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开释爻卦,使各当其名也。理类辨明,故曰“断辞”也。 
  '疏'正义曰:“开而当名”者,谓开释爻卦之义,使各当所象之名,若乾卦当龙,坤卦当马也。“辨物正言”者,谓辨天下之物,各以类正定言之。若辨健物,正言其龙;若辨顺物,正言其马,是辨物正言也。“断辞则备矣”者,言开而当名,及辨物正言,凡此二事,决断於爻卦之辞,则备具矣。
 
  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讬象以明义,因小以喻大。 
  '疏'正义曰:“其称名也小”者,言《易》辞所称物名多细小,若“见豕负涂”“噬腊肉”之属,是其辞碎小也。“其取类也大”者,言虽是小物,而比喻大事,是所取义类而广大也。
 
  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变化无恒,不可为典要,故其言曲而中也。 
  '疏'正义曰:“其旨远”者,近道此事,远明彼事,是其旨意深。若“龙战于野”,近言龙战,乃远明阴阳斗争、圣人变革,是其旨远也。“其辞文”者,不直言所论之事,乃以义理明之,是其辞文饰也。若“黄裳元吉”,不直言得中居职,乃云黄裳,是其辞文也。“其言曲而中”者,变化无恒,不可为体例,其言随物屈曲,而各中其理也。
 
  其事肆而隐。事显而理微也。 
  '疏'正义曰:其《易》之所载之事,其辞放肆显露,而所论义理深而幽隐也。
 
  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贰则失得也,因失得以通济民行,故明失得之报也。“失得之报”者,得其会则吉,乖其理则凶。 
  '疏'正义曰:“因贰以济民行”者,贰,二也,谓吉凶二理。言易因自然吉凶二理,以济民之行也,欲令趋吉而避凶,行善而不行恶也。“以明失得之报”者,言易明人行失之与得所报应也。失则报之以凶,得则报之以吉,是明失得之报也。
 
  '疏'正义曰:“《易》之兴也”至“巽以行权”,此第六章。明所以作《易》,为其忧患故。作《易》既有忧患,须脩德以避患,故明九卦为德之所用也。
 
  《易》之兴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无忧患则不为而足也。 
  '疏'正义曰:“其於中古乎”者,谓《易》之爻卦之辞,起於中古。若《易》之爻卦之象,则在上古伏牺之时,但其时理尚质素,圣道凝寂,直观其象,足以垂教矣。但中古之时,事渐浇浮,非象可以为教,又须系以文辞,示其变动吉凶,故爻卦之辞,起於中古。则《连山》起於神农,《归藏》起於黄帝,周《易》起於文王及周公也。此之所论,谓《周易》也。“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者,若无忧患,何思何虑,不须营作。今既作《易》,故知有忧患也。身既患忧,须垂法以示於后,以防忧患之事,故系之以文辞,明其失得与吉凶也。其作《易》忧患,已於初卷详之也。
 
  是故履,德之基也。基,所蹈也。 
  '疏'正义曰:以为忧患,行德为本也。六十四卦悉为脩德防患之事,但於此九卦,最是脩德之甚,故特举以言焉,以防忧患之事。故履卦为德之初基。故为德之时,先须履践其礼,敬事於上,故履为德之初基也。
 
  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夫动本於静,语始於默,复者,各反其所始,故为德之本也。 
  '疏'正义曰:“谦,德之柄也”者,言为德之时,以谦为用,若行德不用谦,则德不施用,是谦为德之柄,犹斧刃以柯柄为用也。“复,德之本”者,言为德之时,先从静默而来,复是静默,故为德之根本也。
 
  恒,德之固也。固,不倾移也。 
  '疏'正义曰:言为德之时,恒能执守,始终不变,则德之坚固,故为德之固也。
 
  损,德之脩也。益,德之裕也。能益物者,其德宽大也。 
  '疏'正义曰:“损,德之脩”者,行德之时,恒自降损,则其德自益而增新,故云“损,德之脩”也。谦者,论其退下於人;损者,能自减损於己,故谦、损别言也。“益,德之裕”者,裕,宽大也。能以利益於物,则德更宽大也。
 
