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膭幼餍纬晌逄N。
因此,在彎曲手臂的一個動作中,就有五蘊。你移動一次,就有五蘊,你再次移動,就有更多的五蘊。每次的移動引出五蘊,如果你洠в姓_的觀照它們,和正確的了知它們,那麼我們無需告訴你所發生的情形,你自己知道。
你想「我要彎曲」和「我在彎曲」,不是嗎?每個人都如此。問小孩們,他們會給予同樣的答案;問那些不懂得讀和寫的成人,也得同樣的答案;問懂得讀的人,也是同樣的回答:說出如他心中所想的。但因他讀得多,他將編構適合經典的答案而說:「名和色」。這並非他所知道的,只是編構以適合經典。在他心中,他在想:「這是『我』要彎曲,這是『我』在彎曲,這是『我』要移動,這是『我』在移動。」他也想:「這是以前的『我』、現在的『我』、將來的『我』,『我』永遠存在。」這想法稱為「常見」。洠в腥藭缡窍耄骸高@彎曲的意念只存於此刻。」一般人通常想:「這心以前出現過,和過去一樣,我的『我』此刻在想彎曲。」他們也想:「此刻正在思想的『我』,未來也將繼續存在著。」
當你彎曲或移動四肢時,你想:「這正在移動的四肢,和過去的一樣,這正在移動的『我』和過去的『我』一樣」,移動後,你再想:「這四肢、這『我』,永遠存在。」你不曾想過它們會消失。這也是常見。這是錯把無常當作常,無我當作我,並執著於這種錯铡囊娊狻
當你順著慾念彎曲或伸出,你認為很爽快。如果你覺得手僵硬,你移動或重新放置它,僵硬便消失,而感到舒服。你認為非常爽快。你以為這是快樂。舞蹈員和業餘舞蹈員在跳舞時,彎曲和伸出,並認為如此做非常爽快。他們以此為樂並對自己感到滿足。當你們在一起談論時,你們時常搖手和頭並感到滿足。你認為這是快樂。當你所做的事成功了,你再次認為這很好,這是快樂。這是你們因為貪愛而喜悅。並執取於事物,铡褵o常當作常而感到快樂。苦、無我,只不過是名與色,你卻當作快樂的、或我而沈溺其中。你對它們感到喜悅並執著。你也铡J為它們為自我並執著。
因此,當你彎曲、伸出或移動四肢時,「我將彎曲」的想法為執取蘊,彎曲的動作是執取蘊。「我將伸出」的想法是執取蘊,伸出的動作的是執取蘊。「我將移動」的想法是執取蘊,移動的動作為執取蘊。我們所觀照的執取蘊,就是這些執取蘊。
同樣的事件發生在看、聽等。當你看時,眼根──眼睛顯現。所見的目標也是如此。兩者為物伲荒苷J知。但如一個人在看的時侯未能當下予以觀照,就會執取它們。他以為全身連同眼睛為常、快樂的和自我的並執取它。他以為整個物伲氖篱g及所見到的目標皆為常的、美好的、快樂的和自我的並執取它。因此,眼睛和所見的對象為執取蘊。
當你看時,「視覺」也顯現,這包括四種屬於精神的蘊。識蘊是純粹視的覺察而已,看的時候感覺樂或苦為受蘊,對所見的目標形成概念為想蘊,使注意力集中在觀看的為行蘊。它們組成四種屬於精神的蘊。
當一個人在看時,若未能當下觀照,將會認為那視覺「曾經存在過並還存在著」。或者當一個人看到好的事物,他可能會想:「看是好的。」如此想,他將追尋好的和怪的事物以享受視覺。他花費錢、睡眠和健康去看PWES和影片,因為他認為這樣做很好。如一個人不認為這是好的,他將不會浪費金錢或損及健康。認為所見或享受的是「我」、「我在享受」,是以貪愛和邪見去執取它。因為執取,看時所顯現的名與色就是執取蘊。
你以同樣的方式執著於聽、嗅、嘗、樱蛳搿D阋詾槟芩伎肌⑾胂窈蛻浤畹男臑椤肝摇埂R虼耍迦√N就是當一個人看、聽、受或想時所顯現於六根門的名色。你需如實的觀照這些蘊的實相。修習觀照它們並如實見到其實相──即內觀智慧。
五、智慧與解脫
「內觀是觀照五取蘊」,這是佛陀的教導。佛陀的教導稱為「經」( sutta,意即「線」)。當一個木匠將要鉋平或鋸一塊木材時,他以線畫一條直線。同樣地,當我們要過著拢凉嵉纳睿覀円浴妇」或「經」規劃我們的行為。佛陀已給我們線或指示去訓練道德、培育定力和增長智慧。你不可脫離此線並隨心所欲的講話或行動。有關觀照五取蘊,經典中有下列的引述:
