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7岁的孩子对外界事物较敏感,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和现象所吸引,有较强的“占有欲望” ,因而在好奇心驱使下,常向父母提出许多要求,并希望得到满足。由于幼儿正处在生理和心理飞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外界环境为之提供较好的条件。故此对孩子提出的切实可行的一些合理要求,应给予尽量的满足。如购买图书、玩具;要求父母带他们上公园、看电影、做游戏等。当然对于孩子的无理的不切实际的要求,父母应明确拒绝。但家长在拒绝孩子无理有害的要求时,切注意态度和方式,不要破坏孩子的情绪,应该让孩子懂得自己的要求为客观情况不允许,必须放弃和适当节制。
怎样防止孩子性格孤僻?
有些孩子在家中言行大胆活泼,表现得十分自如,俨然像个小大人,似乎“能干”、“懂事 ”;然而一到外面,却非常胆怯、拘谨,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宁可自己独处一隅,也很少与同伴交谈,性格孤僻不合群,实质上是依赖性和缺乏独立性的表现。
现代城市住宅已经向高层次、单元化方向发展;即使在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的住房也由平房向独门独户的楼房发展。这种从平面到空间、由开放的平房条件到封闭的高层单元房的变化,给广大儿童,尤其是独生子女带来了闭塞式的生活环境。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现在城市70%~80%的家庭都居住在单元楼内,绝大部分的活动已都是在一扇扇门内进行。大门一关,就与外界隔绝了,加上父母对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 不放心:“怕车撞着”、“怕被别的孩子打着”、“怕出什么意外”等等。于是将孩子关在家中。虽然给孩子购买了许多玩具、书刊、画报以及钢琴、电子琴等,让孩子开发智力,帮助学习及提供娱乐,却都是限制孩子外出,使孩子和社会接触减少,将孩子的活动局限在家庭范围之内。然而家庭的天地毕竟太小,远不能满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进行各方面学习和锻炼的要求。孩子毕竟是要长大,要进入社会的,在大门内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没有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外面的世界,能适应真实社会吗?儿童的正常发育,与同龄伙伴交往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一种天然的营养剂。因为孩子与同龄伙伴交往中所受到的教育和身心发育与他们在家庭之中所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首先是孩子在同龄群体中活动,绝大部分都是未经事先安排和计划的,孩子在这种活动中,往往是十分自然、无意中完成的,与在家庭中父母的安排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绝然不同。第二,孩子在同龄群体中所处的位置与在家中所处位置有本质的不同。在家中,父母面前孩子始终处在被教育者、被指导者、被管理者和服从者的位置,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而在同龄群体中,则获得与旁人平等交往的地位和关系。孩子们相互之间的这种平等地位和关系,也许十分幼稚、十分简单、十分可笑,但在孩子们眼里却十分真实、十分慎重、十分神秘。在这种交往中逐渐学会遵守规则,主持正义,分工合作,团结互助,服从领导。同时也学会了推测猜想,评价比较,表扬批评等。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学习和锻炼了进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各种品质和能力。想想以往的平房、低层楼房、大杂院的居住形式,邻里之间的社交和接触是何等的广泛,在客观上为孩子提供了接触了解各类社会成员、了解多种社会现象、培养多方面的社会生活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外界环境和条件。
因此,要让孩子走出大门,接触社会,接触人群,让孩子寻找同龄伙伴、玩伴。父母应该经常带孩子去少年宫、儿童乐园等地方,让孩子与其他的小朋友多接触。平时也可以请邻居家的小朋友来家里做客,让孩子学会如何招待小客人。同时,可让孩子从小过“集体生活”,孩子2岁就送托儿所,4岁进幼儿园,使孩子从小在集体生活中锻炼,扩大接触面。
只有把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放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放到各种各样的活生生的人群中,他们才能在身心各方面发展得更好,发展得更自然、更全面,防止养成孤僻的性格,培养他们善于交往的性格,实实在在地从各方面为今后进入成人社会作好准备。
学习成绩等于智力吗?
智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孩子的聪明程度。智力包括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思考力和记忆力五个基本要素,智力是一个人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许多人把学习成绩作为孩子聪明程度的唯一标准,视“学习成绩好就是天才”,“学习成绩不好便是蠢才”,认为学习成绩就是智力。其实每个孩子所具备的智力特点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思维能力较强,而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孩子动手能力较强,但思维能力较差。孩子学习成绩和未来的成就,往往与一个人的意志、兴趣、情感和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或机遇有关。
大量调查研究发现,知识技能与智力之间具有高度关联性。智力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学习成绩只能说明智力的某些重要方面,它所反映的仅仅是学生对书本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牢固程度。有关影响智力因素的研究揭示:学业成绩和智商(智力水平的单位,即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呈相关关系,但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成绩只能反映智力的35%,其余的智力是不能用学业成绩来衡量的。说明学习成绩不能代表人的全部智慧。人的很大一部分智力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实践与生活经验而获得的。智力与知识技能的掌握虽然能相互作用,但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与态度、兴趣与爱好等非智力因素同时影响着知识技能的掌握,使考试成绩发生变化。智力与学习成绩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却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智商高,学习成绩不一定就好;智商低,成绩不一定差。因为智商只能测出孩子智力当前的水平,而不能测知孩子智力的潜在能力;只能对孩子认知能力作量的评价,而不能作质的评价。如果孩子测验时注意力不集中,或情绪过于紧张,往往会影响智力测验的正确性。智商高的学生如果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或因某些原因而对学习不感兴趣,他们的成绩就提不高,即使原来成绩较好,也将有一天会滑坡,有许多幼年时智力平平、不太“聪明”的孩子,由于加强了教育,又经过个人的努力,长大后竟成为才能出众的人。因此家长和老师们,对于才智非凡的孩子也不能在思想上放松教育,要不断促使其才能的发展。而对于智力平平的孩子更不能放弃,要激发他们求学的动机和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使智力由量变的积累而孕育新质,出现突变的飞跃,推动原有的智力向高层次发展。
如何辅导孩子学习?
辅导孩子学习是指父母教给孩子一些学习技巧,督促孩子学习休息相间的学习方法;引导孩子克服依赖心理,树立一切依靠自己的毅力和信心。而不是要父母陪着孩子读书学习。作为父母自己要转变教育观念。许多家长在孩子英语单词念不出时,他领读;数学题解不出时,他代为演算,要测验了,父问子答共同复习。长此下去,孩子不肯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一味等待观望,依赖父母。一旦离开他人帮助就无所适从。在学习上,习惯于接受现成的观点和见解,很少独立思考,很少独立探索和解决问题,没有主动性,平时抄袭作业,考前要求划出最小范围,提供现成答案。
有的父母为了子女早日“成龙”,增加了大量的课外作业,并哄着、骗着或逼着、打着和骂着孩子做。特别不注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做就是几个小时,这样孩子不厌学才是奇怪,长此下去,越逼、越批评、越惩罚则学习效果越差的“恶性循环”,何以成“龙”。
辅导孩子学习要从早期教育做起。幼儿时期,千万不要强调孩子去死记硬背一些书本内容,而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结合孩子的爱好、特点,将孩子的学习内容融会到现实生活和娱乐游戏中去,利用身边的琐事,启发孩子的思考和注意力,提高其主动学习的兴趣。亦可以采用问答、猜谜、比赛等方法,既学到了知识,又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尽量避免刻板的做作业的方法,努力形成一种“愉快地记——记忆效果好——从中感到愉快”的良性学习方式。