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意宝树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的施主若是法王阿育王,则与经中所说佛灭后一百年是王将出世的预言以及《光明经》中所说达摩阿肖迦(藏文)去世后始分派的说法相违。以上两种结集的情形,均见《分别燃炽论》(阿底峡尊者的上师、《宝灯论》的作者清辨著)。
     在此,附论教法绍继的情况如下:
     有颂云:
         “善说大圣释迦尊,
    迦叶、阿难、奢搦迦'10';
    近护'11'、有愧'12'、阿私陀'13',
    后传法位大善见,
    是为七代法藏师。”
     如上所颂(引自《杂事分》),佛付法位于迦叶,迦叶又付法位于阿难,称之为“七代付法藏师”。另外,桂译师(藏文)所译的一篇散秩经文中说:“阿难的弟子名‘日中’(藏文)或‘水中’(藏文)者,曾去迦湿弥罗,使迦湿弥罗人皈依佛教,由彼付法位于麻衣尊者(奢搦迦)”等,余皆如上说。又,《入楞伽经》中,对于“如来涅槃后,清净教谁持”等颂的释文,从能仁佛祖到有愧(提地迦)之间的法藏师同于《阿含经》(即文首之颂),其后的法藏师依次列名为:毗跋迦(藏文)、净行(藏文)、菩提难底(藏文)、觉友(藏文)、肋支比丘(藏文)、补沙那多(藏文)、马鸣(藏文)、摩尸婆(藏文)、龙树(藏文)、圣天(藏文)、罗睺罗(藏文)、僧伽难底(藏文)、比丘罗汉、迦罗沙(藏文)、拘摩罗多(藏文)、沙耶罗(藏文)、婆苏班都(藏文)、摩诺多(藏文)、诃迦梨迦那耶那迦(藏文)、狮子比丘等。但上述诸法藏师,在当今藏译的两种《入楞伽经》释本中却未列名。另外,有关阿底峡尊者历史的部分书中讲,上面的传承传至那若多波(藏文),由那若多波再传法位于阿底峡尊者。这些说法的前者,是作为别解脱律仪传承。关于护教的总施主,《大悲妙法白莲经》中一直述说到热巴巾(藏文)。
     戊三,佛教住世之量
     其总的情况,如律经《律本事》中所云:“净行者务使圣法住世,邬波离(藏文),在业亦有、亦勤于此之时,圣法必住世;在业亦无、亦不能勤于此时,圣法将衰没”。无著亦云:“若圣法泯灭,因无诸业边'14';故未受比丘律仪者不受。”按如是说,僧因聚于实间内,以有无作业亦可区分法期之中边,说别解脱律仪为佛教之本的要害则在于此,显教教法能否住世亦主要以此来区分。和《律杂事》及《俱舍论自释》中所说“佛教住世一千年”一样,《俱舍论释》引用《金鬘者传》中的说法,亦云“佛教住世一千年,最后因诤斗而衰败”。
     丁二  大乘共道之规
     此亦分三目,即戊初,说法情况;戊二,结集情况;戊三,佛法住世情况。
     戊初,说法住世情况
     佛(正觉成道后)第一个七日,不离跏趺座,目视菩提树;第二个七日,远游三千大千世界;第三个七日,凝视菩提伽耶;第四个七日,近游印度东西方;第五个七日,驻锡目支邻陀龙王(藏文)宫;第六个七日,前往诺瞿陀树园,向诸遍行精灵说法;第七个七日,住罗阇耶恒那树(藏文)下,商人提谓(藏文)和婆梨迦(藏文)奉献甘露等供养,世尊加持四天王所献乞化钵成为一钵,将所献甘露盛于钵中食用,祝福提谓。授记他将成为甘露生佛。继后,佛祖心住小事业,自忖道:
         “奥洁光明无为法,
    甘露之法我悟已,
    我虽宣示众难悟,
    不如不说住林中。”
     这时,具顶髻梵天及其眷属劝请道:
         “修就殊胜大智坛,
    光芒当照十方域,
    智光启开众生莲,
    而今云何等持住?”