「諸比丘,色是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是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相應部》第三冊第22頁)。
你需禪修使你了悟此無常、苦、無我的物伲_實是無常、極苦、無我。你應同樣地觀照受、想、行、識。觀照這些五蘊為無常、苦、無我有何用?佛陀告訴我們:
「多聞拢茏樱魅缡怯^者,則厭患色、厭患受(想、行、識)等。」(《相應部》第三冊第68頁)
了悟五蘊的無常、苦、無我性伲邊挆壣瑓挆夓妒堋⑾搿⑿小⒆R。
「厭患者則離貪。」即是說他已達到拢馈
「離貪者,則解脫。」一旦達到無貪的拢溃惨堰_到斷盡煩惱的四拢
「解脫者,則生已解脫智。」當你已解脫,你自己知道確實如此,也就是說當你已成為那已斷盡煩惱的阿羅漢,你自己清楚你已是其中之一。
這些是引用與無常相關的經文,並且有很多類似的經典,整個《相應部》〈蘊品〉就是收集這些。尤其是《具戒經》(Silavanta Sutta,《相應部》第三冊167…169頁)和《多聞經》(Sutavanta Sutta )這兩部經值得注意。在這兩部經裡,摩訶俱絺羅向捨利弗提出一些問睿瑨卫ソo予很簡短但清晰的答案。摩訶俱絺羅問:
「捨利弗,什麼枺魇且粋有德行的比丘需徹底注意的?」
注意這個問睿械摹赣械滦小埂H绻阋蘖晝扔^禪以證得道、果及涅槃,最低資格你需要有德行。如果你洠в械滦校悴豢赡芷谕叩亩εc智慧。捨利弗回答:
「摩訶俱絺羅,五種執取蘊為有德行的比丘需要徹底注意的,觀它們是無常、是苦、是病、是癰、是刺、是痛、是疾、是敵、是壞、是空、是無我。」
如此習禪有何好處?捨利弗尊者繼續回答:
「的確,朋友,一個有德行的比丘非常徹底的瞭解此五取蘊是無常的,可能獲得預流果位。」
因此,如果你要成為預流拢叨辉偻渡膼喝ぃ阈栌^照五蘊,以了悟它們的無常、苦、無我。
但這並非全部的內容,你也可以成為阿羅漢。摩訶俱絺羅尊者繼續問:
「捨利弗,什麼枺鳛轭A流果位的比丘所需徹底注意的?」
捨利弗回答說一個預流拢咚鑿氐鬃⒁獾模彩俏迦√N,觀它們為無常、苦、無我。結果,他進入一來拢摺R粊砺}者觀照什麼呢?同樣是五取蘊。接著他成為不還拢摺2贿拢哂^照什麼呢?也是五蘊。然後成為阿羅漢。阿羅漢觀照什麼呢?也是五蘊。五蘊非常明顯地是觀照的目標,即使是已成為阿羅漢。
阿羅漢再繼續習禪有什麼好處呢?他可能成為辟支佛嗎?或正等覺者嗎?不,都不可能。他將是以阿羅漢的身份脫離輪迴,進入涅槃。阿羅漢不再有未斷或未鎮伏的煩惱。一切的煩惱已斷絕和鎮伏。因此無需再祛除或鎮服未斷或未平息的煩惱。他已無需再改善任何德行、定力與智慧。一切的德行、定力與智慧所應成就的都已圓滿。所以他無需再進行改善未盡完美的或增加那已圓滿的。內觀的修習不會為阿羅漢帶來這些好處。
阿羅漢觀照五蘊所獲得的其中一項好處是快樂地活在世間。儘管他是阿羅漢,如他不習禪,不寧靜與不舒服不時從六根進入。不寧靜並非指精神苦惱,而是因六根對象不由控制,不斷的出現,令他感到心不寧靜,如此而已。不用說阿羅漢,我們的行者對感官對象常感到不自在。當他們從禪修中心回到家裡,他們看到這事物,聽到那事物,忙於各種生意洽談,根本洠в邪矊帯R虼耍麄冊倩氐蕉U修中心。但有一些人,不寧靜並不持久,只持續四、五或十天。不久思家感征服了他們,他們對家庭生活感到快樂並回復家庭責任。阿羅漢不再回復他以前的習慣。如他遇到各種感官目標而洠в屑右杂^照時,只會感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