上是保皇党。〃即使如此;他的禁欲主义式的节制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个酒徒;他乐于在晚上一醉方休。他还在家中书房悬挂着烟鬼格劳乔?马克斯的签名照。
    在晚年;这些嗜好使艾略特得以放松他的某些信条。他所维护的宗教信仰没有改变;他依然对所有专制者执政国家的专制统治表示赞赏;但〃古典主义〃的概念则对他不再那么重要了。
    这位诗人于1888 年12 月6 日生于一个在新英格兰的文化。宗教与商业生活中颇有背景的优越家庭。在马萨州的弥尔顿学院学习一年之后;他于1906 年进入哈佛。他的哈佛同班同学有沃尔特?李普曼、海伍德?布龙;约翰?里德和斯图尔特?蔡斯。他用3 年完成了本科学业并在第4 年获得艺术硕士学位。
    尽管他最终没有获得博士学位;但1916 年他写完了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F?H?布拉德莱利哲学中知识的经验与对象》。这位思想家的人格一元论观念影响了艾略特作为一个诗人的感情;强化了他〃人类罪感中的孤独〃的主题。
    他的哈佛同学回忆说;他的衣着带着英国绅士那种博学的随意;常抽烟头;并且喜欢独处。不过;在30 年代艾略特回哈佛作住校诗人的那半年中;他的外表装束差一点变了佯。在那段旅居生活中;他住在查理河畔的一个大学生宿舍中;每周至少一次请学生来开茶会。茶总是泡着;他用非常优雅的姿势为学生倒茶;他长长的、瘦削的手指紧紧把住银茶壶的把手。学生们坐在椅于、地板和窗台上;享受着茶香、校供花色点的美味以及他潺潺流水般的谈话。
    在这些聚会上;面对那些半瓶子醋的大学生;艾略特显得羞怯并充满耐心;他俗守礼貌;从不公开表示不耐烦。他只是坐着并且谈话、倚在一个高背的布面椅子上;他的烟斗吸完了又点上;他穿着粗毛呢裤的双腿交叉又放开。
    艾略特是一个博览并且强记的阅读者。他阅读哲学、语言学和文学;这种阅读使他的诗作具有本世纪无与伦比的学问和学识。事实上;他甚至把学问带人《荒原》的脚注中;就象在写一篇博士论文。
    由于他的广泛阅读;他还可以随意谈及自莎士比亚到马克思这么大跨度的话题;并且有理有据。
    他的观点及其表达方式常常是尖刻的。
    他曾宣称:〃一个人不可能深入领略诗的乐趣;假若他只会欣赏他那个时代和地方的诗歌。我们不可能逃离自己的时代;因为我们系于时代。但帮助我们逃脱自己时代的理性与感情局限的确是教育的一种职责。〃他对大多数诗歌教学怀有强烈的反感;他回忆说;青年时代他曾被指导老师教得连对莎士比亚也厌恶起来。
    〃我曾一直不喜欢《尤利乌斯?凯撒》;直到我很遗憾地说我看了马尤?布兰多和约翰?古尔古德为这出戏所拍的电影。我直到今天仍然不喜欢《威尼斯商人》。〃〃大概总得在学校的课堂上牺牲一些剧本和诗歌;以让我们知道英国文学确实存在;并且知道大家都满足于对它的俗见。〃而且;艾略特相信;〃假若老师不是一个为乐趣而读诗的人;他或她也不可能激发学生们的读诗乐趣。〃他对这个问题穷追不舍;他曾设想过文学教师应该如何教学:〃我理想的文学教师应把指定的古典文学当作历史来教;当作每一个有教养的人都应懂得一些的历史侧面;不管他喜欢还是不喜欢。然后应引导一部分学生喜爱它;并让其余的学生至少知道还有人喜爱它。同时他还应以高度地责任感向学生介绍当代诗歌;喜爱第一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