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乘义章 的佛性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種持有妄執的眾生而說的:
    1。 怯弱心者:怯弱心者認為自己洠в蟹鹦裕恢蠓鸬馈7鹜
為了去其妄執,說眾生有佛性必定成佛,就像木有火性,鑽之即生火
,增加其自信心及勇猛心。
    2。 輕慢餘眾生者:對輕慢其他眾生者宣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可
使他們尊重、平等對待其他眾生而不生輕慢心。
    3。妄執我者:慧遠所說的「妄執我者」,即是《寶性論》所說的
「計身有神我者」。 自古如來藏(佛性 ) 說最引起爭議的是它的神
我色彩。《楞伽經》中大慧菩薩就曾伲桑骸冈坪问雷鹜獾勒f我,
言有如來藏耶? 」 (裕А70)此處何以反而說佛性可對治計身有神我
呢?慧遠解釋說:「為妄執我眾生故,宣說佛性,不同情取,故(勝
鬘 ) 經說言: 如來藏者非
──────────────
裕68:《大正藏》卷44,頁477下。
裕69:《大正藏》卷 44,頁 477 下。 ,另外,參閱南本《大般涅槃
     經》卷 32 所說:「諸眾生悉有佛性,為令一切不放逸故, 是
     名如意語。」,《大正藏》卷12,頁821中。
裕70:《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大正藏》卷16,頁489上。


                            49頁


我眾生、 非命非人」 (裕А71) 慧遠只說佛性「不同情取」、「非我
」,並洠в羞M一步說明何以如此,《楞伽經》有較詳細的解說。該經
中說如來藏不同於外道所說的我,因為如來藏是空、無相、如、法性
、法身等的異名,佛陀為了斷除凡夫對無我的畏懼,才說如來藏,真
正的如來藏應瞭解為「無我如來藏」,(裕А72) 與外道神我是完全不
同的。
   4。 妄執法者:何以說佛性能對治有法執的眾生?慧遠只說:「為
執著虛妄法故,宣說佛性,不同所取。 」 (裕А73) 其語義還是不清
,《佛性論》中的解說可作參考。《佛性論》說眾生有二種「虛妄執
」的過失:「本無」,「客」。(裕74)「本無」者謂在如如理中,本
無人我,但眾生作人我執,由此執起無明,無明起業,業起果報。其
實無明、業、果報本無,故謂虛妄執。所謂「客」者,指一切有為法
,皆念念滅,即前剎那為舊,次剎那為客,即起即滅,若於其中起實
有法想,即是虛妄執。因此,對妄執法者,佛陀說佛性。但是,為何
說佛性就能去除性屬本無和客塵的虛妄執呢?因為《佛性論》說「佛
性者,即是人法二空所顯真如。」換言之,佛性不是具有自性的本體
存有,而是徹証我空與法空之後所顯的真如,因此,佛性說不但不會
落入神我論,而且可除虛妄法。
   5。 謗誹真如佛性者:一方面固然不能把佛性瞭解成外道的神我,
另一方面也不可铡夥鹦詾闊o常法,因為佛性是體解人法二空所生的
法身清淨智慧功德,即所謂的常、樂、我、淨。因此,對謗誹真如佛
性為斷滅的眾生,佛陀說佛性的真實功德。
──────────────
裕71:《大正藏》卷44,頁477下。
裕72:《楞伽經》曰:「大慧!我說如來藏, 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
     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
     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
     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為離外道故,當依無我如來之
     藏。」《大正藏》卷16,頁489中。
裕73:《大正藏》卷44,頁477下。
裕74:《佛性論》卷1,《大正藏》卷31,頁787上。
裕75:同上,頁787中。

                              50頁


六、結語

    以上是慧遠在《大乘義章》中分五門加以詳解佛性義,慧遠師承
勒那摩提的地論宗相州南道學派,他的詮釋主要是依據《涅槃經》、
《勝鬘夫人經》、以及勒那摩提譯的《寶性論》等如來藏學系的經論
。基本上,慧遠以如來藏自性清淨心為立論基礎,主張佛性本具,並
將阿梨耶識,與《涅槃經》的佛性會通,而稱之為「真識心」,這是
慧遠佛性說的一大特點。整體而言,慧遠的佛性義契合印度如來藏思
想的原意。


提要

    《大乘義章》是南北朝末葉義學大師淨影慧遠(523…597)的重要
著作,其內容猶如一部佛教法義的小百科全書。慧遠以法數類聚方式
詳釋兩百餘個重要佛教術語,其中「佛性義」有專章詳論。本文即是
根據此章,探討慧遠的佛性思想。
    本文第一部分論析慧遠如何以「因性」、「體」、「不改」、「
性別」分別說明佛性的涵義。慧遠以「真識心」解釋佛性,雖然會通
了阿賴耶識,基本上其佛性義還是契合如來藏學系的說法。第二部分
探討慧遠如何從一門到十門辨析佛性的體狀,其理論的主要依據來自
《大般涅槃經》、《勝鬘經》、《寶性論》等。第三部分討論慧遠如
何從「有無」、「內外」、「三世」、「當現」等概念更進一步解釋
佛性。第四部分論及慧遠如何解釋佛性學說的用意及其諍議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