  困,德之辨也。困而益明。 
  '疏'正义曰:若遭困之时,守操不移,德乃可分辨也。
 
  井,德之地也。所处不移,象居得其所也。 
  '疏'正义曰:改邑不改井,井是所居之常处,能守处不移,是德之地也。言德亦不移动也。
 
  巽,德之制也。巽,所以申命明制也。 
  '疏'正义曰:巽申明号令,以示法制。故能与德为制度也。自此已上,明九卦各与德为用也。
 
  履,和而至。和而不至,从物者也。和而能至,故可履也。 
  '疏'正义曰:自此己下,明九卦之德也。言履卦与物和谐,而守其能至,故可履践也。
 
  谦,尊而光。复,小而辨於物。微而辨之,不远复也。 
  '疏'正义曰:“谦,尊而光”者,以能谦卑,故其德益尊而光明也。“复,小而辨於物”者,言复卦於初细微小之时,即能辨於物之吉凶,不远速复也。
 
  恒,杂而不厌。杂而不厌,是以能恒。 
  '疏'正义曰:言恒卦虽与物杂碎并居,而常执守其操,不被物之不正也。
 
  损,先难而后易。刻损以脩身,故先难也。身脩而无患,故后易也。 
  '疏'正义曰:先自减损,是先难也。后乃无患,是后易也。
 
  益,长裕而不设。有所兴为,以益於物,故曰长裕。因物兴务,不虚设也。 
  '疏'正义曰:益是增益於物,能长养宽裕於物,皆因物性自然而长养,不空虚妄设其法而无益也。
 
  因,穷而通。处穷而不屈其道也。 
  '疏'正义曰:言困卦於困穷之时,而能守节,使道通行而不屈也。
 
  井,居其所而迁。改邑不改井,井所居不移,而能迁其施也。 
  '疏'正义曰:言井卦居得其所,恒住不移,而能迁其润泽,施惠於外也。
 
  巽,称而隐。称扬命令,而百姓不知其由也。 
  '疏'正义曰:言巽称扬号令,而不自彰伐而幽隐也。自此已上,辨九卦性德也。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求诸已也。 
  '疏'正义曰:“履以和行”者,自此以下,论九卦各有施用而有利益也。言履者以礼敬事於人,是调和性行也。“谦以制礼”者,性能谦顺,可以裁制於礼。“复以自知”者,既能返复求身,则自知得失也。
 
  恒以一德。以一为德也。 
  '疏'正义曰:恒能终始不移,是纯一其德也。
 
  损以远害。止於脩身,故可以远害而已。 
  '疏'正义曰:自降损脩身,无物害已,故远害也。
 
  益以兴利。困以寡怨。困而不滥,无怨於物。 
  '疏'正义曰:“益以兴利”者,既能益物,物亦益己,故兴利也。“困以寡怨”者,遇困,守节不移,不怨天,不尤人,是无怨於物,故寡怨也。
 
  井以辩义。施而无私,义之方也。 
  '疏'正义曰:井能施而无私,则是义之方所,故辨明於义也。
 
  巽以行权。权反经而合道,必合乎巽顺,而后可以行权也。 
  '疏'正义曰:巽顺以。既能顺时合宜,故可以权行也。若不顺时制变,不可以行权也。
 
  '疏'正义曰:“《易》之为书”至“思过半矣”,此第七章。明《易》书体用也。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拟议而动,不可远也。 
  '疏'正义曰:“不可远”者,言《易》书之体,皆仿法阴阳,拟议而动,不可远离阴禁止象而妄为也。
 
  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六虚,六位也。 
  '疏'正义曰:“其为道也屡迁”者,屡,数也。言易之为道,皆法象阴阳,数数迁改,若《乾》之初九则“潜龙”,九二则“见龙”,是屡迁也。“变动不居”者,言阴阳六爻,更互变动,不恒居一体也。若一阳生为复,二阳生为临之属是也。“周流六虚”者,言阴阳周遍,流动在六位之虚。六位言“虚”者,位本无体,因爻始见,故称“虚”也。
 
  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不可立定准也。 
  '疏'正义曰:“上下无常”者,初居一位,又居二位,是上无常定也。既穷上位之极,又下来居於初,是上下无常定也。若九月剥卦,一阳上极也,十一月,一阳下来归初也。“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