     但是,佛祖并不言语,仍心向小事业。于是,梵天、帝释献上金轮及右旋螺,再三劝请。佛祖遂以圆满殊胜化身允诺,从摩揭陀起身,经具明城(藏文)等,抵婆罗奈斯,?陈如(藏文)、马胜(藏文)、婆沙波(藏文)、大名、跋提(藏文)等五善士'15',当自誓自坏时,佛祖于仙人下界处的野兽林,向那里千佛法座的前三座顶礼绕转,然后就座于第四法座,于第一圆满时刻,向圆满眷属五善士、耶舍(藏文亦译跋波)等五近侍弟子、天神眷属八万众及五百村民子弟等,讲说圆满四谛法道:“四谛为苦、集、灭、道(见道),这些应知、断、证、修(修道),应如是知、断、证、修(无学道)。”如此重复三次,成十二行相。每十二行相又添加眼(加行道)、识(无间道)、明(解脱道)、心(特别道)四相,遂成四十八行相(当时说其法的),实际必要是使五善士等证得阿罗汉果;其传播的必要是为使所化有情遮除补特伽罗我执,证得四果,置于佛位。是为第一佛语,即四谛正教法轮。在此(转四谛法轮)之前,佛祖还曾说“应成熟福德”等、“应闻见佛法”等、“应向善逝如来奉献乞钵”等、“应成就天之吉祥”等、“应深沉温静和远离戏论”等,但因四谛法为转法轮的主要方面,故称之为“首转四谛法轮”。
     继后,佛祖于灵鹫山(藏文)等地,向诸入于清净大乘道者转无相法轮(即般若学),使之树起正见,断除尘根,是为次转法轮。听法眷属有一千二百五十人,或云比丘及男女善士五千、菩萨千万那由他。因主讲空性,故亦名“转空性法轮”。
     继后,佛祖于摩罗耶山(藏文)和毗舍离城等地,向入于一切清净教乘者末转胜义抉择法轮,即诸法无有自性法轮。对此,唯识派(藏文)称之为“具善分别法轮”,认为末转法轮是了义,初、次转法轮是不了义;中观派(藏文)则认为次转法轮是了义。关于末转法轮的必要性,唯识派认为是为了遮除二边;中观派则认为是为了摄益大乘之所化尘根。如此,安立于三轮者,仅从一个方面言其要点,至于言说三转法轮对所化之必要等,当知并非全然如此。关于转法轮的时间,初转法轮,有人说六年零三月(钦译师),或云七年,或云七年差二月(切译师);次转法轮,有说十二年,有说三十年(淖译师),有说二十七年(钦译师),有说三十一年(切译师)者;末转法轮,有说十年(钦译师),或十二年(淖译师)、七年、九年(切译师)、二十六年、二十八年者。总之,众说纷纭,难以确定。三转法轮各有广略经文,皆因所化根器之利钝,此如《宝鬘论》中所说:
         “如同文法师,
         使读字母表,
         佛陀于有情,
         如是示佛法。”
     亦如经中所云:
         “虽然同一说,
         却各悟其义。”
         “虽示经意趣,
         无寻亦无幻,
         可意金刚语,
         唯对所化心,
     将予分别现(《经庄严论》中云:昔未示经教俱生)。”
                       戊二,结集情况
     一般传说于王舍城南的毗摩罗巴跋婆山(藏文),有百万佛子聚会,由文殊汇集出对法藏,弥勒汇集出律藏,金刚手汇集出经藏。但克珠杰在《集密续》篇首云“由持金刚自己汇集”,对上说持不同看法。又,《分别燃炽论》中云:“大乘系由佛所说,本颂的汇集者为普贤、文殊、密主(金刚手)、弥勒等”。《十万般若经疏》和《秘密不可思议经》一样,认为“金刚手菩萨为汇集千佛教法者”。《金刚手灌顶续》亦云金刚手为佛语的汇集者,彼曾向弥勒等人云”如是我闻”,予以汇集。《般若八千颂释》中云“般若经由阿难汇集”。可见,这些仅为共乘与大乘非共道的显密之别,实义并不相悖。后来大乘稍有衰微时,龙树出世,三宣法狮子音,以理聚五次第等弘扬显密。继后,对法藏三次出现教敌,又有无著兄弟出世,依止慈氏诸论。以《五部地论》'16'和《八品论》'17'等,弘广大乘教法。
                     戊三,佛法住世情况
     关于佛法于此世界的住量,贤劫诸经、《律杂事》、《无尽慧菩萨所示经释》等皆言一千年。《报恩经》中说,因允许妇女出家,佛法住量从一千年中减五百年,仅可住世五百年。但《大悲妙法白莲经》中云住世一千五百年,《月藏经》中说两千年,《金刚经释》和《能仁意趣经》又说住世两千五百年。有些智者以为,这些说法,其意趣的本因是三种能害(修法等衰、为生不厌、《无垢天女经》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